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国行教授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父母都是医学界元老,双亲“救死扶伤,扶危济世”的品格一脉相承,谢教授经历多次历史浪潮洗礼和老一辈一样朴实、严谨,对自己医疗事业不倦的,精益求精永不停步的追求,谢教授现年58岁,从事乙肝研究治疗30多年,成绩显著,特别是对乙肝大小三阳的治疗,享誉国内外。 被人称为治肝病圣手的谢国行教授独创《肝病阴阳论》为中医治肝翻开了新篇章,他在治肝领域里确有一套心藏不露的好经验。他说:(一)肝病久治不愈原因是:1.无整体观念,见肝有病,片面治肝,忽略疗理心、肝、肺、脾、肾;2.见肝有…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认为乙肝转阴难,被患者称为“大国手”的覃广廉教授认为并不难。乙肝阳性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他手下迎刃而解了,原因在就于他有这下面几乎。第一手:覃教授治肝心得大法:1、治肝不攻肝,而是理肝。他认为乙肝病毒虽为湿毒,但治之切勿胡乱攻肝之毒,而应理肝(调理提高肝脏正常解毒功能,靠药物和自身解毒功能解毒),若暴力解毒,不但病毒未除,而区正气先伤。这是乙肝阳性者久攻毒不去,反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原因。2、治肝不泻肝,而是敛肝。乙肝病毒为火热之毒,但属虚火,非实火。治之不应清热泻肝,而应敛肝(收敛阳气,育明潜阳)…  相似文献   

3.
常读有关钱币的文章,也常见到“钱币专家”这个名词,每见于此,也常感到不解,想对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钱币专家”.只能对钱币之一两项专题研究而言,如“秦钱专家”、“成丰钱专家”等等,而绝不可能有对钱币无所不通而又无所不晓的所谓“钱币专家”。  相似文献   

4.
“芭蕾奶奶”探亲记──原苏联专家伊莉娜重访北京舞蹈学院朱立人“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阔别36年之后伊莉娜与中国学生喜相逢时常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凝聚了一位俄罗斯国际友人的喜悦和情感。是的,她终于回来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她不能在60、70年代访问...  相似文献   

5.
古人常把别人的来信尊称为“大函”,这当然是客气话。但我却看到了一封实实在在的“大函”,这便是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给我父亲的一封来信。  相似文献   

6.
郎迎洁 《纵横》2013,(3):18-19
毛泽东深深地热爱故乡,思念亲人。对于韶山来信,他件件过问,几乎每信必复。他在信中要求:“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知。”并表示:“我得到你们片纸只字都是喜欢的。”当得知乡亲们生活有困难时,他慷慨解囊,掏出自己的工资和稿费给予帮助;当一些亲友来信要求推荐工作、升学、提职时,他耐心开导,婉言拒绝,从不凭借个人权力为亲属故旧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洪梅  敏华 《文史博览》2007,(2):60-61
三立同志:来信收到。你们已参加革命工作,非常高兴。来信中提到XX“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  相似文献   

8.
许岩 《纵横》2003,(11)
我在中央警卫局和北京市公安局警卫处工作多年,一想起当年的往事总是感慨良多。特别是参加周总理的警卫工作,亲耳聆听总理的教导,更使我终生难忘。“我为什么就不买票”解放初期,北京颐和园内住着不少中央领导和民主人士,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陈云、邓小平等常涉足园内会友,参加国务活动。其中周总理来园次数最多,有时去看望驻园的其他中央领导人,有时则陪同外国贵宾游览园内景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每次进园都问身边的人员买票了没有。记得有一次,总理进园刚走到仁寿殿时,突然有所悟地问:“刚才进园门买了门票没有?”我惊奇地…  相似文献   

9.
朱尚同曾回忆1988年冬,他与胡耀邦同志的一次谈话。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长的朱尚同在谈到农村教育时说,上面热衷于加快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度,下面就报假数字对付检查。可见讲真话也真不容易,就像周小舟同志说过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对此,耀邦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也讲过违心话。我这个人做过些工  相似文献   

10.
滕久昕 《百年潮》2011,(6):57-61
关于武汉长江大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在网上就有“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专家自己修建”,“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中国人发明了“管柱钻孔法”等说法。这些说法,我认为都不是很准确。我的父亲滕代远时任铁道部部长,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领导工作。在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根据他留下的一些资料和亲历此事的老同志的回忆,将相关问题尤其是苏联专家与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在我们党内对一些年长且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往往习惯以“某老”尊称,如董老(必武)、徐老(特立)、吴老(玉章)、谢老(觉哉)、林老(伯渠)……邓老(子恢),也是其中之一。连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邓小平等,在各种场合见到邓子恢同志,也都是这样亲切称呼。据了解,“邓老”称呼的最早倡导者是陈毅。1941年,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在新四军众多领导干部中,论年龄,邓子恢时年45岁,比谁都大,是长者;论学历,邓子恢是留学日本的大秀才,知识渊博,毛笔字漂亮,有学者风度…  相似文献   

