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辽代五国部的族属,有些学者认为是生女真。但史籍记载,五国部原未与生女真相混,其族属成分可能比较复杂。又,五国部即五国城之说,几为近代学界所公认,但此似仍不宜论定。正确区别二者关系,对此一地区民族史的研究,应是有益的。本文拟就五国部的族属和辽朝的管辖作一粗浅探讨;兼为五国部与五国城之分辨证。一、五国部与五国城的区别和族属辽代五国部是五个大的部落集团,其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东南达松花江中游、乌苏里江西岸和黑龙江下游,直至“五国之东接大海”,西北至精奇里江入黑龙江汇流处,西至嫩江流域,南至通河和牡丹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五国部各部的称谓,大多起源于河流名称。五国部与五国城并非一事。五国部各有其主要城堡。所谓五国城,是每个部落集团的活  相似文献   

2.
直至不久以前,远东中世纪民族共同体五国部及其文化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的刊物上均未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文献资料对这一民族共同体的记载颇为简略。五国部位于满洲的东北部,东接太平洋。“十世纪时,五国部(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臣服于辽。然而,这种臣服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所有五部并非依附于契丹政权”(Е·И·克恰诺夫:《十一世纪的女真族》,载《西伯利亚考古文集》,诺沃西比尔斯克,1966年)。文献资料还可以证实,铁骊国位于这些部落的北面(叶隆礼:《契丹国  相似文献   

3.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2):33-36
<正>4.辽代的冰雪丝绸之路4.1五国鹰路——海东路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王朝初期,在唐黑水路和辽契丹道的基础上,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海东路,史称"鹰道——五国鹰路"。辽代的这条"鹰路"指的是上京临潢府——黄龙府——五国部交通路线。辽时称生女真部以东地区,渤海国黑水靺鞨后裔,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以东,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散居的土著部落为"五国部"。辽属国、属  相似文献   

4.
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属地本在今绥芬河地带,该印在黑龙江边嘉荫县被发现,此地在金代属于蒲与路,异地发现此印与部落迁徙移动有关。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被视为金代恤品路下辖,另《金史》载有“窝谋罕”首领、“窝谋海”村,与窝母艾实同音异写。“窝谋罕”“窝谋海”属于五国部胡里改,由此反映出辽金五国部、五国城的相关历史,以及胡里改路的地域范围等,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背后历史可以再挖掘。  相似文献   

5.
本章提要:伊春有关区域多处出土文物证明:在东北新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小兴安岭就有人类活动;此乃“肃慎”人后裔之地,属“黑水”,在金建国之前为五国部之一的盆奴里国属地,主要以纥石烈氏族为主,同时还是乌林答部、蒲聂部等的女真部落聚集地;在公元3世纪和4世纪期间,从大兴安岭南迁的鲜卑族拓跋氏某些散落部落有所涉足,他们与原土著的肃慎后裔相融合,一时称雄于此地,连许多肃慎人也以“跋氏”为号。直至金祖先人完颜部落的到来,特别是被辽国所任用的完颜氏第一个边戍之官“惕隐”开始,小兴安岭就逐渐归属于以完颜氏为核心的女真人了。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一般认为辽代鹰路起点在黄龙府,这一方面源于五国部隶属于黄龙府都部署司的记载,另一方面也有东北与中原交通路线走向的影响。然而,五国部在后期受东北路统军司管辖,同时,辽代政治中心与其他中原王朝相比也存在特殊性。在此认为,辽代鹰路起点应为宁江州,首先,宁江州处于辽与生女真的边界之上,有榷场存在,属于交通枢纽。其次,宁江州先后隶属于黄龙府都部属和东北路统军司,这与五国部及鹰路的管理变化相契合。再者,宁江州处于辽都城上京、春捺钵地点长春州的直线上,而且毗邻第二松花江,可由水路经第一松花江到达五国部。  相似文献   

7.
1989年春,汤原县发现一座辽墓,出土了瓜棱壶、马镫、铁镞等49件文物,丰富了佳木斯地区辽代五国部的实物资料和信息,对于了解辽代五国部文化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代女真属国、属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契丹统治者在女真、五国部地区依据各部落集团和各部族社会发展的水平 ,设置了具有一定羁縻统辖性质的不同层次的属国、属部。从辽朝对女真各属国、属部的统辖关系特点看 ,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四种统辖制度 ,即系辽籍女真地区属国、属部的两种统辖制度、生女真地区属部的统辖制度、五国部地区属部的统辖制度。充分体现了辽朝“因俗而治”的治国方针 ,从而实现了辽朝对整个女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9.
1988年8—9月,黑龙江水域发生洪水,墓群被淹遭损毁。洪水退后,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对该墓群被破坏的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发掘12座墓葬。出土遗物70余件,包括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等,器物组合丰富,特征鲜明。东辉墓群与绥滨三号墓地、永生墓群、奥里米辽金墓群、科尔萨科沃墓地地域接近,附近有较多同类型的遗址分布,其文化内涵与绥滨三号墓地有许多相同之处,应属于辽代五国部文化遗存。抚远东辉墓群的发现和发掘清理,为深化研究三江平原五国部文化的内涵增添了新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部落民是日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长期以来,他们备受压迫和歧视.二战后,由于部落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日本政府着手解决“部落问题”,部落民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曾为日本社会中重要问题的“部落问题”也随之趋于缓和.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部落歧视问题至今尚未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辽代的五国部是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部的总称,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内所建立的五个大城落,是当地少数民族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  相似文献   

