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凯 《沧桑》2014,(1):39-41
北魏旱灾频仍,百姓困顿离散,避灾求食,往往激变为大范围的骚动。基于此,北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整治旱灾的政令,包涵了大量的荒政施政策略,展现了当时皇帝的施政艺术。  相似文献   

2.
牛浪 《历史地理研究》2023,(1):11-22+159
康熙四十六年五至七月,长三角地区长时间没有出现降水天气,引发大范围旱灾。以县级成灾分数资料为基础,复原出本次旱灾主要分布于30°—33°N,在太湖流域形成重灾中心;再利用分辨率较高的《杨大瓢日记》,重建长三角地区四至七月逐日降水序列。通过分析,得出旱灾形成的原因是该年副高势力偏强,较早完成季节性北移,导致雨带北移速度快,梅雨期出现异常。此外,本次旱灾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刘晶 《安徽史学》2012,(5):21-28
本文通过对比中朝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考证明代玉河馆对朝鲜使者的门禁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究朝鲜使者与明王朝在玉河馆门禁事件中所持不同态度之背后所反映的双方外交:朝鲜使者多次上书要求解弛玉河馆门禁,除追求物质利益之外,更有重建"礼仪之邦"名号的用意;明王朝虽声称恢复朝鲜特权,但这不过是为了模糊其外交政策实质的官方说辞,实际上并未作出过大的让步。  相似文献   

4.
在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和黄土高原历史地理问题上,前辈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研究,提出系列真知灼见。20世纪90年代,史念海据西安郊区出土唐人墓志探讨了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和邻近地区小原分布及其与长安城址之关系,辑补唐长安城外龙首原及邻近小原32处以上。21世纪新出唐代墓志数量巨大,其中所见小原资料是进一步了解长安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手材料。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以新出碑志为主考察唐长安城周边小原27处,同时探讨碑志所载原的资料价值,以及使用此类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魏书》是记载南北朝特别是北魏历史的最重要史籍,但存在很多问题。虽经宋代以来学者的整理、校勘、补充,但仍有大量缺脱错讹。今据石刻资料,就前人未及校正,或者虽已校及而论断不确者、存疑者再作校补。论文侧重校正《魏书》人名、地名、时间、官爵、称谓等史籍基本要素方面的问题,凡20条,可以为中古史研究提供新证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与《北史》被认为是"目前的最佳版本",但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本文仅就其点校方面的问题举20例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7.
张家山汉简和岳麓秦简均见"巴县盐"记载,此前的解释或不全或不确。"巴县盐"是指巴郡的"县盐",即秦政府在巴郡产盐县设置的盐官。"巴县盐"具体很可能指的是巴郡的朐忍、临江、涪陵三县盐官。"输巴县盐"则是指将已定罪的刑徒和六国贵族送到设置在巴郡产盐县的盐官工场里罚作劳役。"输巴县盐"在秦代属于"难亡所苦作",不仅解决了巴郡盐官的劳动力问题,也是严惩和控制罪犯和六国反秦贵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淮东 《黑龙江史志》2012,(9):12-13,20
嘉靖《河州志》是河州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文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地方志书,此志对于研究明代河州社会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学、计量史学等研究方法对嘉靖《河州志》撰修的历史背景、撰修过程以及修志者的治史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加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证宋代融州志,明代融县志编纂年代、存佚时期等内容:融州《图经》出版年代不晚于北宋大观年间。融州《郡志》与融州《图经》各为专名。南宋融州《图经》刊行下限不晚于嘉定年间。明代天顺年间编纂《融县志》,为之前未经发现的佚志。万历《融县志》至清康熙时尚存。以总志、地方志、石刻等文献综合互证,补考广西旧志研究著述未详或缺略之事实,以个例探讨反映旧志研究尚有诸多可利用文献和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0.
《西域闻见录》异名及版本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域闻见录》不同版本的分类、对比和考证,认为该书最早的书名和版本并非传刻最广的《西域闻见录》,而是《异域琐谈》。  相似文献   

11.
《魏书》卷一《序纪》曰:“平皇帝讳绰立,章帝之少弟也。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为其下所杀,更立莫槐弟普拨为大人,帝以女妻拨子丘不憨(勤)。”同书卷一O三《匈奴宇文莫槐传》曰:“莫槐虐用其民,为部人所杀,更立其弟普拨为大人。普拨死,子丘不勤立,尚平文女。”  相似文献   

