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史·职官志四》订讹徐露《明史》卷七十五《职官志四》中有一段记载:南京官,自永乐四年成祖往北京,置行部尚书,备行在九卿印以从。是时,皇太子监国,大小庶务悉以委之。惟封爵、大辟、除拜三品以上文武职,则六科都给事中以闻,政本故在南也。失时处颇多。试考如...  相似文献   

2.
从实测谈文渊阁结构与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朝在紫禁城东华门内都设有文渊阁,作为皇家藏书处。两者名称相同,位置相近,但造型、规模却不相同。明·沈叔埏在《文渊阁表记》中说:“洪武时,阁在奉天门之东。成祖北迁,营阁于左顺门东南,仍位于宫城巽隅,遵旧制也。”由此可知明初在南京皇城建有文渊阁。成祖在北京建紫禁城,仿照南京宫殿,也在皇宫东南角建文渊阁。阁的建筑方位  相似文献   

3.
<正>据《西藏研究》文献记载:"永乐五年(1407)四月,得银协巴在侯显的护送下从南京出发前往五台山朝拜,特派驻南京的大国师高日凡领禅师进宫,代表他们一行向明成祖敬献佛舍利及阿罗汉骨等礼物,以示四月十七日明成祖的诞辰日祝贺。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2005,(6):18-20
一、1405年郑和远航开始之谜 长久以来,关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一直是史学界争论较多的话题。一种说法是派郑和下洋,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帝。夺得自己亲侄子江山的成祖对失踪的建帝生死不明耿耿于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但是这种说法在明朝就有人提出质疑,明朱国桢《皇明大政记》中就有:“建仁弱,帝座一倾,窜入蛮夷中,其何能为,皇帝岂不见及此。”  相似文献   

5.
文渊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的五百多年间,在紫禁城内都设有文渊阁,作为宫廷的藏书处所。明初文渊阁在南京明故宫,成祖迁都北京后,设有文渊阁藏书库。清文渊阁则是在乾隆年间新建的一座整体建筑。明文渊阁藏有宋元版旧籍较多,包括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明故宫文渊阁运来的十船古笈。  相似文献   

6.
一,1405年郑和远航开始之谜长久以来,关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一直是史学界争论较多的话题。一种说法是派郑和下洋,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夺得自己亲侄子江山的成祖对失踪的建文帝生死不明耿耿于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但是这种说法在明朝就有人提出质疑,明朱国桢《皇明大政记》中就有:“建文仁弱,帝座一倾,窜入蛮夷中,其何能为,文皇帝岂不见及此。”  相似文献   

7.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长达2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以皇家御用的官办作坊生产的漆器为主线,漆器工艺呈现出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景象。特别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于南京统治时期制作漆器的基础上,又在北京西什库一带由御用监从全国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读者的强烈要求,近日,南京出版社对品牌图书《可爱的南京》丛书修订再版。首批修订的包括:《名人与南京》、《南京地名趣话》、《南京的民间传说》、《名家笔下的南京》。该套  相似文献   

9.
北京仿照古典小说《红楼梦》建成“大观园”,已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之地。其实,在我国的台湾也有一座现实世界的大观园——林家花园。 林家花园坐落在台北板桥镇,占地二万多平方米,它是康熙雍正年间由闽南漳州人林成祖及其后裔建成  相似文献   

10.
明十三陵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都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墓。就文献记载和迄今为止的发掘情况来看,以明代的陵墓保存得较为完整。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即位后,迁都北京,从成祖到崇祯共历十四个皇帝,除第七个皇帝(明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外,其余十三个皇帝,都葬在北京西北五十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相似文献   

11.
新近面世的《文化南京丛书》第三辑,由南京出版社李海荣社长主编。这是一套以挖掘、整理、弘扬南京文化为旨归的"图文书",由《鸡鸣寺史话》、《栖霞寺史话》、《江南贡院史话》、《甘熙宅第史话》四本组成。四本书分  相似文献   

