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曾目睹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建设上的奋斗与挫折,面对“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的社会,毅然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从1979年起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从而端正了党...  相似文献   

2.
在1977年冲破“两个凡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理论界通过揭批“四人帮”在经济理论上的谬论,逐步澄清了“四人帮”散布的错误思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辨明了理论是非,对于拨乱反正,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工作重心的转移,起了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氏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方面也都是一个体系。本文谨就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作一探讨。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和中心内容发展社会生产力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居于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地位,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和基础。邓小平多次、反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建新 《福建史志》2004,(1):23-26,29
经济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进行巨大变革的起点,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征。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载入志书.给后人留下一部可供存史、资政、教化的“信史”.是方志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是首届修志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记述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成为首  相似文献   

5.
袁志萍 《攀登》2001,20(7):41-43
本认为,邓小平经济道德理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济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目标;二是立足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确立了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崔传刚 《环球人物》2020,(10):14-14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零工经济时代”这个概念火起来了。按照国际流行的定义,零工经济是指自由职业者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与雇佣方快速匹配,“按需工作”,是一种共享经济形式,也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新型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还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等等论述。这些新的提法、新的论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可喜成果,是所有制观念方面的新突破,显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巨大活力,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结合海南州的实际,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保持全州国民…  相似文献   

8.
一战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工人阶级的成功发动,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经济究竟处于何种水平,特别是农业经济居于何种地位,人们所知不多。这实际上已经障碍了人们对十月革命前因后果的深层探讨。 研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农业经济状况,把握地主经济又是个关键。因为地主经济在当时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客观环境和工作对象的变化,做好“四个转变”: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由“被动围绕”向“主动参与”转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由“务虚为主”向“虚实结合”转变;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构筑新的运行机制,由“少数人抓”向“齐抓共管”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国红 《攀登》2003,22(3):6-9
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给我们党的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新型执政党的伟大理论,实践“三个代表”是我们党防范执政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史春秋》2007,(3):F0002-F0002
2006年以来,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建立和巩固被誉为鄂南桥头堡的鄂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在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的同时,依靠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经济斗争,不仅保障了当时我地方党、政、军和多次深入鄂南地区作战的新四军五师十四旅主力部队的给养,而且还将一批又一批的粮响源源不断地送往鄂豫边区,有力地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了日寇在鄂城地区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调动了人民群众抗战的积极性。一、税收工作税收工作主要是征收行商税、坐商税和农业税。由于税收工作政策性很强,边区税务部门实行系统和地方双重领导…  相似文献   

13.
阎红彦同志于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奉调从四川到云南,任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1967年1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在这期间,全国经历了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在1961—1965年一系列艰苦的调整工作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从1962年秋天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已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发展到极点时,它成为中国领导人治国的总纲领。这一口号,源于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的一句名言:“阶级斗争问题我们从现在就讲起,年年讲,月月讲”。八届十中全会是确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以来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预定的会议。党内尤其是处在经济工作第一线的周恩来等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正在以调整国民经济、度过困难时期为主线的经济工作全面开展的时候,毛泽东却为党的工作铺设了一条“阶级斗争”的附线。1962年5月以后,…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30年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30年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情况刘海涛建国后我们一直把“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稳的同时,突出了地区经济的平稳,并采取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  相似文献   

16.
纳粹经济纲领与德意志“经济改革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粹党人并不是在经济理论与方案上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台的 ,他们经济观念的最终形成 ,对经济新思想和新建议的集合 ,出自于 1 92 9年至 1 93 3年经济大危机年代德意志经济理论界的热烈讨论。在这场讨论中 ,出现了一场由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的德意志“经济改革派”对正统主义经济与货币理论的反叛。正是借助了德意志“经济改革派”的帮助 ,纳粹党人才为他们意识形态上的理想目标找到了一种能付诸实践的经济纲领。也正是在纳粹政权的手中 ,“改革派”的经济理论和实际建议 ,才变成了服务于“政治优先权”的指令性经济措施和金融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7.
建国前后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其内容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和平过渡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节制资本”和“统制对外贸易”的前提下,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不断壮大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实现“分工合作,各得其所”.1953~1977年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虽提出了如“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四大平衡”等正确的发展观念和政策,但未能贯彻始终,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经济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二是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结果“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18.
经济调整中的刘少奇与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和陈云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在瑞金和延安的岁月,而给历史留下最深印记的是“大跃进”之后的经济调整工作中。陈云在经济调整的决策和组织领导方面得到刘少奇的信任和支持,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也得到刘少奇的推举和赞赏。特别是刘少奇首倡学习陈云论著,反映了他深远的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来宾县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来宾经济现象”已引起有关领导和经济专家的重视。5月底,笔者带着搞清来宾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来到来宾,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来宾县位于广西中部,全县总面积为4461平方公里,耕5也面积16万公顷。全县辖24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人口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0万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来宾经常靠借钱发工资。到1993年,虽然经济有了长足长进,但比起发达的县(市)还有很大的差距,综合实力仍处于广西县(市)的中等水平。从199…  相似文献   

20.
《望奎县志》出版后,县史志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发挥地方志的“资政、存史、教化、育人”作用,积极开发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及工农业生产等各项事业服务,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县史志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契机,追踪经济建设的“热点”,拓宽工作领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