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福宫花园始建于1742年,是集庆典宴乐、尊亲游赏、艺术品鉴和君臣唱和等诸多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宫中活动场所。1923年毁于火。本文从文献档案、宫廷绘画、清宫旧影分析比对,梳理了建福宫花园园林景观的原始风貌,探讨了园林景观的复原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福宫花园建筑历史沿革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西北部的建福宫后,为原乾西五所中之四、五所所在地,于乾隆七年改建成建福宫花园,由于初建的建福宫花园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之后又陆续添建碧琳馆、慧曜楼,改建玉壶冰等建筑,至乾隆二十三年花园方总体告罄。本文试梳理出建福宫花园建筑的历史沿革,分析其改建、添建的原因,并探讨建福宫花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静怡轩的建筑渊源及其复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怡轩是紫禁城建福宫花园中一座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的建筑,1923年毁于火。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实物资料的研究,结合对建筑基址的考察,阐述了静怡轩的渊源和发展,认为静怡轩仿建于圆明园西峰秀色的含韵斋,圆明园西峰秀色又仿自杭州西峰秀色,而故宫宁寿全宫现存的景福宫则仿自静怡轩。景福宫因此成为今日复原静怡轩的实物依据。综合对景福宫建筑和静怡轩基址中台基、踏跺、柱础的考察,作者认为静怡轩应是一座面阔五间,周围廊,三卷棚勾连搭歇山式屋顶,绿琉璃瓦黄剪边,斗升云交麻叶斗,苏式彩画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马云华 《收藏家》2009,(12):58-64
中正殿位于紫禁城西北角建福宫花园南,以它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了10座藏传佛教建筑,纵轴布局以昭福门为界分成两院落,成为紫禁城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建筑局,总称为“中正殿”,它们分别是中正殿、中正殿东西配殿、淡远楼、香云亭、宝华殿、梵宗楼、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共计10座,是紫禁城内全部由佛殿组成的建筑群。  相似文献   

5.
从《国朝宫史》、《日下旧闻考》中有关宫廷建筑的记载看,建福宫花园没有名为“澹远楼”的建筑,但宫中的原始档案却记载了此楼的存在。作者将宫中陈设档与《日下旧闻考》仔细比较,并结合清人所辑《国朝宫史续编》,证明了“澹远楼”的存在,今位于建福宫花园西南角的所谓“静室”即乾隆所匾题的“澹远楼”。  相似文献   

6.
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最北部,1923年毁于大火,2000年开始复建。其复建工程可分为三大部分:台基和地坪实施建筑遗迹的保护;台基上的木结构建筑实施复建;建筑室内根据现代需要实施装修。在此过程中,花园中原有赏石和台座也得到了保存和保护。作者根据文献和档案记载,与石雕纹饰类型的比较,判断它们中有少量属于明代,大部分为完成于清中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一、宫廷园林的特色 紫禁城原有宫廷园林四座: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建福宫花园于1923年6月被火焚毁,现仅存遗址,其他三座花园则基本完好。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东西向130余米,南北90余米,占地12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一些仿古建筑,水平有高下,有的确是仿而不佳,损害了古建筑的形象,回而被斥之为"假古董",并进而使一些真正有科学依据县原的古建筑受到"误伤"。致使某些同志一谈到古建筑的复原重修就望而生畏。这至我想首先说明,文物建筑、古建筑的复原重修与仿古建筑是两回事。仿古建筑不属于文物保护的范畴,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只谈属于文物保护的古建筑(包括近现代建筑)的复原重修问题。根据半个世纪来我所接触到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工程大要有保养维护、抢险加固、修理修复、复原重修、易地搬迁等等不同程度的工程。所谓的保养维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对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提出了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方案.研究表明,该遗址可能是一处帝陵上宫,且不是宋高宗永思陵,其磉墩、踏道等做法较为特殊,可以丰富既有建筑史认知.建筑研究和田野考古发掘的通力合作对相关考古发掘与古代建筑研究皆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位于日本奈良的世界文化遗产——平城宫遗址具有高度的历史与学术价值。大极殿是奈良时代前半期平城宫举行国家级仪式的核心建筑。在纪念平城迁都1300周年的平成22年(2010年),完成"第一次大极殿"的复原。大极殿的复原试图尽可能再现奈良时代宫殿建筑的特征。在复原之前,奈文研通过考古发掘探明了台基规模、平面构成、台基材质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对同时代的建造物、文献、绘画资料等遗存进行了精细而多样的调查。在工艺、技术和材质上尽可能恢复传统做法,所有的工序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实验,力图实践和展示古代建筑营造的工程技术方法。但是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建筑某些部位的材质选取与加工工艺,采用现代科技与材料进行补充。大极殿的复原使日本古代建筑研究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让公众得以体验奈良时代宫城的形制与面貌。但日本社会对于大极殿的复原是否应该进行存在诸多争议,对大极殿今后的维护管理方针也在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1.
肖金亮 《世界遗产》2014,(10):23-23
<正>建筑遗址的复原研究,是一种由建筑史学、考古学、历史学,乃至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史学等多学科紧密合作的学术行为;同时,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链条中的一环,是针对建筑遗址的"阐释"行为,可将消逝的建筑形象、背景文化、建筑中的古人活动带回当代,是一种谋求把不易看懂的建筑遗址变得让人看得懂的"翻译"工作。"真实性"作为所有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当然可以且有必要引入来指导复原研究的开展,但又不能简单套用。作为初始依据的考古遗址以及检测信息(如科学测年的成果、分析化学得出的材料成分等)当然是真实的,但由此展开的复原研  相似文献   

