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日的宁绍平原位于钱塘江口和杭州湾南岸,西起萧山市,东到宁波市的镇海区和北仑区沿海,南有会稽、四明、天台诸山,北缘在曹娥江口东西两侧,各有三北半岛和南沙半岛分列,两半岛南缘,自西向东,有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如老虎洞山、西山、长山、航坞山、马鞍山、踏脑冈、五磊山等间断分布.整个宁绍平原,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内仅次于杭嘉湖平原的最大平原.  相似文献   

2.
吴桐 《东南文化》2021,(1):108-119
通过对宁绍平原两周时期主要陶瓷器的CV系数统计,可知宁绍平原在西周至春秋时期,陶瓷器的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且长期未发生明显变化,规范性不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简单与迟滞状态;至战国时则发生明显变化,陶瓷器的生产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规范性增强,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发展迅速并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3.
<正> 宁绍平原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据史籍记载,早在春秋越国时代,本地区已经出现了事先经过周密规划后建立的城市。进入封建社会后期以来,本地区一直地小人稠,城镇经济高度发达。目前平原地区人口已经超过600万,人口密  相似文献   

4.
绍兴出土越国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周燕儿浙江绍兴位于宁绍平原的西部,是春秋战国之际越国的都城。近年来,绍兴县文物管理部门陆续从各乡(镇)征集到大批越国时代的原始青瓷器,它们品种多样,质地精良,造型优美,为关注越文化研究者所重视,作为原始资料尚未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5.
自西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之后,百越民族在历史文献上逐步消失,其中相当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则保存了百越文化的精髓,发展演变为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的诸民族.本文主要分析苗瑶文化与越文化的渊源,以期证明:先秦两汉时期活跃一时的古越人,他们的文化在苗瑶民族中得以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阙如的一章.苗瑶民族总计人口为650万人,他们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湘、粤、桂、川、黔、滇各省广袤的山区,总括起来,这两个民族有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宁绍地区早期遗址群的时空变化是钱塘江以南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全面收集了这一地区的考古资料,着重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距今7000~3000年间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地理学考察。在提取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基础上,绘制出多幅遗址群分布地图,初步恢复性重建了宁绍平原考古时代的聚落群景观。  相似文献   

7.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太湖~宁绍平原已发现近140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一).其中,距今7000—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35处;距今6000—5000年前的文化遗址20处;距今5000-4000年前的文化遗址82处.在这些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年代最早的是河姆渡(位于宁绍平原)、罗家角(位于太湖平原)距今约7000年.年代最近的是上海金山亭林遗址,距今约3900多年.  相似文献   

8.
宁绍平原良渚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河姆渡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于宁绍平原的土著的原始文化。经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对河姆渡文化的认识,学术界虽然还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包括河姆渡遗址的一至四层,它们分别代表着河姆渡文化的四个期,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河姆渡后续文化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姚江两岸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后发现的,在余姚前溪湖等遗址中发现了夹砂红陶鱼鳍形鼎足、泥质灰胎黑皮陶竹节把豆和有段石锛等遗物。据此,有学者认为“在宁绍地区继河姆渡四期文化之后,似乎还存在着相当于良渚文化的第五期文化”。进入80年代以来宁绍平原上先后又发掘了绍兴马鞍遗址、绍兴仙人山遗址、宁波江北慈湖遗址、奉化名山后遗址、象  相似文献   

9.
塔山下层墓地与塔山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塔山下层墓地的分析,提出了塔山文化的命名,认为是在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传统上形成的分布于宁绍平原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考古学概念,本文通过宁绍平原相关遗址的河姆渡文化遗存地层及内涵整合梳理、排比归纳、结合 14C测年,来阐述认识,讨论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闪米特人是由古阿拉伯人、犹太人、迦南人、亚述人、巴比伦人等同源民族构成的群体。他们最早的分布区域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边缘延伸至两河流域。这片区域自西向东被红海、地中海、亚美尼亚高原、伊朗山脉和波斯湾跟其他大陆板块隔开。在公元8世纪亚述入侵两河流域之前,这里没有大的移民潮进出,但闪米特人有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游牧生活转向两河流域的平原定居农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施小蓓 《南方文物》2007,(1):120-124
宁波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东端,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和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分别发韧于上虞梁湖和奉化斑竹的的余姚江与奉化江在今宁波城区交汇,合为甬江,东流入  相似文献   

