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东亚近世“华夷观”的非对称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13—15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主办了以"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五十多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学者们围绕着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战争与和平、不同文明/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文明交流的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并对"全球化"、"全球史观"和"全球史"等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刊发几位学者提交研讨会的文章,意在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华夷观念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近代"华夷观"研究兴起;九十年代,该研究进一步拓展,开始走向兴盛;21世纪以来,它处于繁荣时期。四十年来,学术界对近代"华夷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不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而耆英是1842年至1848年清政府外交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耆英外交活动的研究开始起步。学术界对耆英的评价分为三类,即完全批评、完全肯定以及部分批评部分肯定。争论主要围绕耆英禁烟态度、耆英与基督教弛禁、耆英处理中英冲突问题、耆英与"协定关税"条款的签订、耆英外交理论是否正确等方面展开。历史有其客观性,历史研究尤其是历史人物研究应本着客观全面的态度,要论从史出。  相似文献   

4.
江户时代日本人“华夷观”的变迁郝秉键“华夷观”是儒教世界传统的国际秩序观念。它以“孔孟之道”为价值标准,将整个世界划为华夷两极,“内夏外夷”为其文化分界,“贵华贱夷”为其基本精神,“用夏变夷”为其终极目的。千百年来,这一观念虽然屡受挑战,但直至西势东...  相似文献   

5.
朱维华  龙涛 《文史博览》2005,(11):22-22
中国人均知中英两次鸦片战争,殊不知,在英国从中国的殖民舞台上退出之后,日本接替其成为对华鸦片输入的最大东家。  相似文献   

6.
“华夷译语”调查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夷译语"是明清两代官方编纂的若干种汉语("华")和非汉族语言("夷")的对译辞书的总称,是我国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大多是明清两代的抄本,刻本甚少,流传不多。解放以前,这些图书文物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致使许多珍贵的文本流到海外。而国内现存多少,它们的性质如何,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也无人问津。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查访和阅读,深感这份珍贵的遗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保护和研究、利用,为此撰写了这份调查记。  相似文献   

