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同学,他个子不高但很胖,一看就知道他是有力气的男孩。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大笑。他遇到什么事都要大笑一下,哪怕是最老掉牙的笑话,他一样会狂笑不止。我想:如果给他听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他估计要笑个十天十夜。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华必和吃饭,准备吃完饭后去上课,可突然旁边传来"砰"的一声响,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便开始大笑起来,口中还未吃完的饭粒,全像机关枪一样射向我和我的碗里,自己也被噎着了,但他还在那傻笑。直到他爸爸拍了他一下,他才勉勉强强地收回笑容。另外,他的手脚也很不老实,总是闲不住。每次放学  相似文献   

3.
我已经从西北师大毕业40年了。常有人问我,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学基础,是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方法,还是发表了一些诗,有了一点小名气?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当时学校的氛围、风气对我心灵的熏陶。我们在师大上学的四年,正是国家遭受严重困难的时候,饥饿、贫困无时不在困扰着我们,食堂里总是弥漫着紧张的空气。即使后来每个同学每月发四两饼干票,许多同学也拿不出足够的钱去买。谈恋爱时,给对方送一块包谷面发糕,那就最珍贵了,因为它是忍着饥饿才能省出来的。奇怪的是,颓唐和消沉的情绪,始终没有在校园里占到上风。不论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是同学们,都抱着为国家分忧解愁的信念,克服困难,坚毅地面对生活。我们吃着用柳树叶做的“菜蟒”,用抬筐和铁锹,参加了开辟东方红广场的义务劳动;吃着豆饼炒面,睡着冰冷的地铺,在大风弥天的山丹,靠着人拉肩扛,在荒漠上种出了豌豆和小麦。直到今天,想起这些,我们仍然感到特别自豪。更使人难忘的,是当时校园里那种浓厚的学术空气和进取精神。“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林则徐这话说得多好!陈涌老师因为持有与教条主义的文艺理论不同的观点而身遭厄运,一箪食,一瓢饮,但他仍然保持着战斗的风格,讲鲁迅...  相似文献   

4.
正那天,我们班有同学过生日,他邀请我们第二天去打真人CS。到了晚上,我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在想:明天的真人CS在哪打?怎么打啊?总之我有很多的问题要想。第二天,我满怀好奇的心,和妈妈早早就来到了集合地——学校的大门口。哇,来的同学和家长可真多啊!人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真人CS的场地,是设在中山陵植物园里,虽然当天很热,却挡不住我兴奋的心情。场地里有着整片的大树,郁郁葱葱的好像把整个天都给遮住了,人待在下面感觉很  相似文献   

5.
张爱萍 《神州》2008,(4):49-53
传统和我都是巴山蜀水养育长大的,他长我两岁。1925年,我俩在达县中学同班读书,一起闹革命。同学之情、同乡之情及战友之情凝结在一起,情深谊长,犹如故乡州河之水,源远流长,永不枯竭。传统同志的噩耗传来,悲痛难  相似文献   

6.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钱筱璋  张岱 《炎黄春秋》2001,(10):62-65
每个人在他的生活和成长发展过程中,总是有一些难以磨灭的记忆,常常在自己的脑海里回荡,把自己引入深沉的思念之中。我也常常如此。在我走向革命征途的时刻,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给了我难忘的教诲和帮助,才使我能够踏上自己所憧憬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羊角(佤族)     
很早以前,狗长了一对漂亮的角,羊很是羡慕,心想:“哪一天我才能得到这样好的装饰呢?”他想了很多办法,请了不少人帮忙,可是总实现不了这个愿望。有一天,狗到几十里以外的亲戚家串门子。一路上,太阳火辣辣地,热得狗又累又渴。这时,羊从前面走来,手里提着一竹筒水,故意在狗面前晃来晃去,逗得狗实在耐不住了,就开口说: “喂,羊大哥,如果你竹筒里有水,请给我喝一口好吗?”  相似文献   

9.
出脱的水珠     
初识阿峰,是在路边一个普通的火锅店里,天色将黑。那之前听同学说过,他姐夫阿峰是搞哲学的,很厉害,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答。最初,我们只是埋头猛吃,阿峰间或和我们谈论两句。等到火锅味越烧越浓,他的谈兴也越来越高,渐有旁若无人之势。听说我学的是力学,他猛咽了一口菜说:"理科我不太懂。不过——"用手横着一扫,毋庸置疑地说:"人文方面的东西,我是搞通了的。具体的不说,  相似文献   

10.
沙洲 《东南文化》2001,(8):87-89
想认识徐源绍,是在看了他的作品以后。有一次活动,他讲过要参加,但最终因故还是没有参加,我很是失望。最近,在省美术馆举办写意花鸟画展期间见到了他,在饭桌上。我叨陪末座,只是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隔日,去他的住所拜访。他很热情,但满犀子的人,仍然是寒暄后告退,心里不禁怏怏。于是,在他离开南京的前夜,再去造访。这次,终于有机会坐下来谈谈了。一谈起书画,他神采飞扬,直抒胸臆。我们几个围坐在小桌子旁,喝着宾馆里的粗茶,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大家谈得很畅快很投契。  相似文献   

