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唐卡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秀花 《攀登》2008,27(4):150-153
当今世界,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通过对唐卡的历史内涵、文化价值、商业前景的研究,提出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唐卡艺术品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从而使其成为青海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11,(5):79-80
2011年,西宁市将深入打造“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突出旅游城市特色。 据了解,为把西宁建设成高原生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按照“十二五”期间把西宁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2011年,西宁市将把“大美青海”和“中国夏都”旅游品牌有机结合,进行深入打造。以“西宁文化旅游建设年”为主题,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西宁市旅游局局长赵宁军强调,  相似文献   

3.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促进青海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彩兰 《攀登》2008,27(2):51-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将少数民族体育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对民族体育在青海民族地区的优势与特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和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有效促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梅青 《攀登》2009,28(1):88-90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要在整体开发的基础上培青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青海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星景花 《攀登》2013,(3):135-138
本文对青海省互助县与民和县土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两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出比较与评价,提出了开发具有互助县与民和县土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助县委、县政府紧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通过引项目、强基础、打品牌、抓监管,旅游业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一、"大美青海"旅游品牌建设的启示及对互助县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省情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精心策划,全力打造并逐渐形成了"大美青海"这一靓丽的  相似文献   

7.
吴陈舒  李平 《旅游纵览》2022,(22):160-163
株萍铁路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历史价值高、遗址遗迹丰富、跨省联动等特点,成为湘赣边区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但也必须看到株萍铁路历史价值挖掘不深、湘赣两省协同推进力度不足、株萍铁路文化品牌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在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下,株萍铁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围绕“红色资源为血脉、工业遗存为骨架、安源精神为灵魂”的定位,积极融入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建设范畴,大力整合湘赣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携手唱响株萍铁路旅游区域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株萍铁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带,为打造湘赣边区域知名红色旅游品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探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葫芦岛文化旅游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增强传播效力;深化品牌创新,增加价值属性;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文旅属性,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地标景观等建议,希望可以提高葫芦岛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雨娴 《旅游纵览》2023,(7):166-168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文化旅游资源,却缺少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文章基于ISMAS消费者决策模型,分析宜宾在竹文化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发掘消费者兴趣点,激发消费者欲望;优化社交媒体搜索,拓展推广渠道;深挖本土特色文化,打造良好口碑;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参与;创设文化附加价值,扩大分享范围等五方面对宜宾竹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期望能对宜宾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泽文  高永鹏 《旅游纵览》2022,(19):123-125
文旅融合背景下,秦皇岛市具有得天独厚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优势,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将长城资源与旅游演艺相结合,弘扬长城文化,推动秦皇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秦皇岛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文旅融合为依托,以长城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秦皇岛长城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探究秦皇岛市长城文化旅游演艺发展路径,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以期实现长城旅游演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湟源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山川地貌,成为西部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千百年来,在湟源这个舞台上,上演过无数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历史大剧。湟源有着深厚的军事文化积淀.研究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对进一步认知青海,打造“文化青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均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民和县)阳山墓地(半山类型)和马牌墓地(马厂类型)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颜料成分及制作工艺,采用偏光显微技术、显微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民和县马家窑文化彩陶黑彩的呈色物相为磁铁矿和黑锰矿;红彩的呈色物相为赤铁矿;白彩的呈色物相为石英;黑彩的Fe/Mn比值,从半山时期的0.31增长到马厂时期的2.45左右,Fe/Mn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民和县铁矿颜料的应用是继化隆县纳卡遗址发现的又一实例,为研究矿物颜料在甘青地区史前时期彩陶中的使用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结合地质文献资料,推测青海民和县所使用的矿物颜料为就近取材。陶胎岩相主要由石英、长石、角闪石及碳酸钙组成;以强烈铁染为特征;孔隙较多,大多拉长定向分布;在900℃左右焙烧成器。在此基础上将对甘肃和青海地区史前彩陶岩相组成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探析彩陶贸易及陶器产地信息,进而为陶器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动态讯     
《西藏人文地理》2014,(5):16-17
以“神奇珠峰,吉祥日喀则”为主题的第十二届珠峰文化旅游节8月26日开幕,着力打造珠峰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把日喀则地区打造成为西藏“文化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14.
张艳杰 《旅游纵览》2023,(3):167-169
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大力发展后提出的概念,在旅游项目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感。近年来,随着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河南省文旅文创结合战略的形成,河南在发展乡村文旅品牌上加快了脚步。整合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和内涵,凝练乡村文旅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是促进河南乡村文旅品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域旅游为一体,推动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所以,深刻认识红色旅游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剖析青海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掣肘,探寻新时代青海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会极大地推动新时代青海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萌萌 《风景名胜》2021,(4):0010-0010,0012
随着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湿地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湿地文化形象的构建是打造特色旅游标志的有效途径。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有着得天独厚地区资源优势,本文从景观规划和品牌形象设计为出发点,打造具有浓郁淮河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湿地公园标志文化,展示淮河流域城市的新形象,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活力的湿地形象,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精品项目,打造与湿地城市公园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旅游文化品牌,是一种新的整合模式,建构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品牌与经济效益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绵阳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名人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但在众多的名人中并没有开发出几个叫得响的旅游品牌或者非常出色的景区、景点;绵阳近几年在江油旅游故里文化的打造上投入大量资金,比较成功地打造出李白文化故里旅游景点。但除此之外,绵阳历史名人资源还有待开发。绵阳市历史名人资源资源相对丰富,可以根据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绵阳特色的人文景观,开发历史名人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保栋 《旅游纵览》2013,(10):25-26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将把民俗文化导入旅游,是广西宜州打造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必然选择。广西宜州要全方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实施一批民族文化开发重点工程和项目,造就宜州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氛围,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将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将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从而打造宜州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RMP理论从资源、产品和市场三方面分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情况,识别其在发展中存在的对非遗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不足、非遗旅游产品体验性不足和非遗发展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应当立足非遗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产业联动打造非遗IP和构建立体化的非遗旅游品牌传播体系,实现非遗历史文脉传承和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魏韡 《旅游纵览》2022,(17):144-146
甘肃省酒泉市,是河西古四郡之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战略通道。进入新时代,要讲好“酒泉故事”,就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项目建设,塑造酒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应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品牌传播意识;整合宣传媒介资源,积累品牌社交资产;整合线上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提升质效;整合名人经济资源,主推品牌口碑提升四方面传播酒泉文化旅游品牌,以期提高酒泉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促进酒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