7.
赖素莲 《福建史志》2000,(4):43-45,47
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把侵略的目光投向这个城市。鸦片战争以后,福州首先成为清廷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的港口之一。从此,它便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门户,并沦落成为一个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消费性的畸形发展的商业城市。福州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自成体系,博大而精深。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后,儒学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在儒学文化体系中,封建的纲常伦理却是其核心,这致使中国的思想文化死气沉沉,科技文化墨守成规,便也渐渐落伍于世界文化之林。但在近代饱受西方文化欺凌的同时,却也正同时承受"反哺之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文化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特色—这就是我们后来所接触的"西学东渐",并且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呈现着不同特色的新文化对旧的陈腐落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这也就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支配统治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独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日本型华夷秩序"论左右着学界对近世日本外交格局和性质的判断,为此,就必须对其实质做出价值判定。16世纪后期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试图摧毁以明朝为主导的华夷秩序并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其后,德川幕府建立起以"对外四口"为框架的对外关系体系,并因明清交替而在日本形成了"华夷变态"理论,从而生成以日本为"华"统治周边国家的意识,即当代学者所说的"日本型华夷秩序"。然而,比照以中国为核心的华夷秩序可见,"日本型华夷秩序"皆是反其道而行之。前者是由"华"对"夷"以"薄来厚往"的给予方式来维持区域国际秩序的稳定,后者则是不惜动用武力对周边地区进行掠夺,是在损害区域国际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朝鲜后期,北伐论激起朝鲜士大夫小中华意识高度发展,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朝鲜中华主义"。然而从事实来看,朝鲜士大夫虽然有很强的文化自尊意识,但是这种自尊意识是建立在春秋大一统之上的,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反而使一元的天下观进一步强化,将中华秩序理想化。所以,朝鲜后期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并不表示朝鲜士大夫以朝鲜为中华之正统或中国之正统,反而继续承认朝鲜为小中华,而在事实上更不证明朝鲜为当时东亚的文化中心国家,所以我们在使用"朝鲜中华主义"概念时尚需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华夷"格局主要由于受到汉族和诸少数民族力量对比的影响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弱和周边多民族兴起为标志,传统的"华夷"格局受到破坏,儒家"华夷"观念和正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这折射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曲折进程和儒家民族关系学说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基于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对外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屑于对夷情、夷事的了解,情报观念淡漠,致使情报搜集粗简,分析、预判失措,严重影响了战争进程。而英国深知情报对于战争的意义,多方搜集,严密分析,合理预判,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13.
“华夷之辨”是近代思想界争论的焦点。从谭嗣同不同时期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可看出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而这种演进过程正是近代“华夷之辨”思想演进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对于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的鸦片战争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对中国、中国社会、中国的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沿海居民生活的研究还很少见。鸦片战争与沿海居民生活在鸦片战争区域性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发生在沿海的战役、移民潮、通商口岸的开放、洋人入城和对传统生活观念的冲击等问题是中国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典型缩影。本文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中,台湾连获大捷,但由于清政府全局失败,台湾也与祖国一起,开始向半殖民地深渊沉沦。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台湾开港,殖民地化程度严重加深。中法战争,台湾、内地军民同仇敌忾。法国殖民军撤离台湾,不仅是台湾军民抗战的胜利,同时也是祖国在中法战争中军事胜利的重大成果。1894年~1945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较量,在此期间,海峡两岸人民共赴国难,台湾亦与祖国一起,随国运兴衰,载沉载浮,荣辱与共。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呈现从秦汉单一式郡县制的“中国一统”到元明清复合式“华夷一统”两个阶段的递次嬗变。秦汉至隋唐的郡县制“中国一统”,以郡县官僚制直接管辖编民的方式,将长城以南“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农耕区置于统一政权之下,进而为元明清“华夷一统”提供不可或缺的汇聚核心及前期基础。由于元明清“华夷一统”的演进,复合式共同体的中国由“小”变“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由于地缘的孤立和中华文明长期居于东亚文明的中心地位,使得中国传统地理观念一直具有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这些传统观念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开始后遇到空前的挑战。传统地理学中中国中心观、华夷族类思想和风水观念等渗入社会思潮,沉淀于民众心理,障碍了国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影响了传统世界秩序观的解体和近代世界秩序观的形成,淡化了国人的危机意识,对早期现代化起了极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一直在野蛮地侵略中国,而腐朽透顶的清政府则匍匐在帝国主义的脚下,割地、赔款、求饶。但是中国人民是不可侮辱的,从广州北部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到后来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斗争、大刀会和义和团斗争,无不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9.
清朝定鼎中国以后,出现了为一些史家称道的“康雍乾盛世”(1662-1795),三位“大帝”风光至今,不断有人津津乐道那一段往日辉煌。“大帝”们的真假事迹也被小说家和影视作者炒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但乾隆之后仅隔45年,即从1840年开始,先后两场鸦片战争,竞把按说正值壮年的大清帝国搅得天翻地覆,一蹶不振,从此开始了当时已近四亿之众的偌大帝国的衰亡过程,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定海之战中张朝发因受伤而死,理应被视为为国捐躯。然而,他长期被看作有罪之身,没有获得应有的礼遇和评价。本文通过重新解读史料和学术史梳理,认为前人提到的张朝发所犯"罪行"主要有八项:其中,"通敌"一项纯属子虚乌有,"撤守"一项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前不作准备"、"临事调度无方"两项确实存在,他也可能犯有"贪腐行为",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至于"愎谏"、"临阵脱逃"和"丧师失城"三项,尚须作进一步讨论。张之所以拒绝其部下的建议,实是各守其责、不得已而做出的选择,而且其部下所提建议是基于"英军不能陆战"这一错误的判断之上。张在战斗中受伤,最后不治而亡,属于为国捐躯,与临阵脱逃有本质的区别。张对定海失守负有一定责任,但清军战败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单从技战术的角度而言,在定海之战中,清军与英军在知己知彼、军队人数和士兵素质、武器装备、战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清军战败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