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年鉴是年鉴系统中一种承上启下的地方综合性年鉴,是综合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区是一级特别的机构组织,是我国省、自治区设立的行政公署指导区域工作的组织,不是一级政权,只有驻地,没有直辖地,因此,地区年鉴的记述方式和记述内容有别于省(自治区)、市(州)、县年鉴。具体讲,地区年鉴框架结构需要符合地区一级“骨骼”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容取舍和归类要采用“问题分类法”为主的组合形式,而不宜采取“组织机构分类法”为主的单列形式,亦即形式要与内在因素相一致。下面具体谈几方面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编纂年鉴过程中,觉得有些年鉴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消极方面的不足记述太少,对造成的危害、存在的问题等遮遮掩掩,采取回避的态度。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就年鉴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的记述淡一些看法。 一、实事求是,是编纂年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实事求是是我们共产党人做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编写地方年鉴也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记述,以  相似文献   

3.
4.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必将丰富年鉴的表现内容。年鉴如何记载当地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和状况,如何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料信息,成为年鉴工作者当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准则,对编纂年鉴也是如此。年鉴应该实事求是,既要鉴“得”,又要鉴“失”,不誉美,不掩恶,秉笔直书,再现历史真面目,这样才能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年鉴的真实价值才得以实现。本人在年鉴编纂实践中,并从已出版的年鉴中发现,不少年鉴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消极方面记述太少。本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年鉴既要鉴“得”,亦要鉴“失”,实事求是是编纂年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年鉴只记成绩而忽略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记述,年鉴就会缺乏完整性,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行业(部门)的现状。文章提出要克服年鉴在这方面记述的障碍,首先是领导要转变观念,其次是撰稿人、供稿人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辉县市年鉴》、《淮滨年鉴》、《卫东区年鉴》等10几部新编县级综合年鉴,发现人大在年鉴中得到了应有的地位,但缺目漏项较多,不够丰满,此现象应尽快予以纠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自己当家作主地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认真行使职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县级地方国家政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四大领导班子(党委、人大、  相似文献   

8.
正不少人以为,年鉴的连续性特征,就是指年鉴要每年连续出版。但这只是年鉴连续性的部分表现。年鉴的连续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编纂的连续性、出版的连续性和使用的连续性,其中,出版的连续性最容易理解。年鉴作为年度性的资料工具书,应该做到自创刊之后,按年度每  相似文献   

9.
目前县级年鉴记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不够全面,应引起编纂者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设置的重要机构,县级政协是县级四大领导班子之一,因此县级年鉴应将政协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加以记述,笔者认为,其内容应有  相似文献   

10.
地方综合性年鉴,是以全面记述本地一年内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为主要内容,逐年连续出版的权威性资料工具书。笔者翻阅了几本年鉴,感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记述上,分量不够,特撰文强调,在年鉴编写过程中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记述。  相似文献   

11.
年鉴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产品,可以发挥决策参考、横向联系、传播文化和积累史料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人文记述比较欠缺。年鉴作为先进文化产品,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记述,这是年鉴编纂亟待加强的地方。本文结合相关年鉴,从年鉴编纂实务方面,尝试探讨年鉴加强人文记述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有:卷首设"特记",反映地方人文;编纂好"人物",彰显人杰地灵;充实"文化"类,展示人文之美;设置"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人文素养。希望将年鉴从普通记录历史,上升为既有史实记录更有人文情怀的高品质年鉴。  相似文献   

12.
年鉴是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连续性和新颖性是衡量地方综合年鉴宏观质量的重要尺度。连续性反映年鉴的系统性,新颖性则反映年鉴的差异性。怎样认识年鉴的系统性和差异性,怎样在同一部年鉴中既体现连续的特点又突出新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上下开展修志初期,修志工作者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着手进行修志上。随着第一轮修志的步步深入,走进收获季节,广大修志者对志书的质量认识与时俱进.认识到质量本身诸多因素的联系及相互制约。现在二轮修志编纂工作相继在全国、省、市、县(区、盟、州)展开,发展的参差不齐。大部分处在编辑阶段,正是提高编辑质量、确保修志整体质量的黄金段,时下提出加强志书质量问题是个好时候。我认为现阶段编纂志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上轮编纂中后期探讨的质量问题。随着修志工作的不断深入,修志工作者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多学科知识结构的提高,各方面都在与时俱进,新的质量问题又摆在我们前面,这些问题是同社会进步应运而生的,但有的的确是明摆着的“老病根”,  相似文献   

14.
社会调查对提高地方志书和年鉴的记述深度具有重要意义。注重社会调查在方志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年鉴界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年鉴编纂单位可以通过编纂人员自己动手调查、与有关部门合作调查、委托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调查或选用已有的社会调查成果入鉴。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调查选题的典型性、年度性和连续性,使社会调查在强化年鉴记述深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是我们做各项工作的准则,对我们编纂年鉴也是如此,一部好的年鉴应该实事求是地对社会事业的全面反映,既要鉴"得",又要鉴*失",不溢美,不掩恶,秉笔直书,再现历史真面目,这样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年鉴  相似文献   

16.
记述对象问题是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对编纂地方综合年鉴以及提高其质量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述对象问题也就是地方综合年鉴的定位问题。目前,全国每年编纂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有数百种之  相似文献   

17.
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年鉴编辑人员要与时俱进,要树立权威意识、独家意识、图片意识、人本意识、网络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地方综合年鉴在系统性连续性上存在的不足随着二轮修志工作的深入,年鉴的编纂与利用更加受到重视。但综观现在出版的许多地方综合年鉴,普遍存在"资料不系统、不连续"的缺憾。年鉴上刊载的时断时续、若隐若现的资料,令我们在编修地方志时爱不得、舍不得,这一点,在我们编修《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志》过程中感受特别深刻。笔者于2013年6月起参与首部《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志》编纂工作。该区成立于1992年,至2012年共  相似文献   

19.
黄玉华 《中国年鉴研究》2022,(1):44-53+79-80
政治部类是地方综合年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编好政治部类直接影响到一部年鉴的质量高低。政治部类的篇目设置应该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委、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人民(群众)团体、法治、军事。政治部类的记述内容要注意充分反映人大、政协的职能与作用,要注意加强政治部类重要会议的记述,要注意政治部类的相关重要内容不能缺漏。政治部类的条目编写要关注常规条目的设置记述,要关注条目内容的交叉重复,要关注条目资料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马艾民 《新疆地方志》2013,(3):41-42,57
年鉴记述内容的宽与窄、深与浅是衡量一部年鉴是否可读、可查、可用的主要方面。在年鉴编纂所涉及的诸多项目中,内容为“王”。增加年鉴记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让年鉴内容真正丰富起来。记述内容全面不仅是年鉴自身属性的要求,也是读者所需要的。没有思维的高度,就没有稿件的深度。要想解决年鉴记述内容的深度问题,编辑人员要有意识地主动“掘金”,在“广度”上找门路,在“深度”上做文章是立鉴之本,舍弃这个“本”,精品年鉴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