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州辑略》中关于吐鲁番的史料,其价值通过与清朝时期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钦定大清一统志》《回疆通志》《西陲总统事略》《新疆图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吐鲁番厅乡土志》以及《吐鲁番地区志》《吐鲁番市志》等志书的比较,看出《三州辑略》吐鲁番史料的独特性和不足。其价值有:详今略古,有时代性;分门别类,且有创新;列有数字,记载详细;详列乾嘉年间吐鲁番的官员任职情况;纠错纠讹,考证严格。其不足之处有:叙诛详细.却不记回俗:不记户口、学校、古挤、坎儿井;内容失误.  相似文献   

2.
《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系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养心殿造办处各作记录雍正皇帝谕旨及管理人员奏事的原始档案汇编。其中有管理者及各作匠役的姓名,所记成做的活计与清代宫中遗留的部分文物相吻合,对研究清代工艺美术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起到了拾遗、补阙、正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嘉道时期是清代前期铸钱数量相对较多的时期。对于当时全国的年铸钱数量,张家骧先生在其所著《中华币制史》中,依据《户部则例》规定各钱局所设炉座、卯数以及每卯铸钱数量的多少,计算得出“嘉庆五年,全国铸造总额为二百零五万缗(又称串)”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革命委员会宣传组近年来征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一、南北朝时期铜鐎斗一件,虽然已经残破,还可以复原。二、五代十国时期闽所铸的铅质"开元通宝"小平钱三种,直径都是2.2厘米。一种背穿上有"福"字;一种背穿上有"闽"字;一种背穿上有"福"字,穿下有"·"(图一)。这三种铅质小平钱,据近人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和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都认为是闽王王审知所铸。略谓:梁贞明二年(916年,  相似文献   

5.
张廷银 《文献》2004,(2):274-282
留存于族谱著作上的题记较为少见,有较高价值的更不易得.笔者辑得族谱藏书题记三则,皆出自名家之手,且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兹做简要介绍. 一、周作人:《越城周氏支谱》题记 越城周氏支谱六册,马隅卿先生从北平书肆购得,现存孔德学校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6.
继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综合卷》出皈后,丛刊的三个分卷即新疆卷、蒙古卷、邻国卷的编印计划已经拟定。三个分卷所收者均属珍贵的史料或资料。新疆卷汇辑了新疆稀见史料伊江汇览、伊江集载、伊犁事宜、伊犁略志、清伊犁将军文贞行状和新疆乡土志42种;蒙古卷包括清末蒙古史地资料(定边纪略、库伦志、库伦奏稿、乌里雅苏台志略、乌里雅苏台日记)和蒙文清代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内齐托音、哲布尊丹巴各世)传译辑;邻国卷收录了抚边杂录和明代壬辰役资料(两朝平攘录、倭志、惩  相似文献   

7.
清人斩荣藩所辑的《潞郡旧闻》是一部价值很高的方志体地方史资料。该书内容丰富,其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征引范围极大、资料涉及面广、考证精到三个方面,使其所辑录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其史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整理辑录献的严肃性、选择材料的客观性、服务桑梓的实用性几个方面,为我们今天编写地方志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雷金玉新识     
1933年7月朱启钤先生发表了《样式雷考》,虽指明雷发达长子雷金玉是样式雷世家"迁北京之支祖",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更是始自雷金玉,但论其生平,不足三百字,相关史料也未彰明。嗣后发表的《雷氏迁居金陵述》及《雷金玉碑记》等关键史料,披露了关涉雷金玉的重要史迹,推进了样式雷世家的研究。本文承袭《雷发达新识》的研究思路,以重新寻获雷氏族谱以及雷氏后裔笔记等为契机,系统梳理了上述史料,廓清《样式雷考》雷金玉一节的史料来源,并回溯已有研究,逐一考证雷金玉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0,(4)
<正>《世本》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史籍,史料宝贵,价值巨大,可惜南宋以后原书就已亡佚不存,今仅有辑本行世。现存辑本咸出清人之手,共计十一种。1957年商务印书馆取其中八种合编排印,冠名《世本八种》。《世本集览》是《世本八种》所收辑本之一,但仅有原起、提纲、条例、目录和通论,并无正文,难称全豹。原书稿本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本文拟对其基本内容、版本特徵和传播源流作一描述,以揭橥此稿本在研究《世本》和上古历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宣统元年,行"宣统通宝"钱。按《故宫清钱谱》记载,此时京局铸币唯有户部宝泉局,而无工部宝源局。宝源局已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裁撤,因这时由于民间已广泛使用机制铜元,再加之铜价日昂,钱厂铸钱无利。在户部奏折中,也明确指出:减少铸造制钱,"以便腾出铜斤,留备制造铜元之用"。所以制钱的铸造也只是为了维持部分钱局员工的生计,故铸量不大。清代宝泉局隶属户部,位于北京东四条四83号,下属东作厂(东四四条胡同)、西作厂(东锣鼓巷千佛寺胡同)、南作厂  相似文献   