12.
元中都由元武宗下旨新建,遗址现存于河北省张北县西北的荒漠之中,它是蒙元四都中修建最晚的城址。本文以2012年出版的《元中都:1998—2003年发掘报告(上、下)》和笔者的实地考古成果为基础,结合无人机航测的结果,参考《南村辍耕录》《故宫遗录》等文献与朱启钤、傅熹年等学者的复原研究,对元中都外城建筑遗迹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二圈城垣内隔墙遗迹的历史源流、内城建筑遗迹所反映的城市布局和元中都内城中路南侧的建筑遗迹的形制和布局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元中都的复原,一方面,可厘清近古时期宫殿都城制度的一些模糊之处,另一方面,元中都又显现出别具一格的规划思想。元中都等新建都城的考古和研究将有助于重新梳理和认识中国近古都城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1923年,建福宫花园在大火中受到严重损毁,成为废墟。2000年,建福宫花园开始复建,在对现场遗迹勘查中发现,建福宫花园地面有多处以石子搭配瓦条铺墁的石子路面和海曼石子路面等,色彩丰富,图案古朴,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及使用功能。位于花园西北角的碧琳馆一区石子路面是勘查所见最早的路面做法,发现两处有规律图案排列的石子路面遗迹,且院内有部分散落石子。石子路面基础由多个夯土层组成,石子路面下方夯土层数多于甬路方砖下方,碧琳馆石子路面基础作法更为复杂。建福宫石子地面的挖掘研究最大限度的揭示了乾隆时期皇家园林中石子地面的原始做法,为石子地面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建福宫石子地面也是清代南方文人文化沁入皇家文化的典型实例,体现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4.
万荣稷王庙大殿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太赵村内,是已知仅存的北宋时期庑殿顶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本文以万荣稷王庙现状测绘、考古勘探及对太赵村村民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稷王庙大殿相关研究成果,探求万荣稷王庙格局的历史演变历程,复原出稷王庙自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各个重要阶段寺庙历史格局图。  相似文献   

15.
汉代建筑的图像资料主要来自汉代绘画、雕塑和建筑模型等。汉画像石(砖)、汉代壁画以二维的表现形式,展现汉代建筑的平面空间,陶器建筑模型以三维立体的表现形式,展示建筑的立体空间,二者形象地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建筑群组布局及室内布置等,结合文献记载,可以为复原展示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提供更为可信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爬梳文献,对北宋东京内城里坊,尤其是左一厢与右一厢所领部分里坊的位置与范围、内中建筑名物等予以增补或重新考订,并指出目前学界东京内城里坊复原成果中的讹误。在此基础上,对北宋东京内城里坊的面积大小、坊界划分特点等进行相应总结,指出北宋东京相较于唐雍、洛二京,其里坊制度的实施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木结构古建筑展览需要考虑将自身作为展场和将自身作为展品两类情况。当其作为展场时,根据空间特性的不同,原状复原和空间改造这两类不同的展示形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将不同;当其作为展品时,现有的案例又呈现出让观众行走在建筑空间内和建筑空间外两类不同的展示实践。两种情况都需要处理展览内容、建筑空间原本的遗产价值以及现代展览需求这三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四川三台县文化局、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对郪江崖墓群中的6座进行了清理发掘。这些崖墓均依山势开凿,由墓道、墓门、墓室、侧(耳)室组成。建筑为明显的仿木结构式样,为研究复原东汉至蜀汉时期的民居建筑结构形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楼阁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相对单层屋而言,楼阁建筑技术最为复杂,研究意义重大。我国楼阁起源甚早。石璋如先生的《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认为,"乙二十一基址  相似文献   

20.
建福宫花园     
1923年6月。逊位皇帝溥仪的宫中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而又损失惨重的大火,将清代鼎盛时期乾隆帝兴建的号称紫禁城“西花园”和“储宝之地”的建福宫花园焚烧殆尽。此后。这处废墟历时70余年,因无力修复而始终关闭着。1999年5月。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决定捐资400万美元复建此园。经故宫博物院报请国务院批准,复建工程观已正式开工,预计四年完成。建福宫花园的复建,将使北京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恢复其完整的历史风貌,园而引起世人的关注。本刊特发表吴文彬先生(台湾)和阎严先生的两篇文章及插图,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