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林市志》(下称《桂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厚厚三巨册,皇皇500多万言。她象桂林的山水一样美。如果说,至桂林“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话,那么读(桂志)可以说是在现桂林的山,游桂林的水,令人心旷神怡,大有“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的感觉。清光绪初年,江苏江阴县有个叫金武祥的举人,在两广总督曾国书府中当幕僚,奉檄赴广西查勘边防,桂林陈象丸大令盛情款待,泛舟漓江,陈作(漓江秋泛图),金武祥欣然题诗其上,诗云:“未暇鸾信不误,王簪罗带路萦纡。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桂林山水甲…  相似文献   

2.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闻名于世。“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所共知。我曾慕名去过桂林,游过不少景点,也翻读过关于桂林的一些诗文、著述,印象较深。名城和佳志常常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可是当我粗读(桂林市志)(上、中、下)之后感受尤深。绿色的封面,多彩的照片,厚实的内容,精美的装帧,令人大开眼界。可以说,志以地,传之久远;地以志,深化认识,真有相见恨晚之感。《桂林市志》征集、选用大量资料,尤其注重基本地情资料,抓住基本地情这个要点,作了全面、历史、系统、深刻的记述,对于了解桂林…  相似文献   

3.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以“江源多桂,不生杂木”,肉桂成林,而得名。桂林的山水与城市交融,漓江、桃花江等穿城而过。湖、池、泉、塘星罗棋布于城内外;水山相映,“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暂”。山在江、水之中,城在山中,水绕城流。千峰环城林立,水围山转。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山水灵秀,交相晖映,在山水城池之间。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因地制宜地得地方山水自然的灵气培育,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城市景观风貌。桂林市的城市建设工作,只有继承千百年间,古人的智慧与传统,结合当今的时代精神,远瞩未来的发展远景,将过去、现在…  相似文献   

4.
1985年4月制订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和1997年5月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都明确提出:新方志要“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在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胡乔木同志对地方志的科学性问题作了充分的阐述,他指出:“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他要求“要逐步地提高地方志的科学水平”,“做到科学化”。1991年4月召开的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曾经把如何提高志书的科学性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并要求全国贯彻落实。1995年8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纪要)和1996年5月…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上、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成为人们研究抗日战争引经据典的工具书。由于经常翻看,发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1988年秋,桂林市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桂林市志》的编纂工作启动了。这将是新中国成立后桂林市编纂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新方志。它上起秦朝统一岭南后桂林建置,下限至本世纪90年代初,上下两千多年,包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是一部3卷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5,(4)
有幸得到一部新编山西省《和顺县志》。捧读一遍,爱不释手。从篇目设计到内容记述,新意迭出,珠玑满目。其中对抗日战争的记述又别具特色,细细品味,深感可资借鉴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8.
方志的特点是横分竖写,按类横排,以类系事.事以类聚。因此方志编修的第一要着就是纲目设置。篇目排列要科学.合乎逻辑,纲领目,目归纲。涵盖得体.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9.
民族志是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的专志。在城市中居住的少数民族,由于城市这个特殊环境的影响,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在一起,各个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特点,不象民族聚居地方那样明显、突出。我们编纂《桂林市志·民族志》的作法和体会如下:一、准确把握城市的民族情况是写好民族志的基础桂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市内有28个民族,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的格局。汉族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和相互的影响。桂林市内的回族,是少数民族当中居住较集中,保留着本民族的特性较突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闻名于世的风景游览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在桂林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旅游业中也颇有影响,是桂林市最有特色的行业。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关于新市志编修方案的建议草案)中指出:“编纂城市志不能强求一律,应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突出不同特点,体现各自历史与现状的面貌。”因此,(旅游志》应该是(桂林市志》中最能反映桂林地方特点的专志之一,会特别受到读者的关注,要物C编修好。构成旅游的基本要素有三: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中介(旅游经…  相似文献   

11.
1994年秋,组织上分配由我负责联系《桂林市志·中国国民党志》《简称《国民党志》)的编写单位。由于国民党桂林市党部在桂林解放前夕将全部档案材料烧毁,缺乏资料,至1995年8月《桂林市志)75个专志有72个已通过综合评审,但《国民党志》仍找不到承编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主动要求承担《国民党志)的撰写任务,当时我对国民党桂林市党部毫无了解,头脑中是一片空白。接受撰写任务后,就想方设法收集资料,翻阅了100多万字的资料,整理出近10万字的资料卡,并逐条进行鉴别、考证及筛选。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于1996年…  相似文献   

