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韵书发展、传承的源流关系来看,《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古今韵会举要》两部韵书是《洪武正韵》和《韵学集成》两部韵书在编排体例和韵字归类等方面传承和参酌的主要韵书,是它们要传承的"旧韵"。虽然《洪武正韵》和《韵学集成》都分别对宋元时期的两部韵书进行了传承,体现了传承"旧韵"上的同源性,但二者在传承"旧韵"的体例上又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存古和定正的不同和释字体例的不同等方面,深入探讨二书在体例上传承"旧韵"上的区别,对进一步弄清二书在声韵调等音系因素上的区别,进而研究其音系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七音韵》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音韵学作品。宋元时期多部韵学作品,如《毛诗叶韵补》《切韵指掌图》《古今韵会举要》《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考》《蒙古字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成果。《七音韵》已佚,其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音韵学作品,目前还未有定论。通过搜辑和排比相关文献材料,探究韵书、韵图之间传承的逻辑关系,可以发现,《七音韵》是一部与口语比较接近的韵图,且最有可能是郑樵《七音略》所提到的《七音韵鉴》(也称《七音韵镜》)。  相似文献   

3.
李子君 《文献》2005,(4):83-97
《礼部韵略》(以下简称《韵略》)是宋代一部专门为科举而设,作为考官、士子共同遵守的审音定韵标准的韵书.丁度等奉敕编纂,仁宗景祐四年(1037)六月丙申旨准颁行.从景祐四年至南宋灭亡(除去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绍圣时期、崇宁废科举的数十年),《韵略》一直是宋代场屋必备的权威工具书,熊忠《古今韵会举要·自序》称:"宋省监申明,儒绅论卞,《韵略》集注,殆且五十余家."增修、增订之频,刊布流传之广,远非宋初其他官修韵书如《广韵》、《集韵》所可匹敌.  相似文献   

4.
《文献》2021,(4)
台北傅斯年图书馆藏有乾隆年间《九经补韵》稿本一部。其内容分《诗补韵》《群经补韵》两篇,以古韵廿一部列《诗经》、群经、《楚辞》韵段韵字,页眉处有王寿同、王恩炳签记数则,经考察可判断为王念孙《古韵谱》的原稿。《九经补韵》完整保存了《古韵谱》的内容及体例,可用以复原其本来面貌。另外,卷首还附有"古韵廿一部"所分《广韵》韵目,首次展现了王氏古韵分部详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九经补韵》是研究王念孙古音学及清代学术史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物》2006年第7期发表了《广州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文末附有《康陵地宫哀册文碑》释文。经与文中的哀册文碑拓片比照阅读,笔者发现有几处疏漏,现校勘如下。1."符印金而叶运,绍斩蛇之开基。""印金"当是"夘金"之误,"夘"即"卯"之俗字。《古今韵会举要·巧韵》:"卯,俗作卯。""卯金"即刘(劉)姓。古书常用"卯金刀"代  相似文献   

6.
洪小斌 《丝绸之路》2011,(24):77-79
在明末清初的古音学研究中,顾炎武有开创之功。他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离析唐韵以求古韵,分古韵为十部,奠定了后来古韵研究的基础。顾炎武的音韵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音学五书》中,全书凡38卷,分为《音论》(3卷)、《诗本音》(10卷)、《易音》(3卷)、《唐韵正》(20卷)、《古音表》(2卷)。《唐韵正》是《音学五书》中顾炎武用功最勤、卷帙最大的一部,与五书之《音论》、《诗本音》、《易音》、《古音表》一脉相承,密切关联。在《唐韵正》中,顾炎武对一些韵部的历史演变作了考证,其中不乏精彩之论。本为主要以顾炎武古韵阳部庚韵字为例,探讨了顾炎武古韵研究的方法、成果与得失。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便有《诗经》问世,战国时有“诔”文作丧礼,汉时有“赋”赞人事,唐时有律诗绝句,宋时有词,明清诗词并茂,现代以新体诗歌为时尚。但无论古体之诗诔赋词或新体之时尚诗歌,皆以律韵之词字,从多方面反映出入对事物的思维抒情,属一种高雅文化。由于诗、词、歌、赋用  相似文献   

8.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唐宋词学批评史论》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唐宋词学与批评理论,就词体绮艳风格的形成、唐宋词兴盛的原因、唐宋词坛词体观的演进、宋代词学与诗学、唐宋人的诗词之辨、词学史上的清空论、柳永俗词、清真词、白石词、梦  相似文献   

9.
“风人”一辞主要指《诗经》“国风”一脉的诗人,首先包括“国风”诗篇的作者,次被引申为继承“国风”抒情传统的理想诗人的范型。作为一种批评策略,“风人”的诗学原则与汉儒所奠定的经典解诗传统呈现出同源而异趣的发展辙迹,其重心逐渐从“圣门”的经典语境过渡向“诗家”语境,被开启章法、修辞、言意关系等语言情意结构层面的理解和研究维度。此一诗学转向大致在明代以“辨体”为理论要素的文章学语境中达到高峯,以许学夷《诗源辩体》为集大成之标志,完成对多种资源的综合。“风人”的完整内涵至此包括诸如风刺、考正、比兴、寄赠、微婉、温厚、言近旨远、不落言筌等一系列伦理价值或美感特质。  相似文献   

10.
沈雄《古今词话》首倡朱敦儒拟制词韵之说,其后屡经征引,几成不刊之论。但沈氏之说本有漏洞,而此说又关涉词韵之学的起源,影响颇大,故有辨正之必要。宋代文献无朱敦儒词韵之记载,考朱敦儒生平不见有创作词韵专书的相关材料,沈雄《古今词话》多所伪造,朱氏词韵无法概括宋代词韵,宋代词学观不注重用韵,种种迹象均证明朱敦儒拟韵说实不成立,该说为沈雄自炫其书之作伪。  相似文献   

