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流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来自《逸史》记载的一则故事。此图因画的是钟馗捉拿邪鬼形象,世人认为含有趋吉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年过节经常购买,挂于家中。其实,钟馗并非人的名字,而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明代李  相似文献   

2.
董三军 《收藏家》2009,(11):45-52
四.钟馗造像的源流之神性寄予钟馗造像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的演绎与发展,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使钟馗图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长卷中更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文博》2017,(1)
户县重阳宫内有一块题"唐吴道子戏笔"的明代线刻碑,俗称"钟馗捉鬼图"。本文根据其图像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及碑刻、墓室壁画、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论证该碑刻的原始图本可上溯至北宋年间,可能为现今所见最早之钟馗图像,反映了"钟馗样"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钟馗嫁妹图     
许俊 《文史天地》2006,(1):I0002-I0003
~~钟馗嫁妹图@许俊~~  相似文献   

5.
石涛是否有家室,世间很少有人论及。最近我看到一幅他画的《袖魁图》大绢轴,设色,画钟馗斜倚石上,右手衣袖里抖落出一个小小的魁星;钟馗右侧,站立一鬼,手捧插有蒲、葵花草的瓶子;后方巨松偃盖,巍岭高耸,构思甚为奇特。左上方自题“袖魁图”隶书三字,下接行草书一诗,诗云: 济南书记今白发,岁节钟馗旧绿襦。举手托天欣见月,破靴踏碎可怜渠。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儿女  相似文献   

6.
李奇 《收藏家》2006,(2):43-46
笔者发表于2004年第8期《收藏家》《漫话礼品瓷》一文中曾提及1件由民国时期南昌瓷绘大师刘希任先生绘制的瓷板画《钟馗神威图》,近日有幸再一次上手欣赏,经仔细研究,进一步理解了大师的独运匠心,明白了大师的抗敌之志、爱国之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特作此文以飨读者。这块瓷板高38.5厘米、宽25.0厘米、厚0.8厘米。画面中间是一个席地而坐的钟馗,他身披黄色花袍,下穿红裤黑靴,手托下颏瞪眼思索。背后是突起的山石和直立的蕉叶,身旁有一个赤膊小鬼,手捧官帽回头观望(图1-1),右上有行书题款:“钟馗神威图。民国二十六年七月龚学遂…  相似文献   

7.
钟馗小考     
钟馗打鬼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钟馗既能打鬼,遂被神化为辟邪的神:绘成图像,贴在门上,便是护门守院的门神;挂在室内,便是镇宅的“魁星”;端午节给孩子带在身上,不仅能“辟邪”,而且能“祛灾”.于是,钟馗在我国民间,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研究我国古籍中由物到人的钟馗,不能不说是研究我国民俗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陈立平 《神州》2008,(4):110-112
朱东坡,字钟石,北京大源来祥堂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创作。现主攻人物,擅长钟馗并精通西画、素描、水粉。其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1994年作品《兰图》纪念应邀参加香港"庆贺邓小平同志九十寿辰书画展",同年又编入中国书画艺术家《名签》。2005年应邀参加6省1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获全国二等奖。2006年应邀参加"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书画展"并获金奖。作品《钟馗百态图》26米长卷,编入《中国书画大展辞典》。  相似文献   

9.
林少丹(1919年7月31日至1993年5月12日),福建省著名国画家。他以擅画钟馗而闻名遐迩。其笔下的钟馗千姿百态,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可使良善气壮,邪佞胆寒。  相似文献   

10.
节令画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绘画品种。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流行于民间,同时也存在于宫廷生活中。本文勾勒了上起汉代下迄明清的宫廷节令画发展概貌,介绍了门神、钟馗、《岁朝图》、《五瑞图》、《货郎图》等宫廷节令画代表作,进一步解释了刘若愚所谓“锦盆堆”、“货郎担”等在宫廷节令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钟馗嫁妹图》,署为南宋或元代颜庚作品。然而画面中出现了明代才开始盛行的雉尾,画中的钟小妹形象具有较为典型的明代仕女画特征。黄辉款题识有不自然之处,吴宽款题画诗抄袭了元人诗作。笔者有理由认为,该画的实际完成年代为明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12.
崔雄 《东南文化》2002,(6):74-81
钟馗在正史上并无其人,然而千百年来,在戏曲、小说的广为流传中,早巳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神祗,并且在岁月的变换中,也由岁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转变为端午驱魔招祥的人物。长期起来,国人盛行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图象,用于制煞驱邪。因此,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钟馗也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千百年来,画家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钟馗画作品,为人们研究钟馗画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钟馗在正史上并无其人,然而千百年来,在戏曲、小说的广为流传中,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神祗,并且在岁月的变换中,也由岁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转变为端午驱魔招祥的人物。长期起来,国人盛行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图象,用于制煞驱邪。因此,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钟馗也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千百年来,画家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钟馗画作品,为人们研究钟馗画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文史精华》2013,(1):F0002-F0002
看了戴魁几幅作品后顿觉他有很大的变化.并散发出了李逵与钟馗的气息。荷杆还是那么弯曲多变.但却柔中见刚挺拔而有力,荷叶丰富浑厚,紧凑流畅而又概括精炼。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他画的公鸡好似钟馗.李逵转世。  相似文献   

15.
《江淮文史》2012,(3):F0002-F0002
陈光林 1956年生,安徽灵璧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华侨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华侨画院副院长,北京炎黄钟馗画院院长,中国琉璃厂画院执行院长,宿州市政协常委,宿州市政协驻会副秘书长,宿州市文联副主席,宿州市美协副主席,灵璧县钟馗画院院长。全国首届钟馗画大赛组委会、评委会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1988年7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一九八六年秋,在香港举办的清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氏书画展中,香港知名人事霍英东被毓先生画的《钟馗醉酒图》吸引住了,当即出五万港币买下,并与毓先生在画前合影留念”。文章又写道:“在香港举办的那次画展上,他参展的五十二幅国画全部售出,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  相似文献   

17.
花神,顾名思义,自应美人当之,而鬼王钟馗亦是花神之一,岂不奇乎?  相似文献   

18.
“钟馗古币”属降魔、避毒、符咒类花钱。它仅供佩带玩赏,不作流通,尺寸大小不等。笔者藏有一枚直径50mm,厚2.5mm,重31.8g,黄铜质,正面铸有“驱邪降福”四字,背穿左图为钟馗手握宝剑,穿右是一个鬼精图案,穿上铸有一只蝙蝠。传说,佩带此花钱有辟邪驱魔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北方各地,即便是穷乡僻里,都建有富丽雄伟之戏楼,但北曲与南曲之民间演出史料,却极罕见。1983年,我拜见了九十高龄的北昆老艺人侯玉山(侯玉山,1893—1996,北方昆曲花脸,曾先后任教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表演的钟馗生动传神,有“活钟馗”之誉——编者注)。做客两小时,向他了解北方昆曲在农村演出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韩兵 《钱币博览》2004,(2):46-46
古代咒语花钱中,以“钟馗躯邪降福”钱为最多。笔近期集得一枚.其直径49、穿7.5、厚2.8毫米.重33.15克,黄铜质。钱面穿左铸有楷书“躯邪降福”四字,穿右铸钟馗执笏朝天,穿上铸一蜘蛛,穿下铸一蟾蜍。钱背铸有虎、守宫(即壁虎)、蜘蛛、蛇和蟾蜍五动物,即所谓“五毒”。钱体古朴,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