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000米处的峨嵋塬头之上,创建年代不详。据《蒲州府志》及寺内石碑记载,普救寺于北朝晚期已有,隋唐时期曾予扩建、增修,唐名西永清院,宋至清历代屡有修葺,是元代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山西名砚     
《沧桑》1993,(4)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砚”(绛州澄泥砚、广东高要县端溪石砚、安徽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石砚)之一。其它三种均为石砚,唯有绛州澄泥砚为泥砚。绛州澄泥砚以汾河下流的澄泥为原料,经特殊焙烧工艺制成。生产澄泥砚要经过采泥、过滤、沉淀、制坯、烘干、雕刻、烧成、细腊、刨光等九道工序,每道工艺都有严格要求。泥要放在绢袋中,经漂洗淘澄,取沉淀的细泥。绛州澄泥砚图案美观,造型古朴大方,坚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广泛收集了山西省自有气象灾害文字记载以来至公元2000年底的各种文献资料,以条目形式全面、系统、科学、客观地记述了山西古今约3600年的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情况,全书149万字,1万余个灾害条目。本文全面、系统地概括介绍了山西古今发生的16种气象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后来随着汾酒工艺的改变,杏仁不再是酿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树失去保护,逐渐消失,村名也渐渐讹传为绣花村,并且被明清时的里名取代,杏花村村名一直存在。解放后成立杏花村镇,杏花村由村名变为镇名。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5,(1)
山西是封锁性地形,向内封锁,向外开放,进攻可以奏捷,防御有山河作为屏障。整个地形有三山(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北有阴山山脉)、两水(黄河水系、海河水系)、六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是一条从北部边境通向我国中原腹地的天然军事走廊。境内和四周设有关、堡、口、岭、桥(渡)等60余个重要关隘口。这些关隘口既是通行、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又是行军、作战的要冲和依托。  相似文献   

6.
甘肃东部的平凉、庆阳两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古代闪烁着东西文明之光的丝绸之路从其境内通过。古塔作为佛教文化在平凉、庆阳境内传播的物质载体,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沧桑雄姿记录着丝绸古道昔日的繁荣,承载着丝路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与华夏文明浸染融合的光辉成就,成为研究丝路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凉、庆阳境内名塔众多,本文对这些古塔分门别类进行了概说。  相似文献   

7.
8.
十多年前应邀到大同讲课,顺便前往山西应县,一瞻古名塔——佛宫寺辽代释迦木塔风姿。那时,面对这座塔身高达67.31米,能体木结构而无一铁钉铁铆、历经近千年风雨灾祸而不倒、仍然风姿绰约,雄视长空,巍然屹立于雁门关外、桑干河畔的旷世木质佛塔,曾经激动不已,浩叹不已。登斯塔,真正看到中华民族之智慧与才能,感觉到中国民族的荣誉与骄傲。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因为一宗文事,客山阴,又顺便拨冗往瞻,拾级登塔,内外环顾,所见所闻,心情却沉甸甸的,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以致终于以敛终于忍不住喟然兴叹:唉!这旷世名塔,已经寿享944岁,是该老朽了!  相似文献   

9.
杜水生 《考古与文物》2007,(4):86-93,112
塔水河遗址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塔水河上游的葫芦坝左岸一处岩棚下,北距陵川县城约45公里。1985年-1987年,陈哲英研究员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并于1989年发表了试掘报告,根据发掘者提供的骨化石标本测定的年代为距今26000年。报告发表后,不同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对石制品进  相似文献   

10.
《文物世界》2012,(5):47-49
汾阳天宁寺位于汾阳城东关木桥街、寺巷街交汇的丁字路口、原汾阳市五金厂院内,寺院已毁。寺院有塔,名为天宁寺塔。山西省平遥冠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汾阳公司2012年1月在此区域施工建设,为了确定天宁寺塔的位置、时代及该塔有无地宫等问题,2012年2月29日至3月7日,汾阳市文物管理所对天宁寺塔塔基进行了抢救性的勘探、清理和发掘。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古老而深厚的黄土地孕育滋润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也积淀、埋藏了丰富深沉的历史文化遗存。搜求钟点鼎器、古玩碑刻,进行室内考证的金石之学,自宋而兴,源远流长山西出上和传世的文物精品向为研究者所重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古学,自西方东渐直到本世纪20年代才传入山西。其标志即1926年10-12月间,我国考古学家李济和地质学家袁复礼,在我省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的发掘.出上陶片约10万片,次年写出发掘报告。这是中国学者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兴县康宁镇麻子塔村附近发掘了一座壁画墓,因墓葬被盗,未出土随葬品,但墓室结构完整,墓内壁画保存完好。根据墓葬形制与壁画内容判断该墓时代为元代晚期。该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元代晋西北地区社会文化、民间信仰和绘画技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玉峡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南65公里的龙虑山巅,为晋豫两省之咽喉要塞,北由玉峡关峡谷贯通于石窑滩、井底峡谷;南部峰峦叠嶂与壶关、陵川相连;东边绝壁悬崖,横切中州大地;正西缓缓而上与靖林山脉相接。是我国现存惟一一座断山开凿、设于山顶的关隘。与天为党凌绝霄汉ADDFENGADDFEN山西名关——玉峡关@张建新$平顺县地方办公室 @张松斌$平顺县地方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犹如一条飞舞的蛟龙,时而直插云际,时而匍匐逶迤。在其腰脊之间,隆起座座山梁,腾出道道沟壑,对中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上太行入中原惟有“太行八陉”可通。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的虹梯关便是其中之一。太行屏障上党门户虹梯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臭水峧村东约10公里处,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衔接处,扼守着晋豫古道。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本《平顺县志》记载:“虹梯关在张井里柏木都,县东北。二关(虹梯关、玉峡关)俱与河南林县接壤。嘉靖八年夏公建立,有碑铭。”另据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晋豫古道碑记…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临夏市东北四里山麓下有万寿寺,亦称白塔寺,近亦称宝觉寺,俗呼北寺,或曰北滩。屡毁屡修。旧有砖塔十二级,传为唐尉迟恭创建。明解缙诗:"河州城东万寿寺,古碑上有贞观字"者是也。1929年阴历五月初十日塔圮,仅余塔基。1960年临夏市折桥公社设农业中学于此,学生平地种菜,于塔基下挖出金贞祐三年(1215)瑞容佛光塔石碑,置之墙下。予弟思溥见告,因往同观。石高122、宽66、厚20厘米,石质细白。额  相似文献   

16.
临海市巾山西塔于1989年落架大修,在其中发现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童子像、佛像砖、佛塔等北宋佛教文物。这批陶佛教造像、佛塔是反映北宋时期民众佛教供养内容的重要例证。宋代陶佛塔非常少见,这批在巾山西塔中发现的小型中空陶佛塔为宋代佛塔增添了新的类型。这批佛教文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世俗化、平民化特征,是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快速融合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纵览德州     
《世界》2011,(3):I0004-I0005
  相似文献   

18.
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传播和保存文化的特殊社会文化载体,本文对苏州碑刻的介绍正是要突出其重要的史料、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半年前,我将我写的旅游文稿给一位在旅途中结识,共同经历过收获与喜悦的老哥看。他说,既然写了,要投稿就投《旅游纵览》吧。我说,别开玩笑了,《旅游纵览》啊,哪是我这样的"无名小卒"敢问津的。老哥说,你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年鉴》(2008卷)于2008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2期)《山东省志·税务志(1986~2005)》为山东省首部独立成书的税务志,上限起自1986年,下限止于2005年。编纂工作始于2001年11月,2008年12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山东史志》2009年第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