11.
中古音系统的《大广益会玉篇》、《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韵镜》、《七音略》等述中的“邪”纽应归于几等?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之《检例》中云:“精清两头为真的。”说“邪”纽有一、四等。清际江永《四声切韵表》中《等位图歌》也有:“舌齿之头一四等”,“有禅三等有邪四。”  相似文献   

12.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唐宋词学批评史论》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唐宋词学与批评理论,就词体绮艳风格的形成、唐宋词兴盛的原因、唐宋词坛词体现的演进、宋代词学与诗学、唐宋人的诗词之辨、词学史上的清空论、柳永俗词、清真词、白石词、梦  相似文献   

13.
《语石》一书碑版石刻的研究始于叶昌炽对石刻书法的关注,在对古今书学史融会贯通之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南北朝以“书仙”“书圣”为典范的石刻碑版“如筚路蓝缕,进于文明”、隋碑融汇南北书风与唐代书学迁流之辉煌、宋元石刻碑版书学之“榛芜”的石刻学视阈书学史观。叶昌炽书学史观的形成以“汉魏古法”作为评价石刻书法的标准,论石刻之书并没有局限于碑版一系,比起阮元、康有为等对碑版书学的研究在晚清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雪华  湛庐 《文献》2007,(3):185-187
《韵学源流》是晚清一部著名的音韵学著作,它既可说是我国第一部简明扼要的音韵学史,又是最先在结构上区分古韵研究、今韵研究、反切研究的韵学史,正式刊行后,对音韵学的普及、研究和编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宋元学案》的编纂、体例特点和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学案》是一部比较全面地综合了宋元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思想资料,并以学案体的形式加以编纂的学术史专著。其规模之庞大、材料之翔实、体例之严整,均超迈前此的学术史著作。因此,有必要从学术史编纂学的角度,对这部著作的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加以研讨。一、《宋元学案》的编纂《宋元学案》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成书于一时。它系由黄宗羲始纂修于清康熙十五至三十四年间(1676—1695年),后经其子百家、私淑全祖望续修,又经同郡王梓材、冯云濠校定整理,才成为百卷定本的。从宗羲草创此书至最后编定刊刻出版,历时近两个世纪。《宋元学案》初无定名,称法不一:或称《宋儒学案》,或称《宋元儒学案》,或以《宋儒学案》和《元儒学案》分称。直至道光年间,王梓材、冯云濠校定此书时,鉴于全祖望“所定《序录》,自宋及元,合为百卷”,才合称《宋元学案》。尽管《宋元学案》非出自宗羲一人之手,然而其草创之功,自不可没。他为本书发凡起  相似文献   

16.
《毛诗质疑》标点琐记吴庆峰清栖霞牟应震是一位“誉重士林著述宏富”的学者,他有《毛诗质疑》一书(齐鲁书社1991年7月第1版),其中包括《诗问》六卷、《毛诗物名考》七卷、《毛诗古韵杂论》一卷、《毛诗古韵》五卷、《毛诗奇句韵考》四卷、《韵谱》一卷,凡二十...  相似文献   

17.
清代贵州籍著名学者莫友芝(郘亭)以其多方面的成就,流溉后学,取重士林,时贤已多论列。今谨举其小学方面的代表著作稍加讨论,借以说明莫氏在传统小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同时或可窥见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与方法。莫氏小学著述,传世者主要有如下四部专书: (一)《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下《郘目》) (二)《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下文简称《经眼录》) (三)《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下文简称《笺异》) (四)《韵学源流》四部书中,《郘目》与《经眼录》性质相近,都是目录学方面的著作,《笺异》是版本学及文字学方面的重要文献,《韵学源  相似文献   

18.
释“攒蚖”     
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释容体》篇有“攒蚖、专颙、巑岏、攒玩”条,解释为: 缩手缩脚、没精打采、倒霉的样子。又《释情貌》篇有“攒沅、囋唸”条,解释为: 奸猾的意思。(同上,216页) 《通释》已经证明了“攒蚖”等四个词是同源词,“攒沅”等两个词是同源词。我以为,上述两组共六个词都是同源词,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词义有所转移、枝分而已。这两组词中,除了“专颙”和“囋唸”(“颙”字和“唸”字都属于韵转)之外,其余都是迭韵联绵词或准迭韵联绵词。“颙”字中古音韵尾为,“唸”字的韵尾为[-m],其余各字的韵尾为[-n]。  相似文献   

19.
系统考察宋元以来重要的上古音韵学论著之后,发现明代杨慎《庄子叶音》才是最早大量指出《庄子》用韵现象的著作。清代学者对《庄子》韵语材料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或引《庄子》韵语材料以证古音,进而探求古韵分部;或在古代音韵学著作的指导下,校勘原文或评点《庄子》韵语。对此,近现代学者多是片断化的论述,没有客观分析《庄子》用韵研究的发展过程及这类著作的价值。其中以江有诰《庄子韵读》最为代表,该书的体例特点、韵语材料的可信程度及疏失之处均须重新评判。  相似文献   

20.
诸升生年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画家诸升善画墨竹,兼作山水,《图绘宝鉴续纂》、《国朝画征录》均有记载,然而于其生平,画史向无明确记述。本文从《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等书中有关诸升的生年问题入手,结合诸升《雪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图》(比利时尤伦斯先生藏)之署款“己巳”、“庚午”均署“七十三叟”,推定诸升的生年是161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