12.
"被歧视部落"源自日本古代的贱民。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下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一君万民论"原则下,将部落民编制为一般国民,利用神道教化等方式,规范部落民的共同体意识,将其技术、劳动和土地资源吸纳到工业生产乃至战时体制中。在"文明开化"旗帜下,知识界围绕部落民"人种"问题的争论影响了民众在人种观、卫生观、地域观与良贱观等方面针对部落民的歧视态度。普通民众与部落民之间的激烈冲突直接推动了部落民走上寻找身份重构之路:试图融入新兴民族国家的"同和"之路,或作为"特殊"的"他者"而追求解放。部落民的职业、社会地位与自我认同意识的转型,伴随着日本近代国家的建构过程。部落歧视持续至今,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1988年通过的《印第安人博彩业管制法》是美国印第安人事务中的一个重要法案,该法是为解决因部落赌博而带来的部落与州之间的纠纷而颁布.它要求部落与州就赌博事宜达成契约,然而订立契约却改变了部落的地位,因为部落早在美国政府和州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于北美大陆.根据联邦宪法,部落与美国政府维持着特殊的联邦关系,其政治地位要高于州,一直以来部落主要是与联邦政府发生关系.但在该法通过后,部落却必须要与一直被视为印第安人威胁的州进行互动.因此,该法普遍被认为背离了部落自决原则,将州与联邦政府间的权力平衡转向了州,从而削弱了联邦政府和部落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对于近代史学工作者来说,阿穆尔河沿岸地区早期中世纪的民族文化状况,不是一个新课题,在这一领域,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已经展开.对以往学者的著作研究分析表明,尽管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将统一的靺鞨文化区分为5种遗存类型,并试图将这5种遗存类型同编年史书中的靺鞨部落联系起来,同时将特罗伊茨基类型遗存同阿穆尔地区女真文化和渤海文化联系起来),但有些方面仍存在着争议,如史书上提及的中世纪阿穆尔河流域地理名称的具体位置;波克罗夫卡文化(或阿穆尔女真文化)载体民族的起源和族属;五国部的居住地点和他们的物质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登     
《史学集刊》2001,(2):94-96
“羿射十日”史因新探 耿立言在《社会科学辑刊》2 0 0 1年第 1期《上古农耕开发与人为生态灾难——“羿射十日”史因新探》一文中说 ,“十日”是我国上古时期以太阳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集团 ,该集团与以动物为图腾、环渤海湾的诸部落联姻 ,共同从事原始农耕生产。以“十日”为核心的农耕部落联盟与以羿为首的渔猎部落因各自经济方式的不同 ,出现了对自然界开发的不同理解 ,直至发生部落之间的战争 ,这是“羿射十日”的真正史因。这场战争留给后世的教训异常深刻 :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马卫东 )黑人来华问题考略 《社…  相似文献   

16.
明初何锁南归附明朝后,任河州卫指挥同知,俗称何土司,然而关于何锁南的族属问题却长期悬而未决,或认为是藏族沙马部落,或认为是蒙古族。文章通过考证认为,沙马族为唐代中期以来就生活在河、岷一带的藏族部落;何锁南与沙马族无关,他应是蒙古族。  相似文献   

17.
迭剌部是遥辇氏部落联盟和早期契丹王朝的重要部落之一,其与乙室部原为一部,阻午可汗在整编部落时才被一分为二,又称大部落、北大部、北大浓兀、左大部。  相似文献   

18.
部落构成了中东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理解中东国家必不可少的视角。1953年,法国在摩洛哥发动政变,废黜了支持民族主义力量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格拉维部落在此期间经历了兴衰起落。此次政变集中反映了摩洛哥国内部落和民族主义力量对国家政权的竞逐,是观察中东地区部落和国家间复杂逻辑关系的典型个案。摩洛哥传统势力的代表格拉维部落与国家间关系表现出复杂形态:部落利用国家力量实现崛起,部落对抗民族主义力量发动政变企图控制国家,最后部落被国家抛弃而衰落。在部落和民族主义竞逐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成为二者沉浮的决定性因素和制衡力量。由于部落对国家认同的脆弱性,殖民主义政权得以通过玩弄部落认同对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9.
以氏族为基础的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制充分发展后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绝大多数民族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必经的历史阶段。但是,对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阶段的研究,却一直是历史学、社会学的薄弱环节。为此,本文欲以近年发现的考古资料和古代的文献记载为基础,对我国古代的部落联盟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诸位学者与方家。一、部落联盟及其有关的基本概念。在讨论部落联盟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基本概念。氏族,是原始社会结构中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和血族团体。它既是原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民族学角度探讨室韦民族共同体类型问题。民族学是研究族体即氏族、部落、部族和近现代民族起源、发展和演化过程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族体和共同体类型的科学。这种历史上形成的族体,类型十分复杂。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氏族、部落、部族、近现代民族)可以通称为基本民族共同体,它有着完整的共同特征即: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以及表现统一民族自我意识的族称。但是在研究具体民族历史时往往会遇到有着共同族称并由许多部落组成的部落群,这属于“多民族共同体”类型。例如室韦、靺鞨等,它们有着共同名称,但却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部落群。这种部落群不是单一的氏族和部落,即不是属于基本民族共同体类型,而是历史上形成的由一个部落逐渐分化而成的具有亲缘关系的部落群体,也可能加入外部落长期杂居交往使用同一名称者。因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