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月剧社的前身———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留守处宣传队,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晋西南区党委的文艺宣传队。1939年7月1日建成为七月剧团后,同年12月国民党发动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发动了对革命的进步的坚持抗日战争的势力的进攻,七月剧团随军转战到晋西北地区,受中共晋西区党委(当时书记为林枫,宣传部长为张稼夫)直接领导。1942年11月,晋西区党委改名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其所属七月剧团也更名为七月剧社。虽然晋西北地区为山区,地瘠民贫,文化落后,但其地理位置很重要:一过黄河就是陕甘宁边区,是当…  相似文献   

2.
东汉顺帝永和年间,画像石墓分布区从陕北南移至晋西北,二者之间有传承关系,且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类型。铺首衔环是此区墓门画像体系中的重要神异题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但它们在晋陕两地画像石之间发生了变化:铺首衔环形象在陕北与晋西北画像石中多有不同。本文分析了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中铺首衔环的不同类型,由此可见东汉早中期陕北画像石过渡到东汉晚期晋西北画像石过程中画像石艺术的衰落迹象。  相似文献   

3.
1943年3月,为配合从西线挺进襄南的新四军部队,襄河地委和三军分区在天汉湖区组建了中共襄南工委和襄南挺进支队,由东线渡过襄河开辟汉(阳)沔(阳)根据地.支队由26名排级干部组成,彭怀堂任工委书记兼支队长和政委,范敏夫任协理员,每人配有一支驳壳枪,一支马步枪,另外支队还配有两挺歪把子机枪,所以又称“双枪支队”.  相似文献   

4.
我是1940年10月,由河曲县政府介绍到抗战学院学习的在职干部,和我一块去抗战学院学习的,还有在一个县里工作的秦效忠、马骏二同志。我们三人中,我是党员。行政介绍信在一起开的,党员关系介绍信,我自己带着。当时,党组织是秘密的,对外还保密,途经保德县城晋西北二地委时,我独自一个人去地委换了党员关系介绍信;到了兴县后,我又去晋西北党委组织部(后改为中共晋绥分局组织部)将党员关系转介绍到抗战学院,按区党委党员关系介绍信封上写的名字,我直接交给了校部政治处石峰处长。  相似文献   

5.
1949年3月初,接到冀中区党委的通知:调我南下,立即到石家庄集中。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以山西晋中区党委为主,组成一个南下区党委班子,随大军南下。这个南下区党委下属五个地委、专署,由晋中区出三个地专班子成员,察哈尔省、冀中区各出一个地专班子成员。华国锋是晋中一个地委班子的宣传部长,我是冀中地委班子的成员,互不认识。我们这一批南下干部在石家庄,听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传达之后,3月16日就出发南下,原定是分配去湖南的,到了河南省时,因为湖南尚未解放,便集中到巩县县城待命。  相似文献   

6.
23.阻击红军东征陕北红军机智顽强的战斗,使阎锡山大伤脑筋,1935年夏秋相交之季长征红军到达陕北,更使阎锡山惊恐万状.为防止红军东渡黄河,他做了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准备.在军事上,成立晋西和晋南两个警备司令部.晋西警备司令由第七十一师师长杨耀芳兼任,驻在汾阳,担任北起河曲,中经保德、兴县、临县、离石、中阳、石楼,南迄永和县永和关黄河东岸地区的防务.兴县的黑峪口、罗峪口、牛家川,临县的第八堡、克虎寨等渡口,由该师二一六旅旅长丁炳青部的一个团防守,旅部驻于临县城.中阳、石楼各县和沿河王家坪、三交、转角、河底、龙王(?)等渡口,由该师二○七旅旅长温玉如部两个团防守,旅部驻于中阳县城.  相似文献   

7.
1949年3月初,接到冀中区党委的通知:调我南下,立即到石家庄集中。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以山西晋中区党委为主,组成一个南下区党委班子,随大军南下。这个南下区党委下属五个地委、专署,由晋中区出三个地专班子成员,察哈尔省、冀中区各出一个地专班子成员。华国锋是晋中一个地  相似文献   

8.
南泥湾垦区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设置的军民垦荒区域,其辖区范围和行政演化长期以来未见明确的系统阐释.随着南泥湾的发现和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南泥湾作为军事、移民垦荒区,南泥湾由荒野逐步向田园转化.在此过程中,边区政府不断调整垦区的行政区划,垦区历经乡级垦区、区级垦区和县级垦区三个阶段.与此同时,边区政府又先后设置了南...  相似文献   

