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佳绮 《沧桑》2014,(1):74-76
司马炎在位期间,朝廷一些政治派别纷争异常激烈,且上流社会的腐败风气也渗透于政党纷争中,武帝也努力为此做出相应的对策。这些腐败风气和党派斗争构成了高层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不但对前期西晋的政治格局影响很大,而且对王朝后来的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西晋初期的党争与上流社会腐化这两种现象,以及造成这两种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性道德问题突出,豢养情妇、通奸、嫖妓不一而足,在双重道德标准下,人们对这些问题见怪不怪。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社会转型期道德价值体系混乱与缺失、上流社会婚姻制度缺陷、王室成员不良影响、欧陆尤其是法国影响等因素使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带坏了社会道德风气,对上流社会的家庭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引发政治腐败,损害了上流社会的声誉与威望,也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批判与道德整肃运动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为人和为文     
古人云:文如其人。文和人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个人价值取向和品性的不同,往往影响其创作风格和为文方式。生活在中国最黑暗年代里的林语堂和鲁迅可以说是两种典型的文风。前者性喜淡泊幽静,厌恶社会纷争,写出来的文章带有清幽的味道,如《品味人生》等。而鲁迅却截然不同,在他身上充满傲骨气息,对社会上腐败丑陋现象恨之入骨,他的文章也就充满了战斗的气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某种原因也会影响其为文的。李清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前期  相似文献   

4.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举国上下的腐败及奢靡之风使西晋迅速由盛而衰、由衰而亡,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西晋的短命国祚充分诠释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相似文献   

5.
斗富比阔之最 斗富比阔,在西晋官僚士大夫中蔚为一种风气。其中斗得不可开交、比得最为奢侈的,是石崇和王恺之间的斗富。  相似文献   

6.
研究者或以西晋所撰新礼为据,或以郑王之学在两晋官学中的处境为据,去评估郑王之学对于两晋礼制礼学的影响。然而检视相关史料,西晋新礼并未有效实施,两晋官学也难有作为。两晋礼无定制的现实特点决定,郑王之学在两晋实际影响当从礼家学术观点博弈中及朝廷礼制的实践中去考察。就丧服学而言,西晋兼取郑王为用,东晋虽出现了朝廷与缙绅阶层在礼制上的若干分歧,但总体上也是参用郑王而酌其中。晋代礼学兼用郑王的事实为南北朝两种礼学体系皆渊源于西晋的学术观点提供了礼学史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国职官包括王国政务官与诸王事务官 ,本文重点讨论后者 ,力求厘清其职掌、人选及任职条件 ,同时结合相关制度与历史社会背景探讨其演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指出诸王事务官主要负责诸王教育、安全、国秩出入及内勤事务 ,或侍从诸王左右、谋议谏诤、充当幕僚 ,人选比较严格 ,地位和声望都很不错 ,其对西晋政治的影响在各个时期程度不同 ,西晋末期王国官干政对政治发展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五代政治中,士人进行适应性转变的同时,也让渡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主要表现为士大夫精神的缺失.从科举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现象与五代科举的客观环境、士人的文化状况和士林风气密切相关,从而使北宋士大夫精神的重建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在西汉武帝时代,司马迁写了一篇奇文——《货殖列传》。该文形象地展示和精辟地分析了春秋战国和西汉前期各阶层人民“求富益货”的社会现象。约三百年后,西晋鲁褒也写了一篇奇文——《钱神论》。该文生动地描绘和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的货币拜物教现象。这两篇文章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将两者加以比较,再究之于其各自的时代,我们就发现:两篇文章在经济思想史上有极不同的地位,它们是形似而神异。所谓形似者,是说两文都是社会中货币拜物教风气的真实摄象。两人对商品货币经济的作用与力量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认识。在某些方面,《钱神论》甚至比《货殖列传》更深化一步,司马迁往往把货币、资本和财产统称为财富来表述,鲁褒则牢牢抓  相似文献   

