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徽州古天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志伟 《江淮文史》2005,(2):94-101
这是一首刊登在《人民日报》副刊版上的诗歌,题目叫做《天井》:“总也忘不了故乡的老屋/老屋的天井//四周屋檐衔着一方天/是青青的天蓝蓝的天/白云飘过鸟翅拂过的天/年年月月,有风吹进来/有雨落进来,有雪飘进来/有阳光,一片一片地照进来//那是世世代代守着的/一口井,  相似文献   

2.
翟屯建 《安徽史学》2000,(3):35-37,71
一、三天子鄣与鄣郡 《山海经》载:“三天子鄣在闽西海北。”又曰:“浙江出三天子都,在蛮东,在闽西海北,入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地域及其周边地区近代以前、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遗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迁徙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徽州吉道是徽州移民、徽州人对外开拓和徽州文化形成与扩散的道路,特别是徽商经商路线的见证,可以说徽州古道的形成历程是徽州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移民文化与商道文化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4.
刘少宁 《旅游》2008,(2):38-41
“抬阁”展示的戏文以民间传统戏和神话居多,剧中人物造型悬空在枪尖,或站在枪尖,或立在花瓣上……其造型独特惊险,新奇古怪而丝毫不露破绽。“抬阁”戏文装扮时由独掌绝技的老艺人闭门操作,不昭示于众。  相似文献   

5.
徽州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就有“宴会辄令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徽州古戏台是戏曲文化的延伸,与徽州的建筑、徽商、宗族等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徽州的商人发达后,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方面读书登第,努力入“仕”,一方面以戏剧等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结交四方文入雅客,追求士大夫阶层的高雅品位。而在许多徽商看来,  相似文献   

6.
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由《蜀类》加四卷崇祯年间刘潜补修黎靖德本而成,保留了大量未经黎靖德删改的异文,且更接近当时记录的原貌,在朱子语录到语类的形成中处于关键地位.徽州本和今传各本异同的比勘既可探《朱子语类》的渊源,又可补正今传通行本的错讹,在朱子思想研究和汉语史研究上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婚俗趣谈     
侗族婚俗一碗油茶定亲疏地青等地请媒娘求亲,媒娘对姑娘的父母说:“某某家托我上你家不为别的,他们两位老人一天比一天不中用了,想要你家的妹崽(姑娘)去做个替手,不知二老意下如何?”媒人既不提姑娘小伙的婚事,姑娘父母也知道她是来做媒的,便同样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进行答复:“啊,你是为了这个事来的?那我们就煮油茶吃。”这时,媒娘的心上下不定,如坐针毡,猜不出到底打什么样的的油茶给她吃。  相似文献   

8.
《神州》2011,(16):33
婚俗何去何从?需要我们挖掘、保护、传承。"婚嫁习俗,有礼则安,无礼则乱。做事落不是,都是因为礼仪文化不到位引起的。失了礼引起不和谐,因为失礼打架、断绝亲戚关系的事屡见不鲜。嫁娶风俗中。婚礼仪式本身,也是对子女进行孝道教育的一个过程。"婚礼中的种种程序仪式。也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9.
晋南婚俗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在我国古老的封建社会,结婚礼仪也被视为“大礼”而受到特别的重视。结婚又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方式,因而,婚礼就显得更为重要。俗话说:“热闹不过打锣鼓,高兴不过娶媳妇。”故而,“拜天地”便成了婚嫁习俗中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11.
晋南婚俗     
《文物世界》1999,(3):77-77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在我国古老的封建社会,结婚礼仪也被视为“大礼”而受到特别的重视。结婚又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方式.因而.婚礼就显得更为重要。俗话说:“热闹不过打锣鼓,高兴不过娶媳妇。”故而.“拜天地”便成了婚嫁习俗中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近代婚俗     
传统的婚俗习惯到了近代有了简化,但仍然无法脱离封建周礼的束缚,更避免不了其陋习,于是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新式的文明婚礼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3.
花瑶婚俗     
杨民贵 《旅游》2002,(9):16-17
湖南省隆叵县虎形山瑶族乡,居住着5000多瑶族同胞,传说他们的祖先曾住在江西省某地,当时为反抗统治者的压迫而举行过起义,后为因起义失败,被朝廷官兵杀至此,他们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径流,俗称花瑶,因妇女们的服饰独特,  相似文献   

14.
西府婚俗     
西府婚俗张连举,杨全福MarriageCustomsinXifu¥ZhangLianju;YangQuanfuAbstractXifuissituatedinthewesternpartofShaanxiProvince,thestartingpoi...  相似文献   

15.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约五万人,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贞丰、睛隆、安顺关岭、普定、平坝、遵义、仁怀、黔西、大方、织金、金沙等县和水城、六枝特区。本文就贞丰一带他佬族的婚俗作一简要介绍。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吃酒赶场过年过节的日子里互相认识、看中后,男方就用红纸(或红布)包着一双竹筷揣在对襟衣的胸口里,做个走村串寨的样子来到女方家,既不与女方的父母兄嫂搭话,也不坐下吃烟喝茶,只从怀里摸出那双竹筷恭恭敬敬地放在女家堂屋中的八仙桌上,然后走了。女方家亲属及寨邻看到竹筷,便知是来求婚。于是女方家父母就找亲属…  相似文献   

16.
甘肃藏区的婚姻习俗,由于各地区的历史传统不一样,表现在婚姻上的习惯也不同,或有同有异。但一般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自由恋爱为次的。其形式一般为提亲、定婚、上头、送亲、迎客、婚礼等几种形式。下面将这一套婚姻仪程依次略作一番概述,以求大家对甘肃藏区的婚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亲 小伙子或其父母看准某家的姑娘后,就请村里善于辞令、通情达理、德高望重的长者作媒说亲。在提亲求婚之前要先请寺院高僧卜合属相,看其属相  相似文献   

17.
亘古及今,一代代繁衍生息于雪域高原地球之巅的藏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的天性和睿智、聪慧的心灵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了鲜艳夺目的藏族文化,令世人为之瞩目,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也令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而有别于异族的婚俗文化,又不失为其中一支瑰丽多彩的奇葩。 谈及婚俗,不少学者抑或文人骚客,大多只囿于注重它的民族性,却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它所包容  相似文献   

18.
婚礼婚礼开始后,新郎和新娘盘腿就座于用青稞画有“X”字固符  相似文献   

19.
渤海婚俗考     
渤海国是唐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人锐意进取,师法盛唐,使渤海成为“海东盛国”,史有“小中华”之称。在其传世的229年间,婚俗的演变,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巴义尔的父母和亲戚带着礼物来到了萨日娜家的蒙古包提亲,请求萨日娜做他们的儿媳.其实,两位年轻人从小就在一块草原上长大,巴义尔一直把萨日娜当成自己的妹妹一样照顾.家乡的开都河九曲十八弯,萨日娜也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巴义尔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特意找到当地寺庙的喇嘛,算出他们属相相和,长相般配,于是有了顺利的提亲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