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黑龙江史志》2013,(18):37-39
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为评价历史人物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也非易事。本文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历史认识论机制着手探讨,得出三个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应具有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和方法,是毛泽东的历史理论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以及他对历史人物所作的具体评价,在他留给我们的巨大思维空间里,探讨与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有关的几个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与启示。 一 以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作用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这在史学界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而其中有一种论点认为,历史人物所起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是对于社会生产力所起的作用,由此就将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逻辑地归结到对社会生产力所起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人物评价两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史学概莫能外。在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中,迄今仍有两个难题不易解决。其一是如何保证研究者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其二是在具体的历史人物评价中,如何从方法上解决历史人物评价分歧?倘若不能从方法上解决上述两难题,任何...  相似文献   

4.
史苏苑教授的《历史人物评价论稿》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史先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研究有素,造诣颇深。早在1957和1963年,他就先后出版过《中国历史人物简论》及其续集,评价过一批历史人物。他在自己评价历史人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本书就是他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评价历史人物固然困难,但为明辨是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固不可少。对成吉思汗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则可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成吉思汗的征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成吉思汗加速了历史运动的进程,成吉思汗不是希特勒纳粹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贾志武 《神州》2012,(18):212-213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是中学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近代史人物研究和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研究近代史人物(包括革命史人物)更为复杂和困难。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对于推进我国的历史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作具体的分析。不能说好,就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坏,就绝对的坏,一切皆坏。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推行那一套以儒、法划线的评论人物的“左”倾论调,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本文不打算专门研究评论历史人物的原理原则,只想谈谈宋代几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确评价世界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秦元春历史科学是一门准确而严谨的科学。正确了解和评价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类别不同的历史人物,由于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具有比较复杂的特性。因此,遵循马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历史是由千姿百态的人的活动组合而成的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因此,研究那些对历史的前进或倒退起过巨大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科学的重要内容。古人评论文章叫做“衡文”,评论人物则称“衡人”。“衡人”就要求以客观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去比较、评定历史人物的是非或功过。过去学术界在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上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形而上学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历史人物的阶级性与历史性的分析对立起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对历史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人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研究课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建国以来,史学界十分重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研究,从理论上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并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热烈地学术讨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一方面,开拓和丰富了史学研究的领域。另方面,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科学领域里的普遍应用。但是,应该看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亦时有表现,尤其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历史人物的研究受到严重破坏,历史上许多人物被搞得面目皆非,人妖不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面临着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把史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人物评价是中国史著的主要内容,其中既有一定的形式,也富有值得称道的评价理念。在司马迁笔下,不论历史人物是贫贱还是富贵,也不论其最后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可称道的道德表现或事功作为,就会进入他的视野。具体而言,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的理念主要有:信而有征,实事求是;继承《春秋》笔法,推崇善恶褒贬;对事功充分肯定,但不作为最高标准;正确处理义利关系,不以成败论英雄;秉持公正和不朽理念,捍卫世间正义,彰显历史人物于后世。另外,在这些理念背后,有着"天人关系"这一广阔的视域。这一视域对认识和理解司马迁的历史人物评价理念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共工的历史演变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共工是一位颇为显赫的人物。但由于对共工的历史演变过程缺乏系统的考察,也由于对“共工”的名称缺乏全面的了解,因而历代对共工的评价,不仅意见分歧,且时有偏颇之见。本拟从考察共工的历史演变着手,藉以探讨如何正确,全面地评价共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1892——1978年)的史学成就博大精深,是众口一词的。可是,他提出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本文就此略呈鄙见。 一 众所周知,研究历史人物,首先要根据确实可靠的资料,把人物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性格特征弄清楚,而最重要的还在于给这个人物以正确的评价。评价正确与否,关键又在是否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一切以唯心史观作指导的历史学家,是提不出这种科学标准的,只有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史家,才可能提出评  相似文献   

15.
我对洪承畴没有作过认真研究,多年来我从事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的研究。由于研究史学理论,使我接触到许多历史人物的史料,并对许多历史人物,至少有几十个历史人物作过评价,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的都有。我对洪承畴这个人物也曾从宏观上发表过一些议论。大约在1988年初,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引起我对洪承畴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当时我给《泉州晚报})写了一封信,从宏观上提出对洪承畴可以重新评价的问题,理由是洪承畴降清,是从旧王朝走到新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清朝是中国的一个王朝,洪承畴降情不能认为是汉奸。同时谈到洪承…  相似文献   

16.
在史学研究中,有一种公认的看法:治史之难莫难于对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因此,只有经过较长时间沉淀后作出的历史评价才有可能是科学或客观的。然而,历史发展常常容不得时间沉淀,当有些人物或事件一成为历史,就要求立即作出评说,并把它看作是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历史评价变得十分沉重和紧迫。“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四人帮”搞的一套东西如何评价?建国后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的一生如何评价?这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  相似文献   

17.
论历史人物评价中的"盖棺定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辉 《史学月刊》2005,3(11):91-97
人物评价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盖棺定论”思想根深蒂固。但从历史学的发展史上看,很少有历史人物能有定论。从评价客体的复杂性及其活动价值随着社会发展而不一致方面来讲,“盖棺定论”是不可能的。从评价主体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及认识要不断的反复方面来讲,同样不可能有“盖棺定论”。“盖棺定论”限制了史家主体意识的发挥,弱化了人们的思维,因此要改变“定论”模式,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宽容的态度研究历史人物,方能使历史人物评价不断向真理方向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对待历史人物,应该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代诸暨历史人物方志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先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职,解放后又脱离国民党,拥护共产党。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还了方志超同志一个公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功绩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功绩问题刍议江连山在史学界,当谈到历史人物功绩的评价问题时,常引证列宁的下述著名论断:“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如何认识此段论说?已往,我国史家一般认为是评...  相似文献   

20.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其实,历史学一在中国出现,就同时开始了对“千秋功罪”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说。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这些历史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