10.
庞咏华 《沧桑》2008,(5):134-135
西晋末年,胡族动乱,两京沦陷。出任并州刺史的刘琨,通过与鲜卑族的联合,共同抵御了胡族的内侵,从而为东晋政权的建立赢得了充分的时间。虽因卷入鲜卑内部纷争,最终身死夷手,但他的历史功绩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正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各级官员私人聘请"师爷"来办理公务的习惯性"体制"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嘉道年间腐败风气盛行后,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推波助澜,使吏治迅速恶化。一、反客为主幕友虽号为"佐治""宾客",不过很多不安本分的幕友却常常反客为主,自己做起主人来。本来,清代政治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这批无公职身份的师爷推动的,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州县官员甘愿让师爷处理公务,自己乐得袖手旁观,"优哉游  相似文献   

12.
西晋诸侯分食制度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晋诸侯的分食比例有三分食一、四分食一、九分食一、十分食一诸说。本文对西晋的五等诸侯与列侯这两个封爵体系作了探讨 ,并在作者自己对西晋课田、田租的认识之上 ,认为 :西晋的五等诸侯与列侯之间的禄奉礼秩不是通过封户的多寡 ,而是通过分食比例的高低来表示的 ;五等诸侯三分食一 ,列侯十分食一 ,《晋故事》佚文中所反映的正是这两种分食比例 ;九分食一是东晋的制度 ,而所谓的四分食一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早期银行纷争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 《世界历史》2002,(4):30-37
货币银行问题是美国历史上最持久而剧烈的政治争端之一。围绕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建立和展期(重新给予特许)问题的斗争,是其主要发端。杰弗逊、杰克逊时代的银行纷争,实质上反映了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汉密尔顿及其追随立足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强调私人经营联邦银行、集中管理货币银行体系的效率,但却忽视了货币银行体系的财富和权力分配效应;而杰弗逊杰克逊主义则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公正、经济公平,为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即使以牺牲健全稳定的货币银行体系为代价也在所不惜。美国早期的银行纷争,对美国货币银行体系的发展,尤其对联邦储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并形成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流民的大量产生,以及流民势力的迅速发展,迫使两晋之际的统治设法解决流民问题。流民所引起的震动,使残破的西晋政权能够控制的力量更加弱小,从而加速了西晋政权的灭亡。北方流民的大量南下,使南方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从而为东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流民聚集而成的政治、军事性集团如京口集团等,是东晋政权的支撑性力量。东晋政权与流民的关系至为密切,而统治对于流民问题的处理方式与程度,亦直接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15.
明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上用香风气极为浓厚。宫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治生活与王室生活的特殊场所,对香料的消费需求巨大。宫廷香料来源主要有中国境内各地土贡、域外朝贡以及直接采购几种。明代宫廷设有专门的香料管理机构。王室贵族为满足奢侈生活,多方搜求和消费上佳香品,这推动了香料由宫廷向民间的传播,对明代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同时,香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反映明代政治走向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16.
卢小慧 《沧桑》2008,(3):10-11
名士参政是魏晋时期的政治特点。在魏及西晋时期,名士主要为皇权服务,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大批的皇族劫余无多,偏安江左的司马氏政权不得不倚傍名士的号召力而维持其统治,从而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7.
刘斌 《考古》2012,(4):70-83
洛阳地区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弥、刘曜攻破洛阳,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曹魏及西晋时期统治的核心区,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及当时文化制度控制较为严格、执行较为彻底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新的思维向度和观察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我们这一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现象,影响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决策,影响公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和学术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任何学科的研究和分析都有一个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选举舞弊是罗马共和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然而,较诸罗马共和国早中期,共和国后期选举舞弊的形式不断翻陈出新,频率和规模也日趋增长,呈泛滥之势。罗马共和国当局采用法律为斗争武器,试图遏制选举舞弊行为,但成效相当有限。反选举舞弊斗争的失败对共和国后期政治的运作与行省的治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它腐蚀了政治风气,破坏了罗马政坛长期以来形成的显性与隐性的规则,颠覆了共和制度中的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根本准则;还进一步恶化了行省的处境,从内政与行省两个层面加速了共和国的衰落。  相似文献   

20.
孝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但在西晋一朝,它所代表的意义远不止孝敬父母这么简单。根据《晋书》中的记载,可以隐隐感觉到,孝文化对当时士大夫进入仕途有深刻的影响。它在当时的选官制度和对政敌的互相攻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甚至天子也要对它有所让步,因为它代表着天子从一个礼仪的方面对士大夫家族习惯的尊重。同时,作为一个切入点,它也成为玄学与名教之间不同的表现。从另一方面,孝文化体现了西晋时期,作为主体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