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在陈济棠管治时期,省财政厅于1935年11月颁布法令:以银毫券、大洋券及广州市立银行发行的市票为法定货币。市面不得使用各种银币,亦不准私藏和私运出口,违者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条例惩处。民间收存的银元、银块,可交银行兑换。毫银壹元换毫券1.2元,大洋壹元换毫券1.44元,其它银砖银条按成色计值收购。  相似文献   

2.
柯伟明  杨鸿 《安徽史学》2023,(5):123-131
法币改革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全国币制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1936年7月陈济棠下野后,中央与广东地方当局商定币制改革方案,计划逐步以国币取代毫券。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地方当局不得不因应形势需要延用毫券,形成“券币并行”的货币格局。为推进白银国有政策,广东地方当局积极收买白银,但效果极其有限。在此背景下,毫券和国币先后遭受歧视、低折,券币比率急剧变动。为稳定货币金融市场,广东地方当局采取措施维持与调整券币比率,确立了“币主券辅”的货币关系。这说明法币政策的推行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在战时信用危机之下,广东地方当局努力探索维持货币信用的路径,实现了形式特殊的地域性币制统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银毫券 ,为广东省银行发行 ,1935年美钞版 ,面值贰毫 ,正面为孙中山先生头像。这本是一张很常见的银毫券 ,但细心观看 ,其正面左方印有一条“打倒日本军阀”的血色标语。标语字体为楷书 ,字迹苍劲有力 ,字距均称 ,是用刻制之章加印券上的。故并非民间个别随意行为 ,而是有组织有规模的抗日宣传。此举应是征得民国当局批准或默许 ,否则 ,加印了标语的银毫券被作废或拒用 ,既经济受损 ,又起不到宣传作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国共第二次合作 ,作为省会的广州地区迅速出现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工会、学校和妇女团…  相似文献   

4.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被视为统一全国货币的标志性事件,但实际上各地改革步调并不一致.陈济棠军事割据是国民政府在广东推行法币政策的最大障碍,财政部多次派员商洽无果而终.自1936年7月广东“还政中央”以后,国民政府再次派要员南下改革广东币制.如何确定券币比率引发诸多争议,商界大多主张“不超过加三”,财政部以毫券准备金不足为由暂定“不超过加五”,商界反复交涉亦未能变更.1937年1月以后,面对涨价风潮和金融风潮,商界要求减低券币比率的呼声再起,并得到广东军政当局的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迫使国民政府于1937年6月公布将券币比率改订为“加四四”.广东券币比率的最终确定实质上是各方经过反复博弈后在国家与地方利益之间达成的一种平衡,这表明在中央强化集权、垄断金融的态势下,地方仍有争取利益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甘肃武威西郊西夏墓出土的乾祐十六年(1185)和廿三年(1192)两方买地券是研究西夏的丧葬文化,特别是为研究道教对西夏葬俗影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学术界对两方买地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券文的释录、格式、源流、文体以及葬俗等方面,对这两方买地券背面的朱书符号有所忽略。通过传世丧葬礼仪文献与出土买地券的互证,这两方买地券背面的朱书符号是在下葬过程的"斩草"仪式中,由祭官代替亡人与神灵在买地券上签字画押时使用的骑缝章式"合同"二字。它象征着冥契合同生效,墓地为"合法"之所,而非"盗葬",起到镇墓避邪之用。  相似文献   

6.
豫章山区绥靖银行银元券,是国民党军队崩溃之时在江西省境内发行使用的最后一种军用钞票。该券于1949年5月发行,8月停止使用,流通时间三个余月。如今成为国民党反动军队夕阳残照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7.
墓券信仰自东汉时期从洛阳地区发生并向周边扩散传播。魏晋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甚至西北、西南、江南、岭南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北宋政府曾官方刊行过《地理新书》,其中明确了从皇帝、官员,到百姓葬仪中墓券使用的具体规则。直到近代,福建等地仍存在使用墓券的习俗。但北京地区从东汉至辽代之前一直不曾发现与此有关的任何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发现,直到辽代开始出现墓券,元代开始出现券台。搜罗北京地区已发表的有关52方墓券(含51方买地券与1方镇墓文)与30座券台的资料,并对其特点进行初步归纳分析,以期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丧葬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历史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安徽钱币》2004年第3期刊载了陈传银先生《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以下简称领银粮券)。十余年前,我们先后在武汉、徐州、成都购买12张,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盗葬"一词作为丧葬习俗中的特殊用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指"窃用他人土地、墓穴埋葬死者",在典籍中较常见;另一个重要义项是"葬不斩草买地立券,谓之盗葬",在买地券中常见,主要出现在宋元明时期,且只在江西地区,并与道教内容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道教词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适逢举国欢庆澳门回归祖国之际,在此披露一张与澳门有关的中华民国拾元金币券(封底),这张金币券是我们在收集、整理有关辛亥革命时期货币时发现的,券长200,宽78毫米,正面图案文字为绿色,上首有“中华民国金币”名称,中间为当时作为同盟会革命标式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右侧印“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左侧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会计李公侠发”,其中“孙文”及“李公侠”均系亲笔签字,券下端印有“中华民国成立之日,此票作为国宝通用,交纳税保,并随时如数向国库交换实银”字样。四角分别有“壹拾员”及“10”的面值数…  相似文献   