12.
新编地方志的记述内容是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天、地、事、物、人,以此反映一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貌的历史与现状。这五个方面的记述内容中,起主宰作用的是人的活动。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人。”(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新编志书,毕竟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的纪录,多民族、多阶级和多阶层群众…  相似文献   

13.
《玉林市志》记述改革开放的体会陈国河,蒋祖全在地方志中如何深刻地记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显著成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课题,也是一个不容易写得有深度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在编纂《玉林市志》的时候,站在时代的高度,作了大胆的创新,积极的探索。在进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一部洋洋500余万字的宏篇巨著《桂林市志)的出版问世,对于我们这些“志人”来说,辛苦耕耘十余载,总算圆了一个“志梦”,对于历史,对桂林市人民总算有了个交代。此时此刻乃是百感交集,当然更多的是欣慰。《桂林市志》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综合、政治类;中册为经济类;下册为社会文化类。它分类记述了桂林从古到今、从自然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是桂林市情总汇。我想用两句话对志书作概括日:“志二千岁月沧桑,书天地人间风情。”但总不遂意,纸长笔短,很难含盖这部志书的丰富内涵。在编修《桂林市志》的总体工程中,我被受…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志》编修的组织和领导颜邦英我市的修志工作从1988年9月在全市铺开,到1994年初,《桂林市志》的编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34个部分的内容完成或基本完成初稿,其中的一些单位还自行印刷或正式出版了部门志,还有14个部分正在编写,这些都为《桂...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上小学的时候,即已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神往之。但到参加修志工作以后,才两睹桂林奇山秀水的美丽容颜。一次是1987年参加(中国地方志综览)的总纂工作会议,一次是1992年参加纪念徐霞客逝世3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两次都览名山、游漓江、探溶洞,尽倩领略桂林山水之美。及至这次拜读三厚册的(桂林市志)(以下简称(桂志》,方得以对这座世界闻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全貌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也可以说是读志书的作用吧!想当年,徐霞客游桂林,得知市肆上有(桂故)、(桂胜)等志书,便急不可待…  相似文献   

17.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文化建设工程,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太多,仅从总体设计及其实施和人员的组织来说,问题就不少。这些问题如不能全面部署、妥善解决,修志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质量也难以保证。《桂林市志)已出版,现就编纂《桂林市志》的两个问题,谈一些做法,既是我们工作的回顾,也望能给以后修志提供一些借鉴。一、《桂林市志》的编纂方式《桂林市志》编纂方式的确定,既要遵循新地方志编纂的共同性的、带规律性的要求,也要考虑桂林市的修志实际,具有个性特点。1.一步成书及分志平列《桂林市志)的编纂工作,如…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方志》2021,(4):F0003-F0003
2021年12月27日,《新疆抗日战争志》终评会召开,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魏占海参加并讲话。会议由一级巡视员吐尔地·阿西木主持。《新疆抗日战争志》编纂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重点围绕是否坚持正确的五观,是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篇目结构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存真求实、是否合理利用、是否存在缺漏,行文是否严谨规范,是否严格落实相关保密规定要求等对志稿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唐书>卷41<地理五>将宣州、歙州和池州同列于江南西道,<旧唐书>卷40<地理三>记歙州属江南东道、宣州和池州属江南西道,两书所记不同,必有一误.细加分析,<新唐书>所记或有谬误.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6,(2)
近日,有幸一睹《太原市南郊区志》(以下简称《太南志》)的丰姿。太原市南郊区系春秋时期赵鞅命家臣董安于营造晋阳城肇始,蔚为历史名城,被称为“三晋文化摇篮”,名闻遐迩。南郊区承袭古晋阳旧地与太原县所在地,因而该区志书作为城市区志的特色并不彰著,倒颇类于一部县志。城市区志,特别是处于闹市之间的区志,往往显示出某种局部性与依赖性,而太原市南郊区则门类咸备、肝胆俱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志书要求讲,作为具有郊区特色的市属县志去写去看也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