12.
潘群 《郑和研究》2009,(2):4-16
明成祖遣郑和祭乳母一事,关联太祖、建丈、成祖三朝及郑和下西洋背景,有必要探讨清楚。本文分三点探讨:一、建文“宽政”与“靖难”动因;二、成祖乳母与生母辨略;三、由“太宗”而“成祖”。  相似文献   

13.
《南京史志》2010,(3):34-34
这是一套以继承、弘扬南京园林文化为旨意的丛书,由《玄武湖史话》《莫愁湖史话》《清凉山史话》和《幕燕史话》四本书组成。四本书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南京园林文化的特色和底蕴,展示了玄武湖、莫愁湖、清凉山、幕府山-燕子矶的风采和神韵,填补了南京园林历史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姚广孝.明成祖朱棣心腹谋士,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冕宰相”.他先是助成祖夺得帝位.后又披缁为僧.归隐禅寺,这里有一个复杂的思想转化过程.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他年老将逝之时.特地从吴县穹窿山赴北京,在成祖面前求情,保释因惠帝出亡一案而受累下狱的溥洽和尚.此事构成了历史上一个悬案.自1983年起,迄1986年止.笔者历时三年,查阅大量文献史料.并通过艰苦的实地考察,在《史学月刊》上发表论文提出: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劝说下.“靖难”起兵.攻陷京师(今南京).惠帝朱允炆出亡为僧,被主录僧溥洽所救,隐于江苏苏州市吴县(?)山普济寺.未几.事泄.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匿于吴县穹窿山是驾庵.永乐二十一年,惠帝殁亡,葬皇驾庵后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5.
朱丽 《文史月刊》2012,(Z3):60-61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魏微的《从南京始发》和《在明孝陵乘凉》两篇成长小说展开研究,试图从中寻找魏微南京叙述的特点和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6.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王兴之夫妇墓志近年,在南京郊外及其近境出土了几种东晋时代的墓志。就中以《王兴之夫妇墓志》与《谢鲲墓志》,最有史料价值。《王兴之夫妇墓志》,以今年(1965)一月十九日出土于南京新民门外人台山,一石两面刻字。一面的刻字是:  相似文献   

17.
《史学月刊》1987年第四期《明惠帝出亡穹窿山补证》一文,对明建文帝的下落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所提出的新见解必将引起更深入的讨论。唯文中有一小误,特正之如下。《补证》文“一‘阖宫自焚’不可信,出亡之说可信”条下,有这样一段话: 第三,上述论据亦可从李贤写的胡濙墓碑铭中得到印证,碑文说,成祖“丁亥命公巡行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时御制《性理大全》,为善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当历史的镜头定格在55年前的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将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南京宣告解放。时序更替,政权更迭,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开始了。为纪念南京解放55周年,本刊约请历史的亲历者、当事人撰写了《南京〈新华日报〉诞生的前前后后》与《南京解放初期杂忆》两文。前文作者见证了最后一期南京《中央日报》终刊和第一期南京《新华日报》创刊的全过程,详细叙述了《中央日报》员工的起义、《解放新闻》的过渡直至南京《新华日报》的创办等前后经过,高度评价了创刊后的《新华日报》的…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南京,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转型时期,要了解、复原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南京,徐寿卿和他的两部小志——《金陵杂志》、《金陵杂志续集》是我们必读的作品。徐寿卿,名炎森,以字行,江宁(今南京)人。清末秀才,儒贾兼擅,和易近人,交游尤广。他有感于生长在南京,却对于本地的道里风俗、人情物产知之不详,于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老一辈著名漫画家刘元,祖籍南京,世居南京城南,对家乡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并怀有浓浓的深情。由于长年与南京平民的朝夕相处,故里乡情和民间习俗,自然成为他创作中特有的主题,并经常结合春夏秋冬季节或时令、家乡气候与生存环境,以幽默或纪实的手法,借助当年的《南京晚报》,在连载漫画《小克日记》和组画《周末画刊》中予以展现。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在了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段历史的同时,也形象地看到,南京广大平民日常生活中,传统民俗民风的实际状况及其中的苦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