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城故事     
"咦,你怎么出来了?"电话那头朋友很惊奇地问。我也很惊奇地听,好像我是被关起来了似的。我不过就是搬到了乡下,离市中心一小时车程的小村子。当然,住进来之前我也觉得这里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2.
老鬼子藤井和许多日本老兵一样,几十年来对自己的家属只字不提关于战争的事,更何况对我这个中国留学生。一个人埋藏在心里的事越深就越难以启齿。我不断去他家,终于敲开了他的心扉。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倔,很有思想,还很有观察力。他问他,你当过军人吧?当过军人的人,都特别规矩。这种规矩不是害怕,而是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产生的遵守纪律的行为。我早注意你了,我还想问你呢。话人正题,我问藤井:“我问了你多次‘去过中国吗?’你怎么总不回答我呢?”老头儿笑了笑算是回答。我又问:“你当年知道去中国干什么吗?日本国有人管去朝鲜和…  相似文献   

3.
羊羊学说话     
朋友的女儿羊羊两岁了还不说话,于是朋友把羊羊送我这里接受语言开发。我发现问题在她妈妈这里,朋友是个沉默的女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塞个玩具给羊羊,然后自己做家务,两个人一起出奇地安静。语言需要反复的模仿和锻炼,不教怎么会呢?羊羊到我幼儿园2个月后,开始喜欢上了讲话,甚至做诗。朋友讲,你怎么跟一个无知儿童每天最少讲4个小时话呢?你们有什么可聊的?我讲,很好玩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也不会提出异议。她好像就是你的留声机,你问她:“你要喝水吗?”她一定是回你同样一句,绝对不会改编成“我要喝牛奶”。孩子比较好玩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4.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他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了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地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呈诺特说,小孩子开口要东西,做父母的想说“不”,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怎么办?可以有4个阶段的“不”的说法一、首先,承认孩子的愿望。比如说:“你今天晚上想看电影?”二、明确表示这愿望能许可的范围。比如说:“我们家有个规矩,上学的晚上不能看电影,记得吗?”三、最好还表示这个愿望能够有条件地实现:“星期五晚上可以了。”四、给孩子表达失望或生气的机会,以求心理平衡。比如说:“我知道你讨厌这个规矩,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来改变这个规矩好吗?对你来说,最好的是每晚都可比看电影、是这样吗?”这个方法,就是部分地承认对方说法正确,可使对  相似文献   

6.
衡量钻石有四要素:切工、色泽、纯净度和克拉。订婚戒指一定要用钻戒。 这是为什么? 这不是天荒地老的传统,事实上,这些规矩年轻得很。在20世纪30年代前,人们对此闻所未闻。它们的出现,只是一个公司市场营销的结果。这个公司就是世界钻石垄断者:戴比尔斯。没错,你一定听过他们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相似文献   

7.
丈夫去世后,妻子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继续帮助一个山区女孩。小女孩图报无门,含泪写了篇缅怀文章……如今,已经延续了8年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爱的乐章还在继续演奏。  喜从天降,牧羊女泽恩上学堂 学校门口有片巴掌大的地,绿油油的黄豆苗长得正旺。一群山羊,十来只,踏着豆苗疯吃。李校长边撵羊边喊:“谁家的羊?”没人应。回头发现一个小女孩正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往里偷看,一杆鞭子丢在身后,李校长跑过去,厉声喝道:“你干啥?那羊是你的吗?” 小女孩被突如其来的呼喝声吓得一颤,急转身,哆哆嗦嗦地靠墙而立,看着李校长小声说:“我在听老师讲课!” 李校长这才看到,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本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 “听课为什么不进屋?”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有一段时间,实行新生活运动,规定不能不系衣扣。一天,江西有一位传教士穿着西装在街上散步,交通警察拦住他说:“你的衣服为何不扣扣子?”传教士很讶异地说:“我穿的是西装,西装不用扣扣子的!”  相似文献   

9.
换马蛋窝朗给儿子小窝朗买了一匹大马。小窝朗天天骑着马在寨子里兜来兜去。乡亲们都很讨厌。岩坎决意要惩治一下小窝朗。一天,小窝朗又骑马出来兜风了。见岩坎在路上骑着个冬瓜,使劲地用鞭子抽打着冬瓜。小窝朗便问:“喂!岩坎,那不是个冬瓜吗?你打它干什么呢?”“不!尊敬的小窝朗,你弄错了。这不是冬瓜,是我从外地买来的马蛋。”  相似文献   

10.
《华夏人文地理》2006,(2):150-150
“这还不都是因为只有厕所的笼盔墙最完整嘛!”受不了向导打趣,邹红涨红着脸说,”你以为我鼻子闻不到臭味呀?”在彭城古镇拍摄笼盔墙时,邹红逢厕必停,遇厕必照。笼盔是原来用于装碗坯和盘子坯的窑具,当地人用它盖房建窑。如今,用笼盔盖的房子大都已经翻新,被红砖或青砖所替代。只有公共厕所没人翻盖,得以保留下完整的笼盔墙风貌。在一个男厕所外苦候了半个多小时,邹红终于等到了想要的镜头,把从里面出来的一名男子和墙上的那个”男”字一起拍了下来。正当她开心地要离开时,那男人走过来,很气愤地问:”你,到底是干吗的?一个女的,瞎照什么?给我删了!”就这样,邹红的苦心孤诣之作最终没能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11.
PK     
“把他们都干掉!”柯以敏比划出一支手枪,对台上的李娜说。“从十几万人走到现在,你已经是冠军了.你的礼物就是,带着超级女声的光环,去迎接挑战,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许倒!”  相似文献   