11.
想认识徐源绍,是在看了他的作品以后。有一次活动,他讲过要参加,但最终因故还是没有参加,我很是失望。最近,在省美术馆举办写意花鸟画展期间见到了他,在饭桌上。我叨陪末座,只是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隔日,去他的住所拜访。他很热情,但满屋子的人,仍然是寒暄后告退,心里不禁怏怏。于是,在他离开南京的前夜,再去造访。这次,终于有机会坐下来谈谈了。一谈起书画,他神采飞扬,直抒胸臆。我们几个围坐在小桌子旁,喝着宾馆里的粗茶,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大家谈得很畅快很投契。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春,妻子调往上海工作,九岁的儿子不得不随之到上海借读。因为在南京待惯了,尤其是和同学朝夕相处太久,孩子起先竟不肯去上海。他说他最舍不得班主任陈老师。也的确是的,虽然他在班上是最调皮的孩子,但陈老师仍很喜欢他,总是耐心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做家长的都为之感动。儿子就读于南京中央路小学,这是个很不错的学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儿子都是陈老师跟班,所以他们师生之间感情甚笃。我和妻子在家里有时会评说电视里哪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4,(3)
60年代在省城太原攻读时,曾有两个阳高县的同学,听他们说起塞上的阳高,颇有向往之心。今读《阳高县志》(以下简称《阳志》)如重听当年同学津津乐道其父山母水,倍觉亲切之至。 面对出版越来越多的新方志,我常生陈陈相因、大同小异之叹,而今读了《阳高县志》,则有耳目一新之感。它有三个极其鲜明的特色给我以深刻印象:一是秉笔直书的严谨志风,二是独树一帜的条目式体例,三是浓郁无比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4.
辛亥首义志士岑伟生是我中学时代同学岑长进的父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出人岑家,叫他岑叔叔。岑叔叔儒雅慈祥,曾给我许多关切与鼓励,唯独不在我们面前讲自己革命的过去。1962年他不幸病逝。我为失去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而痛悲。但诸多原因使我不能为他写一点东西表达我对他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近几年,我细细捧读长进弟给我的一本本岑叔叔的遗著、遗稿,让我更完整、  相似文献   

15.
其实,父亲给我的印象很具体,也很有限。值得提及的记忆里,他总是“起鸡叫,睡半夜”地犁地种田、拔草收割,用吃苦耐劳、勤谨攒劲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是一位十足的独自背负生活重担的庄稼人。那时候。父亲在备受生活的煎熬之余也喜欢喝酒。而且一定要喝热酒。那热酒的姿态仍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在沁源老区,上年纪的老人们常常提起薄一波和牛佩琮领导他们抗日本打鬼子的故事,怀念之情和自豪之感溢于言表。1983年5月,我们在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即牛佩琮的办公室见到了他,和他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他中等个子,大脸盘,70多岁,人很精神,只是耳朵有点背。看到我们这几个老区去的人非常高兴,谈笑风生,时常把助听器对准我们,并给我们讲述了沁源军民抗日战争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关切地问询起老区人民的生活变化、基本建设等情况,使我们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7.
铃木阳子 《旅游》2002,(2):35-35
我在北京快3年了,去了不少的地 方。 在中国旅游既给我很多美丽回忆,又使我发现了新鲜的事。 中国有好多种交通工具,除了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地铁外,还有日本没有的交通工具,三轮车、面的等等。它们都给我国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坐长途汽车。 1999年夏天,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我跟同伴参观了博览会,我们要坐长途汽车从昆明到景洪(西双版纳)。如果坐飞机 当天就可以到了 可是我们为了省钱选坐长途汽车。坐汽车要20多个小时 时间很长,但是我们年轻不’怕累 汽车里的上下铺还行 可以睡觉 没什么大…  相似文献   

18.
张健民同志离我们而去已经有8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刻显现在我的脑际,他的革命风范仍不断激励我进取求新。谈几件永生难忘的往事,以示深情的怀念。我小的时候就认识健民同志。他是阳城大宁村人,1939年“十二月事变”前他名叫张仲芳。我和大宁村的刘升四是亲戚,还在该村住过一个时期,耳闻了许多流传于老百姓口头关于他的一些故事,比如他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生活严谨,在县城中学时常考第一名。还听说他为贫困同学和穷苦百姓鸣不平,所以我很崇敬他。但真正跟他接触,并进行畅谈,是在1943年秋的一天。那时,健民同志的…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味道     
故乡,在我的印象中是最温暖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故乡的味道。凉茶凉茶也叫茴香茶,使用一种名叫小茴香的药草做的。制作过程很简单,把挑好的茴香籽用小火干炒至发黄,放进茶壶里,再加入滚烫的开水,晾上两三个小时,就做好了。奶奶手巧,整个夏天总是泡来给我们喝。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