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铜器     
金石 《文物》1976,(11)
胄(zhòu音宙)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又称兜鏊(dōumóu音都谋)。圆帽形,左右和后部向下伸展,可以同时保护头顶,面侧和颈部。有的胄顶有可插缨饰的管。盛行于商、周。  相似文献   

2.
龚延明著《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4月版。179.6万字。“宋代官制和儒学”是宋史研究中的“两大难题”②。治宋代官制之所以难,主要原因是赵宋王朝建国之后,几乎全盘承袭了晚唐、五代已经大不相同于唐代前期的职官制度,名义上却依然保持着自初唐延续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写一些吉祥的字,贴在门上、梁上或柱上,预示诸事顺遂,称心如意。这些吉祥的字中,“福”字是写得最多的。也有假借“福”到了的口彩,有意将“福”字倒贴,取其吉利。“福”贴倒了,就是“福”临家门,到了的意思。民间为何爱贴福字,如何...  相似文献   

4.
“乾”是天的意思,代表一切最具阳刚性质的事物。“乾元资始”“乾元资始”“乾坤征和德”、“观象通乾”、“承乾宫”,观象通乾见于唐李华《含元殿赋》:“羲和弭节于通天,望舒停景于观象。”全句意谓观察天象,可使日月驻足,宇宙留影。期它匾额含义见上。钱采用字均从《周易》而来。从“大  相似文献   

5.
体大思精之典翔实缜密之著——《宋代官制辞典》简评祖慧杭州大学龚延明教授编纂的《宋代官制辞典》,新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约180万字。这是一部通贯两宋,全面、深入、系统地展示宋代官制全貌,具有鲜明学术特色,体大思精、翔实缜密的工具书。“宋代官制和儒...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脸色、脸面,可是,人的面部除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其中的“脸”是“睑”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还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都是“颊”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萧默 《文物世界》2000,(1):9-10
民居又称住宅,是出现最早的建筑.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与其他建筑相比,都是首届一指的。它又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各娄建筑的总根,其他建筑都是从这里分化生发出来的。“住”字原有居,停、留的意义:“宅”字上面的宝盖像屋顶,下面的“乇”字.音义都与“托”相通.意思是托身之所。住、宅二字连用,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09,(12):97-97
故宫博物院青铜馆有一三代花觚,上刻“无终”二字,“无终”是无穷无尽的意思,显示主人的尊贵无极的人主之尊除外,还包含着主入的祈祷:我尊、我贵、我命、我所拥有和想拥有的一切,子子孙孙,无穷无竭。沧桑变易,夏商周已成历史,只有那精灵般的花觚,真的成了“无终”之物,伴我们及我们的后人品味已远逝的岁月。  相似文献   

9.
走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使用东巴字表达平安、幸福、健康、如意等的吉祥话。一般将字的汉语意思写在后面或下边供人参考。一家小店,墙面上挂满小画框,正面是看起来似有所悟的东巴字,甚是有趣。翻过来看木框背后,分别是“春,夏,秋,冬”、“爱”、“智慧”、“纳西人”、“神是爱”等等。  相似文献   

10.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7,(3):44-49
古老的白裤瑶是一个深居高山密林、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的狩猎民族,是氏族社会的“世外桃源”,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作“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因崇拜太阳神,信奉百神灵,外面称他们是“东方印第安人”,白裤瑶也自称为“兜摩”,意思是“移动的民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过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日”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从“■”从龙的“■”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13.
民居又称住宅,是出现最早的建筑;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与其他建筑相比;都是首届一指的。它又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各类建筑的总根。其他建筑都是从这里分化生发出来的。“住”字原有居、停、留的意义;“宅“字上面的宝盖像屋顶,下面的“乇”字,音义都与“托相通,意思是托身之所。住、宅二字连用,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除了王府,中下阶层的住宅古时又常称为“民居”、“民宅”或“民家”。“民居”一词最早甚至可见于三代,《周礼》疏就有“相视民居,使之得所”,一语,这里的“民居”,就是住宅。民居就是”家”的所…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我”与现在的“我”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短兵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期间东北边疆的政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新政期间,在赵尔巽、徐世昌、锡良等人先后主持下,东北边疆进行了以调整官制和整顿吏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结果,原来的军府制度被行省制度彻底取代。新的官制包括行政官制、司法官制、地方官制三个方面;此外,各省还成立了谘议局以及府州县议事会。东北边疆的官制调整是由军府制度向行省制度彻底转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官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官制合璧的产物,它还适应了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历史上形成的特殊国情,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是清朝“因俗而治”传统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我在《高丽国初与唐宋官制之比较》①一文中,曾把高丽王国太祖至光宗朝(公元918—975年)划为高丽王国官制史的草创阶段,而把景宗至元宗朝(公元976—1274年)视为新官制定制阶段。这个阶段的官制,与中国唐宋官制进行比较,即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由于这一时期官制内容丰富、范畴较广,本文讨论范围限定于两国中枢机构的比较,至于中央机构其它部分与地方机构设官分职之比较,俟另撰专文。高丽王朝前期的新官制,始自成宗“改官号”、“百僚朝会,一依中国及新罗之制”②,奠定了官制改革基础;后经文宗、睿宗调整,一代…  相似文献   

17.
释“攒蚖”     
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释容体》篇有“攒蚖、专颙、巑岏、攒玩”条,解释为: 缩手缩脚、没精打采、倒霉的样子。又《释情貌》篇有“攒沅、囋唸”条,解释为: 奸猾的意思。(同上,216页) 《通释》已经证明了“攒蚖”等四个词是同源词,“攒沅”等两个词是同源词。我以为,上述两组共六个词都是同源词,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词义有所转移、枝分而已。这两组词中,除了“专颙”和“囋唸”(“颙”字和“唸”字都属于韵转)之外,其余都是迭韵联绵词或准迭韵联绵词。“颙”字中古音韵尾为,“唸”字的韵尾为[-m],其余各字的韵尾为[-n]。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从“ ”从龙的“ ”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 ”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 (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 ”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19.
赵俊明 《沧桑》2009,(3):23-25
清政府在官制改革的上谕中称:“刑部为司法之行政衙门,徒名曰刑,义有未尽,拟正名为法部。”事实上,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法部取代刑部,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换。法部和刑部相比无论从机构设置、具体职掌还是人员选拔任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20.
朱烨 《南京史志》2023,(30):30-31
<正>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陶行知先生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课程来自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幼儿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育无处不在,处处都是契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春天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