11.
方玉清 《安徽钱币》2004,(2):34-35,F002
货币代用券是非金融机构自己发行的一种小额票证,在指定的特殊场合具有货币的职能。它们或是为了解决市场辅币短缺,或是捞取某些经济利益。中国近代历史上许多行业都曾发行过代价券,这些券面形式各异,使用的规则也不统一,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币制紊乱的情况。研究代价券是对完整钱币史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正>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中国银行发行广东地名5元大洋"特别券"收换广东滥纸币,此事不少著作、文章都有记载。可"特别券"究系何种纸币?大多数著作、文章都未曾论及,少数文章虽曾述及、然距真相甚远。为填补中国银行纸币、民国纸币研究的这一空白,为揭开其神秘面纱、还其庐山真面貌,笔者不揣冒昧,对"特别券"的资料进行初步梳理。个人陋见、不当之处,请识  相似文献   

13.
管辉 《新疆钱币》2001,(3):32-32
建国50周年之际,我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随后又发行了20元券。今年9月1日,第五套人民币的家族中又增加了两个新成员:新版50元券和10元券。第五套人民币是完全由我国独立设计制作的一套人民币,它的诞生不仅使我国在货币印制技术及防伪措施方面跟上了世界先进行列的步伐,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钱币化。鉴于现金流量逐年增大及对票面整洁度要求的提高,越来越需要人民币更便于流通,并具有能适应大规模机器清分的性能。因此,第五套人民币在纸张耐折度、印制技术、适应机读的防伪措施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广西玉林发现十几张“滇黔桂边区贸易局流通券”伍圆和壹圆票,伍圆券为未流通的新票,壹圆券为加盖了“云南人民革命公债券”印章的旧票。  相似文献   

15.
九龙旺角区某钱币店,陈列橱窗内贴满民国时期各式纸币,其中颇引人注目是一组广州市立银行发行壹圆、伍圆、拾圆券。仔细一看,原来是民国廿二年陈济棠时代的产物。被广东人称为南天王陈济棠,于1929年至1936年管治广东八年,此时广州市银行有发行钞票特权。根据资料显示:1935年11月广东开始收购民间白银。在此之前,广州市立银行曾发行伍圆、拾圆、伍拾圆券及壹毫、贰毫辅币,总数不满一百万元。自收购白银后,市政府陆续增印钞票至850万元,其中大面额伍拾圆券现今已极罕见。有关陈济棠时代的历史掌故及实物资料,笔者均有兴趣收集,故将此组纸币购…  相似文献   

16.
汪洋 《中国钱币》2018,(1):26-32
东北的币制自清末起便错综复杂,导致之后几十年东北的纸币亦多种多样,有银两券、银元券、哈尔滨大洋券、官帖、铜元券、小洋券、汇兑券等种类繁多,而各地区纸币之间价格又经常变化,流通紊乱。政府、军阀和各地金融机构为了货币的统一化而采取的努力有多次,今天笔者讲述的,便是东北沦陷前的最后一次统一货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券马"是宋代独有的一种马匹交易形式,它是由北宋初年的西北少数民族向宋廷贡马发展而来。宋仁宗时期,券马是当时北宋军用马匹唯一稳定的外部来源方式,是宋代马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券马也存在耗费不赀,而马匹质量良莠不齐的弊端,神宗熙宁年间被罢废。哲宗时期虽短暂恢复券马法,但实行不久,又被废弃。  相似文献   

18.
近年,南京新获明代戴得原买地券、丘志泉夫妇买地券,前者属于常见的冥契类买地券,券文所见的"功德""五符使者"首见于买地券神祇系统;后者属于实用类买地券的简录本,较为罕见。两方买地券所反映的功用与性质的差异,说明我国古代买地券一直存在冥契类和实用类两大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9.
马汉民  张芳  达津 《中国钱币》2004,(3):55-56,F006,F007
人民币的历史是一部在金融战线上支援革命战争、支援国家建设的历史 ,同时也是一部与制造假币的不法分子做斗争、不断提高人民币印制质量的历史。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使用时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 ,百废待举 ,局面复杂 ,也面临着积极防反假币 ,提高人民币印制水平的问题。岁月流逝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距今已有 50年左右 ,尚存于世的流通币总量不多 ,从中拣选出当时的假币和次品券更属不易 ,它记录着人民币发行历程中的一页 ,所以特将我们见到的几张第一套人民币假币与次品券介绍如下。一、两种假币1 双马耕地壹仟元假币 (插二图 1…  相似文献   

20.
弓月 《中国钱币》2006,(4):71-72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三种地名券中的一种,另两种为“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和“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1945年吴忠信主政新疆时,中央银行专为取缔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省币”、统一新疆纸币发行权而印制发行的。5月25日,吴忠信利用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便,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鲁白纯商谈,决定俟新疆省预算确定后,自当年8月1日起新疆省银行停止发行纸币,改由中央银行印制发行“新疆省流通券”。该“流通券”由1944年1月4日开业的中央银行迪化分行发行,重庆中央印制厂制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