12.
漫步日内瓦     
孙大姐和她的丈夫老李是光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听说我来了瑞士,便几次打来电话请我到日内瓦玩。我们相约周末九点钟在日内瓦火车站碰头。从我的住地洛桑到日内瓦只需半个钟头的火车;但因为我是第一次去日内瓦,人生地不熟,便早早来到了车站。车站上冷清清的,大概刚走了一趟车。我徘徊了一会儿,找了一张长椅坐下,取出刚买的报纸,翻阅起来。“小姐,这里没人坐吧?”我抬头一看,前面站着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赶紧挪动一下身子:“没人,你坐吧!”“谢谢!”小伙子是个乐于言谈的人,坐下不一会儿,便耐不住沉默了:“你是日本…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你是一个土八路吗?邓小平说,那我就是土八路。土八路是什么意思?不要争论,很简单地去做事,解决很多问题。他是个解决实事的人”  相似文献   

14.
犀牛和犀鸟天天在一起,生存的依赖,兄弟的情谊,让很多动物羡慕不已。当然也有嫉妒的。一只性格很孤僻的小羚羊就是一个嫉妒者。它没有朋友,爱面子的它总是装作一副很清高的样子,来掩饰自己没有朋友的痛苦。出于对犀牛它们的嫉妒它找到豺狗,对豺狗们说:“亲爱的豺狗兄弟,你们好吗?”这当然是明知故问,这些吃了上顿愁了顿的食肉动物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豺狗们垂头丧气地说:“哎,怎么会好呢?哪有你悠闲”豺狗们无精打采地看着小羚羊,忽然它们的眼里放出了光:“不过吃了你,就不一样了。”说着便要扑上去。小羚羊急忙后退几步,“哎,今天我可是好心来告诉你们,一个大块头的美味在等着你们呢!”“什么美味?”豺狗们似乎对此有  相似文献   

15.
独醉东灵山     
独醉东灵山○志钢(一)朋友,想上比1524米的泰山还高出779米的北京最高峰——东灵山吗?想?好吧,那你就得从门头沟区的河滩长途汽车站也就是东灵山的第一个山脚开始漫长的“攀登”。顺的话,两三个小时到最后的山脚下,不顺的话也可能是五六个小时或一整天,个...  相似文献   

16.
浩劫没有使我绝望(下) 一天,有位好心的梨园姐妹惶恐地跑到厕所来,一见我就吁了一口气说:“怎么,伯华,你还没有死?外面都风传你自杀了。”我笑了笑,说道:“好姐妹,你应该相信我,我是不会轻易自杀的。要死,早几十年我就该寻死的,现在,就是被整死,我也不会自杀的,我要活着登台演出呢!”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串门,老远就听见从窗口飘出来的阵阵琴声,知道又是朋友的女儿在练钢琴。走上去按响门铃,来开门的是朋友的女儿。她告诉我,她爸爸上街买菜去了,让我在这里等一会,给我倒了杯水后,她便又坐到钢琴前,专心致志地练琴。“你一定很喜欢钢琴吧?”我见她反复弹奏着一首高难度的练习  相似文献   

18.
路迟 《旅游》2004,(6):58-61
这是一个枪的国度。卡拉奇的街上随处可见停在一旁的军车,军车上威武的军人,吓人的枪就那么架在车上;在路的交叉口还经常可以看见一尊尊大炮;穿着时尚的男女从容地从枪口前走过。 这是一个玫瑰的国度。从到达机场到下榻酒店,欢迎你的都是一圈玫瑰,花香扑鼻;街上的花摊,多是一堆堆的玫瑰,包装样式多得让人惊奇;坐在出租车上,就会有人来向你兜售玫瑰;玫瑰花瓣撒落了一地,也撒到了枪口上。 卡拉奇就是这么一个摇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邓宁新 《旅游》2000,(1):38-39
一位在旅行社工作的朋友抱怨说现在游客不好侍候.不是太习就是大嫩。不是太懂”游戏规则”趁机钻空子占旅行社便宜就是一些在旅游从业人员看来本不必说的规矩游客却还不知道.有的临想出门前一天跑来报名了……不久后就有消息传来说发生了几起很不愉快的事,广西、贵州两...  相似文献   

20.
孩子生气了     
“不讲理,他凭什么让我蹲在地上?”女儿放学回到家,阴着一张脸,对我愤愤然。 我的心一沉。女儿嘴里的他,一定是她的班主任于老师。最近一段时间,女儿对老师很不满。每天回家,都向我数落于老师的种种不是。她说于老师爱发脾气,爱拖堂,还骂学生、打学生,甚至蛮不讲理。我和老公听了就训斥女儿:“不许你说老师坏话!一个班70个学生,个个不听话,违反纪律,他要是好脾气能管得住吗?他辛苦为谁?还不是为了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