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蒲峪路要上溯到十二世纪初。当时女真族完颜部起兵反辽,在我国北方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上京辖蒲峪、胡里改、恤品、曷懒四路,管辖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据《金史》记载":蒲与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由此可知蒲峪路前身是万户府,海陵王为了加强中央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版本,但仍有勘误和订正之必要。笔者在参加《金史》今注的基础上,就《金史》部分篇什中关于标点、年代、史实以及错字、误释等数条予以勘误、校正。  相似文献   

3.
完颜希尹神道碑碑文中提到大批金代官爵、名号。其中大多数可与《金史》的《百官志》、《希尹传》等相互印证,还有的可补《金史》之阙、订《金史》之误。这些官爵名称及其变化反映了金朝初期官制改革的历史面貌。碑文中还有的金朝人物官爵名称也可帮助我们确定完颜希尹神道碑立建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正>〔元〕脱脱等奉敕修撰《金史》近百万字,是全面记载金朝兴亡的一部史书,所据资料较为宏富,既有国史、实录、当代人著作,亦有此前王鹗《金史》为底本,在宋、辽、金"三史"中,一直评价甚高。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校证》中言:"《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597页)《金史》目前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5年的点校本,点校精审,  相似文献   

5.
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属地本在今绥芬河地带,该印在黑龙江边嘉荫县被发现,此地在金代属于蒲与路,异地发现此印与部落迁徙移动有关。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被视为金代恤品路下辖,另《金史》载有“窝谋罕”首领、“窝谋海”村,与窝母艾实同音异写。“窝谋罕”“窝谋海”属于五国部胡里改,由此反映出辽金五国部、五国城的相关历史,以及胡里改路的地域范围等,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背后历史可以再挖掘。  相似文献   

6.
1975年版中华书局校点本《金史》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好的版本,但其中亦偶有讹误。笔者在通读《金史》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金史》中的讹误试作校正,以期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7.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金史>丛考》,陈晓伟,中华书局2022年11月出版。该书是《金史》文献学研究的最新探索成果,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版本再审”,以修订本《金史》所涉南监本与百衲本异文校为线索,通过举证典型案例重新评判南监本的版本价值。还讨论了百衲本中影印八叶洪武覆刻本后印本“补版叶”以及修润两大问题。第二章“新本献疑”,通盘梳理修订本《金史》,逐条检讨校勘记,择要举例辨析,对不妥之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陈荣 《中国土族》2002,(4):33-34
在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史籍中,对长城的记载用的是不同的名称。如:《史记》中有“长城”、“长城亭障”、“塞”,《后汉书》中有“塞垣”,《金史》中有“界壕”等名称。在明代的官方公文、史籍中则称其为“边墙”,另外也有“墙堑”、“边垣”等别称。大通县境内的明边墙,就是明代修筑在青海的一段明长城。  相似文献   

10.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孙佳 《史学集刊》2012,(2):108-117
"行政路"是指金朝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建置。金熙宗时期开始调整地方制度,至海陵天德二年(1150)全面实行兵马都总管府路制。其中诸京路、诸总管府路、中都路的路官构成略有不同。《金史.百官志》之外,"会宁牧"、路治府的"知某府(事)"、"治中"等官职也属于路官的范畴。诸路官员的民族构成复杂,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2.
金建国于何年?国号年号又为何?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金史研究中也有不同的见解。在《金史》与宋、辽、元人所著文献对比运用时,更应重视《金史》的史料价值。在没有确凿证据以前,《金史》所记金开国史,即金于1115年建国,国号金、年号收国,仍是值得采信的。  相似文献   

13.
《金史·百官志》与《大金集礼》对金代大、次、小三等封国之号均有记载。《金史·百官志》中的封国名号主要以明昌之制为准,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大定之制;《大金集礼》反映的则是天眷和大定时期的封国等第,但两者对封国之号的记载均有缺失。结合金代相关封爵史料,对两书中的封国名号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厘清金代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封国之号的名称。金代国号王爵有一字王、一字国王、两字国王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称谓的国号王爵具有不同的含义,是区分王爵等级的重要标准。海陵正隆二年"例降封爵等第"后,国号王爵仅见一字王称谓。国号王爵类型的前后变化与金代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自元代脱脱撰《金史》以来,关于金史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认真回顾金史研究的过去,有助于今后的金史研究。总結过去,是进一步开展金史研究的新起点。一、清和清以前的金史研究元代关于金史的研究,是围绕着《金史》的修纂而开展的。关于《金史》正统的讨论和金史资料的收集,是元代金史研究的两件大事。《金史》修成,元代的金史研究也即告结束。在明代,金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有关金史的研究。主要是杨循吉的《金小史》八卷。杨氏还撰有《辽小史》一卷。此二种后来都收入《辽海丛书》。《金小史》是根据官修《金史》,简述金朝的兴亡。以其篇幅短小,故称“小史”。  相似文献   

15.
元顺帝时,丞相脱脱修辽、宋、金三史,而《金史》被学者们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审密翔实的。自《金史》修成后,虽经历朝学者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仍偶有错讹。本文所要探讨的"亳州军变"的时间就是《金史》中相互矛盾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金史·赵秉文传》和《闲闲公墓铭》对读,对《金史·赵秉文传》中的舛误进行考证。证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元代史臣在编纂《金史·赵秉文传》过程中对有关材料的移置。在对赵秉文在泰和二年至兴定五年间的履历进行考证的同时,对《金史·赵秉文传》的时间上的问题进行纠正,认为运用文献资料和碑刻资料相互结合的办法进行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赵永春 《北方文物》2020,(1):103-107
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金史》点校本,校勘精审,为促进金史研究起到了重大作用,然百密一疏,其仍然偶有失误之处。选取《金史》部分"纪""传"中的十则史料重新进行校勘,以期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补史传中人物所缺之官职《幽栖寺重修大殿记并阴》云:"将仕郎、新授涿州军事判官赵沨。"①考碑大定二十二年岁次壬寅十月戊戌朔十五日立。《灵岩寺田园记》:"承务郎、守秘书丞、兼尚书礼部、员外郎、骁骑都尉、赐绯鱼袋赵沨书。"②碑又云:"明昌六年十月二十有三日记。"以上两碑所言之人皆赵沨也,故可合之与《金史》比照。考《金史》,所言甚是简略,《金史.赵沨传》云:  相似文献   

19.
正《金史·太祖纪》天辅七年(1123)五月有"遣奚马和尚攻下品达鲁古并五院司诸部,执其节度乙列"的记载,由于此处所见部族名不太常见,前人对此均有误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将"下品达鲁古"改译为"萨必达噜噶",据《钦定金史语解》解释说,"达鲁古(达噜噶)"为部名,而"下品(萨必)"为人名。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建国》即袭用此说。张政烺先生点校《金史》时,因本书屡见"达鲁古部"及"达鲁古城",且《奚王回离保传》记此事称"达鲁古部节度  相似文献   

20.
据传世文献,西周的东南方有淮夷集团。相关铜器铭文中不仅有"淮夷",还有"南淮夷"、"南夷"、"淮南夷"等名称。这些名称的重要构成因素有"淮"、"南"。"淮"是地域因素,"南"是方向因素。这些因素分别构成各个名称,所以乍一看,这些名称是对不同集团的不同称呼。但是通过对相关铜器铭文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名称,实际上都是指称"淮夷"集团的不同称谓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