9.
盂寿地区,是盂县和寿阳县的总称,属晋察冀二分区领导.它南靠正太路,北傍滹沱河,是晋东南和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结地带,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时期,我曾任十九团政委,现就记忆所及,对十九团开辟盂寿地区抗日工作作一些回忆,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0.
晋西吕梁碛口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清代之后,因为内蒙古和山西之间粮食等贸易的需求成为水陆运输都很发达的商业重镇。碛口镇的商业从康乾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民初,一直蓬勃发展,在当时的山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吴博 《沧桑》2008,(5):63-64
1937年,八路军第120师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东渡黄河,到达晋西北岚县、岢岚一带,开始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由此引起晋西北乡村剧烈的社会变动。这一变动是此前半个世纪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扩张的延续,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级色彩;既反映了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变局,同时也反映了中共暴力革命理论对旧传统的破坏和对新传统的促成。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林枫同志。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晋西南到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我都在他领导的地区做新闻工作。那时他先后担任过的职务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部长兼山西省委书记、晋西南和晋西区党委书记、晋绥分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他从晋绥解放区率领一批干部到达祖国东北边陲重镇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林枫先后担任过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从1959年3月起又是中共中央文化教育小组成员,长期主管教育工作。1957年秋我…  相似文献   

13.
李保军 《丝绸之路》2013,(21):41-46
景泰县位于河西走廊最东段,是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路段,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黄河由南往北沿县界横穿而过,形成了数个重要的关津渡口,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与这些关津渡口有密切关系。搞清楚古渡口、古县址及境内丝绸之路、长城的走向,意义重大,也是学界一致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卫平 《沧桑》2008,(1):45-46
吕梁作为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从建党时间和党的活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抗日战争的史实、区域内革命英烈知名度、土地改革的影响力、吕梁人民对战争的贡献以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吕梁的活动等方面来考察,吕梁应该而且是晋西革命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交城是一方充满伟大革命精神的圣地。抗日战争时期,交城作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前沿屏障,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通往晋冀鲁豫及华东、华中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必经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〇师民运部(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代称)及交城县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交城县抗联),贯彻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 84《河渠二·黄河》载 :“自淮而上 ,河流不迅 ,泥水愈淤。于是邳州浅 ,房村决 ,吕、梁二洪平 ,茶城倒流 ,皆坐此也”。照标点本说法 ,似乎吕洪、梁洪各有一个 ,但事实并不存在这样两个洪。按吕梁洪位于徐州城东南五十里处的吕梁山下 (今坷垃山 ,海拔 1 4 6米 ) ,因处在古吕城之南 ,且水下有限石 ,故而称吕梁洪。洪是方言 ,以石阻河流为洪。《水经注》卷 2 5载 :“泗水之上有石梁焉 ,故曰吕梁也”。又据嘉靖《徐州志》卷 7:“吕梁洪……本洪在州东南五十里 ,上下二洪绵亘七里”。嘉靖《吕梁洪志·山川》有云 :“吕…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以弱胜强的战例很多。广大指战员英勇善战,充分依靠群众,并与我内线工作者联系,及时获得重要军事情报,做到知己知彼,克敌制胜。例如,1945年秋,我军准备攻克晋西南隰县阎军据点前,先由我吕梁军区司令部参谋刘坚和侦察排长侯芳元化装潜入隰县,由我和曹一伟作掩护,用十余天时间,将该县城和周围之阎军兵力布署、碉堡位  相似文献   

18.
匼河背冰     
这是一幅反映晋西南黄河岸边的劳动人民世代与大自然抗争、战胜自我、生生不息的风情画卷。这幅画卷至今已画了1800余年,而且还将继续画下去。它的作者就是匼河人。  相似文献   

19.
谈庙底沟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化因素的对比分析,试图对庙底沟类型的分布范围加以重新界定。文章认为,庙底沟类型应当属于华渭文化区的一个地域类型,其分布区域主要在豫西、晋西南以及晋中一带,关中地区的同期遗存为泉护类型。而郑洛地区、南阳盆地与鄂西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同期遗存,显然都已不属于庙底沟类型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奔赴豫西执行特殊任务 接受特殊任务 1946年初秋,我在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五十八团任团长,当时我团正在垣曲、平陆两县的黄河北岸一带执行剿匪任务。进入10月中旬,我们剿灭了这一带的土匪。全团正在庆祝剿匪胜利之时,一天,接到第三军分区电话通知,要我和团政委肖平立即到分区司令部参加紧急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