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阳新县出土宋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4月21日,湖北省阳新县大德乡水源村柯于银和柯善财二同志,在屋前挖电缆沟时,下挖地表深约1米处,挖出了一陶罐(罐已砸破),罐内装有二块银铤,一块丢失,一块交给县政府,后转交我馆收藏保存。  相似文献   

2.
1969年,天津市武清县东马圈公社大赵庄大队出土一笏银铤,亚腰形,表面微凹,  相似文献   

3.
《中国钱币》2005,(3):F0007-F0008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西安市西七路西安市中学基建,在一废弃古井内距地表6米处发现金铤银铤各一件。市文物局赶到现场,在古井内还清理出残方砖、陶罐、陶盆等陶片和烧焦的木块等。经鉴定,井内伴出物均为唐代遗物。现将金银铤介绍如下。金铤:长方体形,长142、宽24、厚7毫米,重412克。面铸楷体铭文“姚州贡金十两”(插一上、图1)。“姚州故城,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唐置姚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南诏。宋时大理段氏仍置姚州。”、西安太乙路中段曾发现两件唐金铤,型制与此相同。银铤:近长方体形,面小底大,长233、宽52、厚2…  相似文献   

5.
1959年5月,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古井村出土一北宋银铤,出土地点距辽上京25公里。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  相似文献   

6.
山东青州出土宋金银铤1993年4月,青州市城西前营子生活小区施工出土一件黑釉封口瓷罐,内盛五件银铤。银铤均呈束腰弧首形,正面微凹,背面呈蜂窝状。银铤现藏市文管所。一号铤长15.7、首宽9、腰宽6.3、厚2.2厘米,重1940克。上部左右两端砸印“匠人...  相似文献   

7.
1997年,是举国上下喜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亦是邮币卡市场异常火爆的一年,这一年真是好事多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8日,成都市双流县黄佛公社加禾村一社员在距府河约5米处发现宋代银铤及一些金银器,共十九件。据说还同出有陶片,估计这是一处宋代窖藏。金银器都已残损,现将银铤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阜阳博物馆收藏一组宋代银铤,均扁平束腰,两端呈弧形,正面有戳印铭文,背部密布蜂窝状铸孔。这组银铤均为出土于阜阳境内的窖藏品,依其铭文不同可分七式,现介绍如下。Ⅰ式:长161、腰宽64、两端各宽85、厚17mm,重1950克。铭文“聂□□”,字迹漫漶不清。体表粗糙呈暗灰色(插四图1)。Ⅱ式:长123、腰宽43、两端各宽67、厚15mm,重980克。右侧上部铭文“朱雀门外马安铺”,右下部铭文“真花□银”,第三字左边金字旁,右边模糊难识,疑为“钱”字。该铤左边上部铭文“马安铺”,左下部铭文“出门税”。体表灰白色、正面光滑细腻,周缘有水波纹边栏(插四图…  相似文献   

10.
1976年,襄樊羊祜山半山腰基建施工中发现银铤二笏。 1号银铤长14.7、腰宽5.4、两端宽8.6、厚2.4厘米,重2000克。束腰状,两端呈弧形,表面微凹。錾刻铭文"潮州发绍兴三十年分纱价银"、"赴广州"、"提举衙交纳"、"右从政郎司理参军郑公弼"、"专知林规"、"银匠罗端"三十九字(图一)。 2号银铤长15.2、腰宽6、两端宽8.8、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甘肃省武威市内出土一批银铤,共21铤,其中11枚有铭文。黎大祥先生发表报告认为是“西夏通用银锭”。①但是,根据形制和铭文,该批银铤具有明显的金代银铤特征。西夏用银作货币,只有零星的记载。是否铸为铤形,则不清楚。黎先生主要是根据出土地在西夏境内和伴随有西夏瓷片出土来确定为西夏银铤的。出土地当然是重要的断代依据,但不是唯一的。特别是像货币和商品一类东西,还应该有更明确的证据。内蒙古辽上京出土的北宋银铤,新疆出土的北宋“南剑州”银铤,四川省双流县出土的“解盐使司入纳银”金代银铤等都不是出土在该政权统治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宾县出土金“承安宝货”银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两座古城遗址中,先后出土两件宋代银铤,现藏州博物馆,兹分别介绍如下: 银铤Ⅰ 1987年5月在哈日布呼古城出土。银铤系浇铸而成,呈束腰状。正面周缘起棱角上翘,凹入如砚;有数周回旋纹;背面两端较平直,铸孔若蜂房密布,铸有阴文“南剑州”三字。银铤正面长14厘米,一端宽10厘米,另一端宽8厘米,腰宽5厘米,背面长11.50厘米,两端宽7.7厘米,腰宽4.2厘米;厚2厘米,重1850克。按:“南剑州”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29日,江苏省姜堰市兴泰镇三里泽村通达工程铺筑路基工地,民工陈顺珍在公路北侧排水沟的文化层中发现古代银铤四笏(如图),现藏姜堰市博物馆。4笏银铤形制相同,均为两端平头的束腰形,系用同一范具浇铸而成。正面都很平整,背面略微内凹,有密集分布的蜂窝状气孔,正背面四周棱角线条较一致。银铤长146(正面)—160(背面),两端宽65(正面)—80(背面),腰宽(正面)45—55(背面),厚24mm;银铤两两等重,分别为2·08和2·085千克。1999年12月30日,姜堰市文管办的文物工作者对银铤出土地点进行考古调查,在正东方向距银铤出土点约16米处发现唐代莲…  相似文献   

