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凤城在《北京党史》 2 0 0 0年第 6期撰文认为 ,目前党史研究在发挥“资政育人”的意识形态功能方面做得比较好 ,在学术规范化方面虽然取得很大成绩 ,但存在明显不足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党史研究者应树立关于党史学的两种规范和话语系统的意识 ,在学术研究中尽可能地从客观的立场出发 ,运用中性而严谨的学术话语 ,实现由意识形态规范、话语向学术规范、话语的转换。在党史研究的视野和方法问题上 ,要把党史放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宏观框架内、放在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进行审视 ,要跳出党史看党史。党史研究应该注意人文社科领…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涵、性质与特征,特别是国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规定了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也决定了构建国史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学理基础。国史研究学科体系是国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对国史研究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根据国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特点,国史研究学科体系主要应由国史史源与史料学、理论研究类学科、国史本体研究类学科和国史研究交叉类学科所构成。这一学科体系是国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创新发展的。确立起成熟、完善的学科体系,是国史研究成为相对独立学科并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史学最年轻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作为资政育人的重要阵地,国史学科现在已经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日益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学科,并受到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已取得了趋于一致的认识,国史学科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史研究的领域将更加宽广,研究队伍将更加扩大,国史研究必将进一步成为中国和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而国史研究机构也应进一步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部门,以适应国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以后共和国范围内社会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国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主线至少有三条。研究国史,需要明确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它与中共党史的关系。认清什么是国史的主流,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特别是那段历史中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国史研究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必然削弱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国史研究除了具有史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功能外,还有"护国"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只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守学术规范,当代人不仅可以写好当代史,而且可以在国家机构主持下写好国史。  相似文献   

5.
国际旅游文献中若干术语的汉译表述: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术语的统一及其规范化使用是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在反映一个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外在表现。本文通过比较国际文献中对有关术语的使用,分析了国内旅游研究中在若干英文术语的汉译表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概念的本意及其作为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使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使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更加严谨。  相似文献   

6.
正本次会议以"陈云与党史、国史研究"为主题,很有意义。陈云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是党史、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重大决策的亲历者、参与者,他的一生与党史、国史密不可分。陈云同志的光辉思想不仅是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研究党史、国史的活的灵魂。陈云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他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弘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鲜明地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建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体系和规模的。近30年来,国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在将国史与党史进行科学区分方面,在全面、系统梳理和阐释国史的历史发展脉络、发展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从而树立国史的信史形象与影响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凸现了国史的学术风格和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低水平重复、学术积累和学术规范重视不够、学科定位欠准确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史研究与口述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史是历史学家族中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也是目前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  相似文献   

9.
各位理事 ,各位代表 ,各位来宾 ,同志们 :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我的信任 ,推选我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会长。国史学会是一个由国史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的社会学术团体 ,是在老一代革命家们的关心与指导下成立的 ,在国家社会科学界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我一定和大家共同努力 ,争取在过去的基础上 ,把学会的工作做好。国史学会成立 1 2年来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 ,在历届学会领导和全体会员的努力下 ,为开展国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 ,为推进国史学科的建设 ,为团结国史学界的广大学者和热心于国史事业的社会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史本当是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还基本是一片空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需要对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于是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和学科构建成为急需开展的课题。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比较成熟的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先分门别类地研究专题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综合研究总体史。而方志界已经在社会史研究和记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很值得国史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整体化的驱动下,由单一学科视野转向多维交叉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一个显的特征。由于学科固有的话语体系、问题脉络和学术规范,不同学科在对接、转化、整合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本以考古学为中心,对目前跨学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以期能引起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国史成为一门学科已有些时日了。如果说 ,史学从总体上看与其他人文科学相比不是很景气的话 ,那么 ,国史这一断代史却在历史学中独领风骚 ,大有成为显学之势。十余年来 ,有关国史方面的档案材料陆续以各种形式公布了不少 ,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积累了一批 ,其中有些专题已经达到可以同国外同行学者开展学术对话的水准 ,这都是可喜的。然而 ,仅仅满足于以揭示历史真相为治史归宿 ,而不重视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终究难以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 ,归根结底应以理性的思考为首要。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刊于 2 0 0 1年 4月 3日召开了“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座谈会 ,邀请在京的有关专家相聚一堂 ,切磋交流。现将各位专家的学术见解按发言的先后为序摘登如下 ,以飨读者。类似的学术会议本刊还将召开多次 ,力求从不同方面 ,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 ,以期推动国史学科的发展。我们热切希望学术界关注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3.
此文概述了国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过程;澄清了对国史学科存在必要性及其特点的模糊认识;强调了国史研究要发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资治教化的传统,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同时提出了为加强国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要处理好党性和科学性,占有史料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问题和关注现实问题,继承史学传统和借鉴新的史学观念与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规范。田野考古与考古出版物的学术规范是考古学学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2001年10月,由考古杂志社主办,云集全国20多家物考古刊物、出版社、考古研究单位和高校考古系的“考古出版物与学科规范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代表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见本刊2001年第4期)。本期组织的“考古学学科规范化讨论”发表了曹兵武和陈官涛两位先生的章,两仅代表作自己的观点,读可见仁见智。希望本次讨论引起大家对学科规范化发展的重视,并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作为国史学界唯一专业学术杂志,《当代中国史研究》秉承“研史通变,资政育人”的办刊方针,遵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刊载了大量国史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国史学科建设和繁荣国史研究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和学术功能。值此《当代中  相似文献   

16.
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关系密切。国史尤其是当代地方史研究成果值得地方志工作者高度重视。在开展国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以及构建国史和地方志学科体系中,整合两支队伍资源,建立史志学术联盟,加强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两个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本刊从2011年第1期开始,增设地方志与国史研究栏目,并将陆续刊登相关文章,旨在促进地方志与国史研究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相互关注,彼此借鉴,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03,(10):98-1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悄然进入一个范式大转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在社会和学术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学术规范大讨论。在讨论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术从业者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就学术规范的内容及其体系结构、学术规范的作用与功能、学术规范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等重要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场历时十余年的学术规范讨论,既是社会转型期新旧中西冲突和学术范式转换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识。  相似文献   

18.
学术规范建设关系到中国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世界史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开展学术规范的建设,既要考虑学术规范自身的系统性,又要照顾不同学科的特点;既要引进欧美学术界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中国学术的传统和实际。世界史作为中国学术的一个分支,其发展需要学术整体进步的带动,同时在学术规范建设中也能发挥某些独特的作用。世界史学科的特点是具有跨文化了解的性质,需要大量使用外文文献,其研究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研究取向、资料运用、引用方式、标注形式、防止抄袭和剽窃各个环节,均有特别的要求。学术规范建设只有顾及世界史的这些特点,才能对其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既不是一个现象,也不是一个话语,而是一个命题,尽管命题不可能独自构成为一个学科,但由于命题的范畴观属性从而就会产生文学经典这一命题的学科归属问题。从内在逻辑看,这个归属应当是文学批评这一学科领域,文学经典问题的深入与发展必然取决于文学批评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而这种深入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人类的意识形态,而且还取决于人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性与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正国史研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出现,算来已有60多年的时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史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取得了新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学科体系的建设、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出版,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大批的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大大丰富与深化了我们对于国史的认识。然而,国史研究与中国史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仍显薄弱,缺陷之一便是缺乏从社会史视角系统的对国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