11.
《汉晋春秋》在史学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汉光武帝,终于西晋愍帝,编述了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历史。此书卷数,各书所述歧异。《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四十七卷,《晋书》本传及《两唐志》记载为五十四卷,今已亡佚。清代学者辑本,常见的有黄爽辑一卷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及《黄氏逸书考》;汤球辑三卷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另有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未刊印,流传不广,稿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1989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众家编年体晋史》所收《汉晋春秋》,即以汤球辑本予以整理校注,而将黄奭辑本中尚有的汤球辑本昕漏略的内容摘出,作为补遗录入,但未与王仁俊  相似文献   

12.
完成于清乾隆八年(1743)的乾隆《丽江府志略》,是丽江第一部官修志书。乾隆《丽江府志略》以万咸燕《雪山外史》为底本,而《雪山外史》实为万咸燕亲见亲闻、实地调查及查阅史志著作、档册、碑刻资料所得。乾隆《丽江府志略》的资料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实地调查,二是档册,三是史志著作,四是碑刻资料。由于该书有较多的资料来自档册、实地调查和碑刻,故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曾育荣 《中国地方志》2015,(2):38-41,63,64
《寿昌乘》系南宋晚期寿昌军(今湖北鄂州市)方志,大致散佚于明清之际,清末文廷式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柯逢时刊刻文氏辑本,是为武昌柯氏息园刻本,此即"宋元方志丛刊"影印之底本。《寿昌乘》是唯一存世的宋代湖北方志,所载内容,如寿昌军沿革、军制与军学等,均仅见于此志,史料价值弥足珍贵。然而,该志的辑佚却未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漏辑、文字舛误与体例混乱三方面。翻检《永乐大典》残卷,可新辑出《寿昌乘》佚文四条,且可纠正文字传抄之误;分析辑本纲目间的层级与隶属关系,则能恢复此志体例原貌。  相似文献   

14.
明代张卤所编撰的《嘉隆疏钞》顺应了晚明经世致用的史学风尚,成为晚明当代史著作之一。然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以《嘉隆疏钞》"盖续张瀚《疏议辑略》而作,故类例虽稍有出入,而大致略相仿佛云"只予以存目,而未收录全书。随着明史以及史学史的研究热潮,《嘉隆疏钞》在校勘、史学研究、版本等方面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青芝 《史学史研究》2012,(1):93-98,104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研究世界史地知识的代表作。从撰述形式而言,《五洲地理志略》属于"纂辑之史",其内容和资料取舍反映了王先谦广搜博采、兼容并蓄的采撰思想,以及求新、求真的史料取舍标准。《五洲地理志略》的历史编纂综合各家之长,推动了传统史地著作编纂体裁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对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青铜器原料产地研究中的应用做过很多探讨。《范铸》一文再次提出有关问题,认为铅同位素分析结果不能确切指示青铜器铜锡铅原料的来源信息。本文考察了其依据的实验数据,它们似乎与其观点互相矛盾,其结论说服力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7.
波斯文史著《史集》(Jāmi al-Tavārikh)之《部族志》记述了蒙元时期蒙古高原上各民族各部落的情况,是研究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形成、分化、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史料之一.其中《乞儿吉思部》一篇记录了这一时期乞儿吉思及其周边诸族的情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该著苏联波斯文集校本,将《部族志·乞儿吉思部》首次由波斯文直接译为汉文,纠正了以往翻译中的一些错误;同时勘比蒙、汉文资料,对文中涉及的民族、地理、人物、事件等有关问题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吕顺长 《文献》2002,(4):281-287
对于清末留日学生监督处所刊行的《官报》的收藏状况、内容及其史料价值,目前所知者尚少.本文在介绍《官报》的收藏和利用状况、《官报》刊行机构"游学生监督处"的成立经过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官报》的资料容量及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一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中心编纂而成 ,所收入的资料都是有关伊犁的 ,同时也是新疆的稀见史料。这些史料同大家普遍熟悉的官修新疆地方志有所不同 ,大都出自在新疆从事地方具体工作的文职官吏之手 ,以手抄本传世。作者的官职一般都不算太高 ,编出的东西没有官气 ,而实际内容更充实 ,更可靠 ,大都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 ,很有研究价值。此书共收入稀见史料五种 ,即《伊江汇览》、《伊江集载》、《总统伊犁事宜》、《伊犁略志》、《清故伊犁将军文贞行状》。本文就是对这部有特殊价值的史籍作一粗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王振忠 《民俗研究》2001,1(1):114-126
近年来,各种近现代人物的日记陆续出版,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史料。《朱峙三日记》的第一部分,刊载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该书对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的风土人情、礼俗习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