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唐王朝是中央集权社会发展的又一高峰,国家空前统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外交频繁。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各个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灿烂多姿的唐代铜镜便是大唐盛世下的产物。奔跑的瑞兽、翱翔的鸾鸟、绽放的花团象征了唐人包容、乐观的自然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人民对社会安定、祥和的祈求。文章以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铜镜为题,通过对造型和纹饰的描述,以此领略大唐王朝盛世下的铜镜风采。  相似文献   

2.
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是敦煌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墓葬群,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墓葬,出土了种类繁多、题材广泛的画像砖。文章展示一组敦煌市博物馆馆藏奇特鱼图案的画像砖。自古以来鱼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常见的吉祥物,古时人们普遍相信鱼有消灾功能,所以才纷纷在墓室里放置鱼图案的画像砖,以求辟邪。  相似文献   

3.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曾长期以渔猎为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渔猎资源的迅速减少,赫哲族面临着由传统渔猎经济向现代多元经济的转变.只有经挤发展了,赫哲族群众才能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缩小差距、奔向小康.本文全面分析了赫哲族聚居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介绍了民营经济如何成为拉动民族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生力量,指出了赫哲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奋斗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岩画的作画时代与作画民族的研究方法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岩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制约岩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象考古学那样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能够运用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作为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同时还可借助碳14、树木年轮、热释光和古地磁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绝对年代测定,从而使考古学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赫哲族的鱼皮工艺"榜上有名",而此时这项工艺技术正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濒临后继无人和失传的境地。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及时的抢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今天又处于欣欣向荣的境况。这一历史过程是值得回顾和总结的,因为鱼皮工艺不同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有较大的依赖关系。它的兴衰史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给于人们深刻的教训和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北方文物》2011,(2):2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988年开始对外开放,它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是庙馆合一的我国第一家升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2009年5月8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铜镜铸造时间较早,传承体系也较为完善,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情况的方方面面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实物资料。武清区博物馆馆藏铜镜目前共有59件,它们纹饰繁多,满而有序,方寸之间蕴含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观念,社会思想和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8.
王春苗 《丝绸之路》2011,(14):19-20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馆藏一面唐鸾雀菱花铜镜,其纹饰精美、图案精致、工艺精良、造型新颖,是唐代花式镜中最为典型的一种铜镜,更是盛唐时期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对于研究盛唐时期麦积区(古邦县)的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及民情风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赫哲族渔猎文化,其中桦树皮制作技艺也成了赫哲族的文化。文章结合馆藏赫哲族桦树皮文物,讲述从桦树皮实用器到桦树皮画发展的过程,探讨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创新理念,从而在桦树皮画上展现赫哲族传统的渔猎文化,让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对于"伊玛堪"这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来拯救、保护和传播,本文阐述了"伊玛堪"的涵义与范畴、地位与现状及其保护与传承机制,旨在使其不会随着老一辈"伊玛堪"传承人的离开而消失,使其可以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走进全国人民的艺术生活,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皮影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两千多件精品皮影文物,部分影件距今已逾百年,但由于影件是由有机皮质制成,陈展保护与馆藏久存都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皮影文物,记录并传承其蕴含的人文信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馆藏皮影进行了数字化综合性保护研究,在皮影传承人的配合下,完善皮影基本信息,实现皮影数字化采集,建立皮影关系数据库,探讨皮影数字化采集的新方式。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皮影保护和传承的水准,促进馆藏文物信息静态与动态管理的互补。  相似文献   

12.
曹宇 《丝绸之路》2013,(22):16-18
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3.
张艳玲 《丝绸之路》2021,(1):141-144,192
铜镜是青铜器中一个重要门类.铜镜背面装饰的各种花纹和铭文,概况起来大致可分为自然图形和人为图形,每一类纹饰又可细分为多种不同的图形.这些不同的纹饰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审美的缩影.本文在总结历代铜镜纹饰纹样的基础上,以兰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纹饰演化进程做一概述,以期通...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作为我国黑龙江省仅有的少数民族,多年来处于仅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状况,而且日益流失,亟需抢救。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残联主席董兴业,出于历史的责任感,自发的研究赫哲族语言和文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得到了赫哲族语言传人的认同。这篇文章,是他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鼻烟壶起源于明代晚期,盛行于清朝,虽为寸小之器,却集各种材质和工艺之大成,具有高档的艺术品位。本文选取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清代鼻烟壶,按质地分类,对其造型、制作工艺及特点等分别做以介绍和鉴赏。  相似文献   

16.
田野 《东方收藏》2023,(1):18-20
金代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其中,锦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金代铜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此为例,对金代铜镜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春 《收藏家》2002,(6):11-15
在北京西三环中路,有一处被誉为京西小故宫的古代建筑群,它就是著名的皇家寺庙——万寿寺。这座寺庙现今是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址。在寺庙的假山东侧长廊内陈列着明清家具。两大展厅约100余平方米,陈列着馆  相似文献   

18.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一书,洋洋23万言并配发图片408幅,立意新颖,特色鲜明,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张敏杰研究馆员积十五年的调研心得,用全新的方法撰写的关于赫哲族特色文化遗产——鱼皮文化的著作;又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鱼皮文化的学术专著,并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的顺利布展,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对展出的七尊佛像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处理,其中包括六尊明清铜造像和一尊明代铁质造像,本文着重介绍明清铜造像的修复材料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博物馆搬迁至原平原省委旧址后,利用旧址主楼推出馆藏文物精品展览.其中<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在展室面积、展线长度及展室结构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精选青铜器103件,内容分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铜镜三大部分,展示了青铜器在国之礼仪、国之战争及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反映出新乡市博物馆的文物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