12.
谈戊戌维新必论及康、梁,这使我想起一件往事。1987年7月1日,我赴山东即墨参加一个会议。即墨是青岛郊区县,主人青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领我到滨海的文登路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故居参观。这是康氏晚年常游之地,并逝世于此。他于1924年购得原德国提督马厩改建成二层楼房,命名为“天游园”,曾高兴地赋诗:“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为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我登上二楼,推开窗棂即可见到黄海的浩渺烟波,其旁悬有康氏所书条幅,有逝世前数月全家合影,逝世后棺内所遗随葬品,内室还有其女康同璧及其他家人送来的…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钱币与徽章部负责人、英国皇家货币协会秘书J·克力勃先生,多次给我来信,共同探讨中国钱币的有关问题。去年三月他对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七期《文物》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北京出土“七二”银饼》叙述的“七二银饼”感兴趣,来信询问有关问题。今年一月他又来信对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中国钱币》杂志上发表的短文《北  相似文献   

14.
包立民 《世纪》2020,(2):85-87
我是朱东润教授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学生,屈指算来已有半个世纪,可算老学生了。朱老将书法的笔道比喻成面条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五年求学时,朱老是系主任。每年系里的"迎新"开学典礼,他是必到的。朱老师是一位古典文学批评家、传记作家。他在系里开过《中国文学批评史》《传记文学》,均是为高年级开的课。  相似文献   

15.
我长期在朱总司令手下工作,在艰难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与总司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耳闻目睹了他处理几件重大历史事件的非凡表现。深为他的“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的胸怀和情操所感动,尤其使我铭刻难忘的是,在我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朱总司令挺身而出,连续三次保护了我。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手成书”与“专家修志”,是首届编修地方志成功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编修地方志中的重要方法。然而理论讨论中,少数评论家往往将两者对立看待,觉得既然是“众手修志”,还要“专家修志”干什么?或者偏解“专家修志”的涵义,以致造成修志理论的迷惘与混乱,有必要对二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作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纵横》2013,(8):F0003-F0003
我刊2013年第5期刊发了卞晋平主任《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一文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表达共鸣的心声。本期,我刊特从众多来信中择取一封选登,以感谢广大读者对我刊的支持和厚爱。  相似文献   

18.
我把他比做一只蜜蜂,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这就是原省政协常委、省劳动模范、著名养蜂专家刘继宗,人们都尊称他刘技师。算起来,他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但时间愈长,他那质朴勤劳的身影,在我眼前却越觉清晰,更加明朗。我们的初次相识,是在1975年。这一年,人们大都已经看清了“四人帮”的丑恶嘴脸,对‘文化大革命”已普遍表示厌倦,我蹲的“准牛棚”已经撤除,便成了无人监管的“逍遥派”。因为家母欠安,我向单位的掌权者请了个假,匆匆回到家乡正安县。每次回家,家乡的业余文学爱好者都要邀我座谈,要我讲授些文学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我刊去年第5期发表苗润青《报国敢云天职尽——赵登禹将军事略》(以下简称“事略”)后,先后收到读者赵勇田、金云祥同志的来信,对“事略”中的失实之处提出批评。赵勇田同志指出的“事略”失实主要有:“事略”称:“赵登禹是山东省巨野县人”。此说不对。赵登禹是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旧称曹州人)“事略”称:赵登禹“1916年投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此说有误。应是:1914年初秋,刚满16岁的赵登禹投奔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事略”称:“赵登禹的本家叔叔赵学礼、本家兄弟赵登榜也都先后投冯玉祥部当兵”。这里颠倒了赵登禹与…  相似文献   

20.
“两弹一星功勋”自1999年9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仪式上被授予后,已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一个符号。那一天,23位“两弹一星功勋”从历史大幕后面走出来,第一次集体脱密、集体亮相、集体受勋。他们的人生轨迹虽不尽相同,但他们投入“两弹一星”事业时全都是“我已无我”的精神状态。本文以纪实文学笔法,勾勒出中国核弹专家王淦昌命运多舛而又波澜壮阔的大美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