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向广宇 《沧桑》2014,(1):79-83
文化认同是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在文化上有认同感的产生,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加强彼此间的认同与包容,进而对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南海区域,郑和崇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郑和这个形象推动了南海区域文化认同感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列举了郑和崇拜的具体现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一崇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郑和这个文化符号在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上的意义,并进一步强调对国家与地区间交往的和平与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甘南生殖崇拜的遗存王一清研究一个地区的古老文化,若不对流传在这个地区的生殖崇拜现象作一番探索,那无疑是个很大的缺憾。这是因为,“生殖崇拜(包括性器官崇拜)是一切崇拜中的最根本崇拜,由此产生的崇拜文化,是所有艺术的根源与基础”。用圣保罗的话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3.
张佩国  黄小莉 《民俗研究》2024,(2):99-110+159
北宋时期“神舟”远航高丽的盛况两度出现,这不仅在宋廷企图恢复朝贡秩序的实践中展现了明州高超的造船技术,也使得明州地区的海神崇拜走向“标准化”。“神舟”出使归来后,明州的船舶生产、神明崇拜在技术与制度的语境中保持关联、互动。国家通过持续褒封神明的方式将地方信仰文化纳入国家体系,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社会稳定性;在新的技术情境中,明州地方以神明崇拜为媒介贴近国家正统,由此形成的不同于官方崇奉秩序的地方神明崇拜展现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情景。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历史学文献方法和人类学多点田野调查的结合,论述了马来西亚拿督公崇拜的起源、演变和现状。研究认为:拿督公崇拜是一个跨族群的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文化因素是源于中国的土地神信仰、马来人的克拉末精灵崇拜以及伊斯兰教的圣者崇拜。在拿督公崇拜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这些宗教因素的跨族群的传承,也可以发现他们的不断演变——体现在各因素内涵的再概念化、再诠释,以及因素之间关系的再整合。这个特殊的崇拜揭示了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其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的独特方式——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另一方面则是在与本土其他族群的互动过程中对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和演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关系,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本质上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互交织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巩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同其他群体的社会文化联系,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我国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探究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身份认同,对于维护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东辉 《神州》2011,(10):83-84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培养掌握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实用性比较强,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进行准确角色定位,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很大问题是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角色认知,没有产生职业角色认同,给学生的学习和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了不利影响。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在分析角色认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职业角色认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培养掌握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实用性比较强,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进行准确角色定位,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很大问题是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角色认知,没有产生职业角色认同,给学生的学习和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了不利影响。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在分析角色认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职业角色认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执,已成为困扰地区关系协调发展的一大难题.南海问题集中在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上,反映出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能源、安全战略等领域的竞争.关涉南海问题的因素错综复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地区发展趋势看,只有以互信为基础,认真遵守已经达成的协议或有关规定,真诚合作,才能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9.
阿卡狄亚地区为多神崇拜,其中具有泛阿卡狄亚性质的神主要有三个,吕凯昂的宙斯、潘神和戴斯波伊娜。全希腊神宙斯在阿卡狄亚被赋予地区特质,成为阿卡狄亚族群和国家的象征。本土的潘神和戴斯波伊娜有着不同发展。潘神不仅流行于阿卡狄亚,在希腊其他地区也颇受欢迎,成为了泛希腊神,戴斯波伊娜始终是泛阿卡狄亚神,其崇拜仅限于本土。这三位泛阿卡狄亚神祇崇拜共同构成泛阿卡狄亚宗教崇拜体系,同时也成为阿卡狄亚族群认同与地区文化的标识。  相似文献   

10.
