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炳泽 《广东民俗》2000,(1):42-42,41
人们对待狗肉的态度,算起来是最有文化色彩的。因为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狗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而且狗最早服务于人类,为人类获取肉食而奔跑,但是后来有的民族却“狡兔死,走狗烹”。  相似文献   

2.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然而,也有人逃脱魔爪。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低调做人保全自身。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能人智士倒在变化莫测的政治角斗场上。尤其是汉初,“狡兔死,走狗烹”,一大批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名将纷纷身首异处。然而,“陆生竞以寿终”。何以?善于审时度势也!  相似文献   

4.
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这几乎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下功臣名将宿命的怪圈,永远挣脱不了的梦魇。因此,对于功臣宿将来说,如果能摊上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这样身上人性多而兽性少的"圣明天子",当然是最幸运不过的事情,不但不必为自己颈上的脑袋是否会搬家而担惊受怕,而且还可以确保自己因当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所作的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过上豪华安逸的生活,享尽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5.
(一) 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太保、一等公年羹尧在清朝历史上算得上有名人物.年羹尧之死颇有些传奇色彩.雍正二年冬,已经定他九十二款大罪,其中有些一款就该处死.但因他曾立大功,雍正帝顾虑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议论,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时,一件偶然的事情促使雍正帝作出了处死年羹尧的决定,这就是“虎入年家”.  相似文献   

6.
孙一中同志原系南昌起义主力部队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团长曾任红六军军长,第二兵团参谋长,红三军参谋长等职;一九二九年起与贺老总共同为创建湘鄂西(洪湖地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赞扬他“静如处女,动如狡兔”。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党内肃反运动中,这位智勇双全,年华正茂的青年将军,竟被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杀害了,当时他年仅二十八岁!文革期间,“四人帮”为了  相似文献   

7.
贵昌及其《游猎诗》满族诗人贵昌,生卒年不详,字禹恭,号涵斋,别号松庄。雍正二年甲辰(1724)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著有《兆国集》。其《游猎》诗向为人所称道:散猎平原外,悬知狡兔肥。盘雕旋日下,怒马抱云飞,晴树天光远,层层野色微。莫言无一获,谈笑...  相似文献   

8.
正唐代名将郭子仪是享誉古今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是圆满的,也是成功的。这里的成功,不是指战功赫赫,彪炳史册,而是特指他全身而退,善终谢幕!那么,郭子仪的成功之道到底有什么样的秘诀?其实,归根结底,也就是两条:一是忠诚,二是自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这几乎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下功臣名将宿命的怪圈,永远挣脱不了的梦魇。因此,对于功臣宿将来说,如果能摊上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  相似文献   

9.
“弓藏狗烹”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功成身不退,自古多衍尤”。“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这些话在我国民间流传之广,可以说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实际上,从秦汉到明清,天下一统之后,功臣遭忌的现象代代有,大杀功臣的王朝并不多。而杀得最凶的,恰恰是两个来自农村经过农民起义当上皇帝的人。功臣被杀被迫害是功臣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封建专制时代,是一个不能不产生这种悲剧的时代。杀戮功臣并非封建王朝的普遍现象秦始皇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个暴君。汉高祖刘邦则一向是许多人心目中“豁达大度”、“从善如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所以,这种认识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一种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认识。认识的发展与事物的发展一样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即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础,而且也确立了人,实现了人,认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现实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主体认识结构的功能与律放思想认识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就主体方面而言,主要是主体的认识结构在发生作用。强调对于认识主体的研究,就要强调对于主体认识结构的研究。主体的认识结构就是存在于主体之中,附着在由遗传素质决定的脑结构与脑机能之上,能加工、整全信息,形成认识成果的多级机制系统。在主体的认识结构中各种意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合成则构成了主体认识结构的整体功能。主体认识结构是主体观念地把握认识对象的“精神器官”。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离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哲学两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说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有一个题铭:“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人一直在努力认识自己,只要人还存在,这种努力大概还会继续下去。 认识自己,不仅是认识人的现状,而且要认识人的过去和可能的未来。历史是人创造的,认识历史也就是去认识自己。为什么历史这样地发展?怎样去理解历史的意义?历史向  相似文献   

13.
王珏 《广西文史》2000,(2):8-14
认识一个事物,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亲眼看到的事实和亲身参加过的实践认识该事物;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对该事物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来认识该事物。前一条途径主要是用于认识现实,认识自己所从事的改造现实社会的事业;后一条途径主要是用来认识历史,认识自己并未亲自看到的事实和自己并未参加过的实践。对《红楼梦》的认识,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史学认识就是如何认识历史的问题,不少学术同仁也称为历史认识。鉴于史学认识是全部史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有时也难免将它作为史学研究的同义词。本文旨趣仅在宽泛粗略的议论,绝非严格完整地讨论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因此称为史学认识漫议。  相似文献   

15.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中国认识的种种类型在近代以前的日本就已经开始出现,决定日本中国认识变化的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力量的对比,日本如何对象化中国、如何类型化中国以及在各种类型中国认识的转化过程中,日本的"主体性选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其变化机制的核心。日本如何认识中国是与日本如何认识其自身密不可分的。随着历史状况和主体需要的变化,某种潜在的或既存的中国认识,如同盟论、威胁论、征服论或妖魔化中国认识等都可能在日本一时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表述,这一命题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辩证统一思想。因此,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一种认识态度,也是一种认识方法,既是辩证唯物主义遵循的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实事求是作如上理解。比较常见的片面理解,一是只把实事求是当作一种正确的认识态度,而忽视了它作为认识方法的一面,其结果是不断地叫喊“要实事求是”,但由于未能正确地把握实事求是所包含的认识方法,终于不能实事求是。二是有人虽然也认识到了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认识的性质上,迄今为止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论点。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兰克实证主义史学把历史认识视为对历史实在的客观反映,强调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认识对历史客观实在的反映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分析历史哲学的发展,尤其是相对主义史学把历史看作是历史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历史是历史学家主体思维的结果,在认识论中成为一种主体创造论。20世纪中叶以来,以爱得华·卡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 ,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被忽略 ,这同忽略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在历史矛盾运动过程中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作用有直接的联系。历史观念的进步、历史学思想的发展和史学理论的创新 ,都离不开历史认识主体意识的提高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历史认识理论 ,是能动的反映论。历史认识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再现历史 ,机械地重构历史。历史认识的过程 ,是历史认识主体依据一定的史学理论方法论进行积极的“创造”的过程。“创造”的目的是使主体认识的结果更加接近客观的历史本质 ,更加符合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论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历史研究是史家主体的一种能动的认识活动,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到历史结论的形成,全部认识过程中都渗透着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必然要指向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然而,造成历史认识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根本原因,却似乎不在于主体方面,而在于历史认识中客体的特殊性。所以,要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仅仅注重于主体性的探讨是十分不够的,必须对客体范畴亦展开认真的研究。而目前  相似文献   

20.
马晖 《贵阳文史》2005,(3):62-62
宗教及宗教中的神、上帝等,都是人对这个世界有一定认识之后的创作,是人的思想的产物,是人对于未知所作出的不解答的解答,是后天的,故既非元,也并非本体,也就不能由它们来认识世界,只有唯物论以物为唯一的元,认为这个世界是物的世界,一切象都是物的象,通过象可以认识物,才是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