12.
史绳祖是南宋后期蜀地一位颇具影响的学者。其著作有《周易古经传断》、《学斋类稿》等十余部,现仅余《学斋占毕》一部存世。其生平事迹,散见于零星史籍,无法得出全貌。然借助出土的墓志材料,与文献进行比较与梳理,可为史氏生平勾勒出一清晰之轮廓。  相似文献   

13.
《唐韵》五卷,唐代孙愐所撰。《唐韵》上承《切韵》,下启《广韵》,在切韵系韵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存《唐韵》材料主要有蒋藏本《唐韵》、敦煌文献中《唐韵》残卷、徐铉校订《说文》所注《唐韵》反切、《永乐大典》中新发现的《唐韵》和传世文献中所引《唐韵》佚文等。  相似文献   

14.
《司马法》旧题"司马穰苴撰",根据《史记》和《左传》的相关材料可以基本认定,司马穰苴是陈完的后裔,其军事生涯大约在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至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之间的某一段时期,今本《司马法》5篇应该是齐威王时齐国大夫追述的古司马兵法和穰苴军事思想的混合体,它来自宋代刊定的《武经七书》,有三卷本和一卷本两个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15.
“九夏”是阔代九大乐歌之统称。“九夏”的演奏,主要使用钟、鼓、鳟、磬等打击乐器,因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故在周代的礼仪活动中,多用于控制行礼者的行步之节。《肆夏》是“九夏”中的重要一篇,其演奏场合及演奏对象十分复杂,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用于控制行礼者的出、入之行节。同时,它还可以献享给宾客,并具有调和礼仪气氛的作用。《陔夏》之“陔”,为警戒之义。《陔夏》的演奏,主要用于宴饮活动结束时控制宾客的行步之节,防止宾客因酒醉而失礼。  相似文献   

16.
《乾隆石经》自开刻迄今已二百余年。本文详引史料,对《乾隆石经》刊刻经营、所涉人事、重修奏修等诸多事项作了全面而系统地考述,既补前贤所未及,亦多有发明。  相似文献   

17.
《司马法》旧题“司马穰苴撰”,根据《史记》和《左传》的相关材料可以基本认定,司马穰苴是陈完的后裔,其军事生涯大约在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至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之间的某一段时期,今本《司马法》5篇应该是齐威王时齐国大夫追述的古司马兵法和穰苴军事思想的混合体,它来自宋代刊定的《武经七书》,有三卷本和一卷本两个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和《北史》,均误将《高允传》中的"魂人"一词割裂开来。新出北周《裴智英墓志》中"魂人"的用例,从侧面提供了两书《高允传》中的"魂人"本为一个不可割裂的名词的有力证据。且从句意和语法结构上分析,原标点亦难成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可资参考。"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学界多有因不明此词而据上述错误点读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经此勘误,方可准确地表达两书原文之义,使"魂人"这一北魏重要的名物制度晦而复显。  相似文献   

19.
陈瑞 《安徽史学》2022,(4):112-119
文章对现存北师大图书馆藏明刻孤本文献《新安林塘范氏宗规》的作者、刊刻时间与动机、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明确了《新安林塘范氏宗规》的作者应为嘉万年间休宁林塘范氏宗族的居乡官僚、理学家、学者范涞,约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十二月之前,刊刻不晚于万历二十三年十月。《新安林塘范氏宗规》为四卷本,似为范涞所编撰的六卷本《宗规》的缩减单行本或残本。由强调日常观览使用、注重实用的功能定位决定,《新安林塘范氏宗规》除收录“条约”即狭义族规外,还广泛收录宗祠“仪节”“祝文”“具修”等能够满足宗族日常运转和族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实用知识内容。文章还借助于万历《休宁范氏族谱》所载相关内容,对现存《新安林塘范氏宗规》破损残缺或漫漶不清之处进行了考证复原。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史学家潘柽章、潘耒兄弟二人一生致力于明史的撰述工作。柽章撰《国史考异》、《明史记》,考证精审;《今乐府》为史诗性著作,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潘耒应诏入明史馆,参与《明史》纂修,提出多项修史建议,堪为后世典范。二人毕生致力于明史研究的学术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