王耘  李东 《黑龙江史志》2011,(17):46-47,50
明清以降,中原诸省地方志的纂修日益系统化,这意味着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开始向近代国家一统下的区域认同转变。在区域认同的进程中,地处边疆曾作为满清龙兴地之一的黑龙江则由于长期封禁,与内地文化交流少,建省晚等因素而呈现出以客居文人为主体的方志纂修群体。这些人以客居的视角对当地文化与管理状况进行品评并通过历史书写加以保留,从而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统一文化认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次下西洋,“涉沧溟十万余里”,行程远至于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以及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睦邻关系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在世界航海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康胜 《神州》2012,(17):225-225
不论何种文化,它的形成必定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而在这个文化积淀与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势必对当时的器物造型表现的形式美感和心理认同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器具造型演变的梳理和总结,分析和阐述不同时期人民大众对器物造型的心理认同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与以兰克为代表的政治史学相比较,文化史学主要围绕四个命题(或假设)而展开。第一,从研究对象看,文化史书写的不是攸关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和政治精英的历史,而是人民大众的历史。新文化史研究的课题虽趋于多样化,但对人民大众特别是下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重视有增无减。第二,从历史观念看,文化史书写的不是一治一乱的历史,而是进步的历史。新文化史家并未远离进步,进步主义史观是其反思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第三,在目标和方法上,文化史学不以确立单个历史事实为至高无上的职责,而是要求揭示历史事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究明关系得以展开的背后因素。传统文化史重在探求历史背后的理性精神、科学法则、公理公例,新文化史聚焦文化的历史象征、意义和价值。第四,关于文化史学的功能和任务,无论新旧文化史均不满足于追求历史的真相,而是含有比较浓厚的致用色彩,重视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和航海精神和文化,是中国古代海洋精神和文化的巅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习郑和航海精神,树立现代海洋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我们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迎来新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国家海洋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祖祥  罗张悦 《民俗研究》2024,(1):15-26+156
滇黔桂交界地区,壮、瑶、苗等民族的地方礼俗互动、礼俗传统实践及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文化在南岭民族走廊西段区域社会中整合作用的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与以道教为主的道释儒大传统之间长期的文化涵化过程,呈现出各民族交融共生基础之上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新文化模式下的礼俗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化了各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949年以来,各民族礼俗传统在南岭走廊地域文化传统保障下,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自主、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貌和共有价值观念在更大社会范围的传递。道教主导的礼俗传统实践及文化价值认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区域内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择其吉金”是春秋中晚期流行于楚国的金文辞例,春秋晚期传播至楚系国家以及吴、越等国。“择其吉金”与另一辞例“用其吉金”关系密切,它们最初可能都是起源于周文化中心区域,而后在豫南鄂北地区流行,并同时为楚国青铜器铭文所采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早期楚文化因素的形成并非只是通过楚国一个国家而是经由一个区域来完成的,而这个区域应当在豫南鄂北。  相似文献   

17.
虽然学者在旅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研究方面观点不一,但从马金山的案例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得以顺利实现,花儿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找寻到了新的传承形式。旅游唤醒了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旅游使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实现了形式上的互相转换,使得花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续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旅游激发了文化重构的热情,使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区域民族关系史的考古学研究,作者通过环南海的华南大陆、台湾、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地带相对集中分布的凸纽形玦的整理分析,探讨该区域史前、早期历史时期土著文化的交流。凸纽形玦是新石器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出现于环南海地区的一类特殊的玦形佩饰,是反映该时空民族文化特殊性的重要物质文化因素之一。作者首先系统收集了环南海各地凸纽形玦的发现与空间分布,并根据形态变化的规律,参考地层或已有的年代资料,对凸纽玦做初步的分类,探索可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提出该地区土著民族文化间的内在相关与互动的看法。本文符合从考古学探索民族关系史的一般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与国内外学者已经关注的环南海甚至更大范围分布的有肩与有段石器、树皮布石拍等文化因素时空分布吻合,基本上就处于凌纯声先生建构的"亚洲地中海文化圈"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五世纪初明永乐时,我国曾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出使南洋群岛和印度,从南海的菲律宾,向西一直达到非洲的东岸,在海上,这个庞大的船队曾经往返七次,把中国辉煌的文化向西南各民族国家传播,同时也输入了西南亚非各国的文化和物产。我国有些奇花异卉,珍珠宝石就是那时用丝绸、磁器交易换回来的。其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尚未侵入东方,未受奴役的非洲和亚洲人民,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生活与文化。中国的亲善使节,曾受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2年在福建长乐樟港镇仙岐村发现的显应宫遗址与包括妈祖、郑和等塑像在内的数十尊泥塑为线索,并从人类学的角度深入探讨郑和信仰的由来,形成和扩散的背景及其与妈祖信仰的关系。文章分析妈祖信仰在明代兴盛的表现形式和郑和本人对海神的极度崇拜,并从郑和下西洋前后华侨华人向东南亚等地区的迁徙与定居,论证迄今为止仍在东南亚各国人民中长盛不衰的郑和信仰与妈祖信仰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