15.
湖北枝江出土一件铜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4,(6)
这件铜钟是1973年5月,在荆州城西约五十公里云台公社新华三队(属枝江县问安区)出土,贫农社员段绍纲犁地时发现,并于7月交给了荆州地区博物馆保存。钟微呈绿色,有光泽。器身大部分饰有花纹,以蟠螭纹为主,间有雷纹、谷纹、  相似文献   

16.
枝江县近年陆续出土了一批周代青铜器,出土地点确切,有一定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柱足鼎一件。1987年春出土于百里洲赫家洼遗址。通高22.7厘米,口径26.2厘米,腹径24.8厘米,腹深11.6厘米、长方形附耳,耳外饰凹弦纹两周。口沿斜折、尖唇、三柱足。腹部饰窃曲纹,底部有烟炱。腹部一侧残损,口沿不规整,底部有三角形合模铸痕,器型及纹饰体现春秋早期作风(图一:1)。  相似文献   

17.
汾西县博物馆藏有一组出土器物,为汾西县一座元代纪年砖室墓所出,计有白瓷高足杯、五彩碗、白瓷玉壶青瓶、陶瓮、墓志砖等。此墓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所建造,墓主人刘用及妻翟氏。至正二十年(1360)刘用曾孙又迁其祖父刘和及妻孙氏入内,  相似文献   

18.
198 8年 1 1月 ,嘉兴市区斜西街嘉兴医药公司工地发现四枚银铤 ,已由嘉兴博物馆收藏。银铤用麻绳捆扎在一起 (绳已腐烂 )周围无任何遗物。四枚银铤形制相同 ,保存较好 ,表面布满紫褐色锈。其中一枚表面有新砸的一小块伤痕 ,露出银白色。银铤呈两端圆弧 ,中间束腰的砝码形 ,正面微凹 ,周圈有不规整波纹 ;背面及四边密布蜂窝状气孔 ,经检验成色达97%。现将四枚银铤分述如下 :一号铤 :正面通长 1 1 7、两端宽 73— 75、腰宽 50毫米 ;背面通长 1 1 6、两端宽 70— 73、腰宽 45、厚 1 7毫米 ,重 984克。铤首左右两角砸印“出门税” ,腰部左右两旁…  相似文献   

19.
1975年以来,宜昌地区配合农村水利建设,相继在当阳赵家湖的金家山、曹家岗、杨家大山、枝江姚家港等地发掘了三百多座中小型楚墓。这里仅就出土的青铜剑,予以介绍如下: 截至1989年为止,当阳楚墓共出土铜剑70余件,赵家湖墓区共出士64件,枝江楚墓出土铜剑10余件。根据这些铜剑的首、茎、格、剑身等可分为春秋剑和战国剑。  相似文献   

20.
1974年3月,姚家港古墓发掘小组在当地交管站院内征集到六块画像砖。后来又征集到一件残块。据调查,这批画像砖同出一砖室墓中,曾被用来砌水池,致使部分画面漫漶不清。该砖均为灰陶,模制。制作时,砖内外用细泥,中间填塞小块生土。砖背面为平行细绳纹。画面内容共五种,浮雕高1厘米余,其画面内容简述如下: 一、导车二块。砖长39厘米,宽38厘米,厚6厘米。画面中部有横栏。上部为右行四步卒,均戴帻,长衣长袖,着裤,裹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