13.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有影响的一个窑系,根据目下多数研究者的意见,越窑瓷器的生产是始于东汉中期,盛于六朝、唐五代和北宋前期,而衰于北宋中后期,其中心产区在浙江东部的宁绍平原一带。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地理概况六安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下进行的.要表述六安人民的斗争历史,首先要使读者有一个清楚的地理概念.所以我们在六安县新志的开卷第一章就列入了地理概况.本章包括有地理位置、疆域、面积、人口、民族、建置沿革、地势、山脉、河流、土壤、气候、物产各节.通过这些节目的叙述,达到下述目的:(一)扼要地介绍六安人民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从本章节目中可以看出,全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位置、疆域  相似文献   

15.
耿金 《民俗研究》2020,(5):111-122
"梅梁"传说是浙江宁绍地方神话典故,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多个时空交叠与融合,这使得故事本身存在诸多的"粗糙"之处。绍兴禹庙梅梁、鄞县它山堰梅木与余姚梅澳湖梅木构成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三条主线,而三条主线寄生于区域内三种典型水利工程中。南宋以前宁绍地区水利以鉴湖为核心,梅梁传说集中在鉴湖区;南宋以后,梅梁传说出现在宁波鄞县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它山堰中;北宋庆历以后杭州湾南岸大古塘修筑,南宋后期塘内农业开发渐趋成熟,梅梁故事被再发掘并显现于湖泊中。将神话请入水利工程是一种愿望的表达,梅梁故事背后承载着当地期望维持既有水利工程之目的。虽然此神话本体在构建中存在诸多解释悖论,却仍不影响其在宁绍地区的流传。  相似文献   

16.
正河姆渡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年,因最早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之姚江畔的河姆渡而得名。文化遗址呈分散式,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与浙江嘉兴南湖区马家浜文化对望,这两支文化在钱塘江两岸,形成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和环太湖流域的早期文明。在它们之后,上海青浦崧泽一带有一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东、西、南三面为山脉环绕:东面为幕阜山、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南面为南岭山系,西面为武陵山脉;北面为洞庭湖平原(通过华容隆起与湖北分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湖南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雪峰山脉,将湖南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面为湘江和资水流域,西面为沅水和澧水流域(图一)。湖南这种独特的地形特点对湖南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2014,(1):30-33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贸易线路,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然后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延伸,抵达中亚,再穿过中亚、西亚和南亚,最终到达非洲和欧洲。在形成之初,这条商路的功能之一是丝绸贸易,反映了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正因为此,19世纪70年代德国历史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一部分,“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7世纪古代中国通过海上线路,与亚、非、欧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进行跨文明、跨文化的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史前时代的黄河下游地区———太行与泰沂之间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已摆移到泰沂山脉脚下,而史前时代的黄河下游河道远较现在偏西北,流经今河北平原入渤海,战国筑堤以前的黄河下游决溢改道屡见不鲜[1]。因此,史前时代黄河下游地区的概念是太行山脉与泰沂山脉之间的广袤平原,此乃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史前黄河下游决溢改道频繁,而且正流、干流之外,还有若干岔流、决流,故而太行与泰沂之间广阔平原的中心地带是浩瀚的黄河诸河道———正流、岔流、决流以及故道,由此形成了宽广的黄河河道迁移摆动地区,亦即太行与泰沂之间的中部冲积平原地…  相似文献   

20.
张娜 《民族译丛》2006,(5):53-58
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这样的情况:本民族的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置身于全新的异民族环境中,并逐步适应陌生的环境。沙俄时期,大批俄罗斯人作为“农民殖民者”移居中亚,这些俄罗斯农民移民就属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与祖籍地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与文化传统相去甚远的异民族居民交往。在对这种全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与异民族居民建立了一种新的族际关系,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族际交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