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丝绸之路》2009,(7):77-77
青海省旅游局确定2009年为“青海旅游建设年”,全省旅游业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要求,以旅游规划为依据,着力推进青海湖、坎布拉、青藏铁路线、三江源头、祁连自然风光旅游带等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做好从规划年到项目建设年的转进。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11,(5):79-80
2011年,西宁市将深入打造“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突出旅游城市特色。 据了解,为把西宁建设成高原生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按照“十二五”期间把西宁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2011年,西宁市将把“大美青海”和“中国夏都”旅游品牌有机结合,进行深入打造。以“西宁文化旅游建设年”为主题,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西宁市旅游局局长赵宁军强调,  相似文献   

3.
王岑 《旅游纵览》2013,(7):166-167
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正安县时中国为数不多的"中国绿色名县",在拥有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的同时也有一些因素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正安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打造文化、搞好景区建设、提供接待能力、合理规划线路、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座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的千年古城,类型丰富,数量可观。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要想让千年古城重新焕发生机,文旅融合是必然选择。保定市将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为保定“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的金名片。本文从保定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优劣势,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晶晶  杨雯  王婧 《旅游纵览》2023,(5):117-119
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座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的千年古城,类型丰富,数量可观。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要想让千年古城重新焕发生机,文旅融合是必然选择。保定市将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为保定“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的金名片。本文从保定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优劣势,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10,(9):80-80
随着“东坡老家,快乐旅游城”形象的逐步确立,2010年,四川眉山继续将“快乐”进行到底,斥资38亿着力打造川南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5,(4):94-95
尼木、曲水搬迁大骨节病群众;西藏基因工程新药获国家证书;40座小水电站工程全部复工;农牧民免费医疗标准增长1倍;“村村通”改善农牧区设施;台湾一慈善基金会捐资60万元;西藏铅丝笼编织告别手工时代;西藏巨资打造林芝“森林机场”;太阳能研究中心送电到乡村;国家基金委资助西藏项目;05年上半年西藏山峰普查;珠峰冰川消融区扩大;青铁将开通豪华旅游专列;科学家在珠峰发现香柏植物群落;太阳能观光车“五一”使用。  相似文献   

8.
徐佳惠  宋欢 《旅游纵览》2023,(9):146-148+153
梅兰芳京剧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在界定“深度开发”等概念基础上,对泰州及其他地区文化旅游展开横向调查,运用“系统理论”分析其深度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泰州康养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康养与旅游协同开发的思路,深入挖掘梅兰芳京剧文化三层次内涵与价值,创新打造“养心、养神”系列产品,优化目的地、客源、出行、支持四大系统,完成从“观光”到“休闲”的转型升级,实现梅兰芳京剧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11,(21):77-78
黄河源头、阿尼玛卿雪山、年保玉则、马可河林区,还有格萨尔文化--发挥这些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优势的果洛藏族自治州,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目标,全力打造“高原、绿色、无污染、原生态”高端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李华丽 《旅游纵览》2022,(17):84-86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国际旅游岛,海南省着力推动特色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双赢”的必然举措。但实际上,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存在的各类问题,阻碍了海南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深挖特色文化,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和拓展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与销售方式、渠道等建议,以期为海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09,(19):71-72
甘肃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抗日烽火正酣之时,抗战前线发生严重油荒,玉门油田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第二年8月,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2009年,甘肃玉门着重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与“铁人”王进喜精神内涵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战役,对外打造“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陈松杰 《旅游纵览》2013,(2):99-100
近年来,酉阳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把酉阳全力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养生之地·休闲之都"。通过旅游品牌的创建,全面提升酉阳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但目前旅游开发的力度并不大,旅游业发展欠加,吸引力不强。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酉阳旅游现状做出分析,确定旅游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俞娟 《旅游纵览》2022,(14):138-141
江苏省盐城市海盐文化旅游国际化发展刚刚起步,旅游品牌建设尚显不足。本文基于海盐文化旅游国际化发展现存的问题,以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思路制定提升盐城文旅国际化水准、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具体策略,打造国际海盐文化旅游业内的“盐城样本”,为国内海盐文化旅游国际化发展提供“盐城范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索在海盐文化优势基础上创新数字化国际化新模式,为盐城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岳永洁 《旅游纵览》2023,(19):133-135
随着淄博烧烤的出圈,作为流量延伸的博山区饮食受到了游客和网友的关注,也充分证明了流量的底气是文化,留住流量需要依靠文化,因此,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开发博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充分阐释和展现其背后的齐鲁文化底蕴,通过与“陶琉文化游”“孝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深层次的融合吸引游客、留住游量。同时,还应积极打造博山饮食文化旅游IP,借助“云旅游”等智慧旅游方式扩大博山饮食文化的影响,加速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1,(5):77-77
据悉,今后五年,兰州市将构建“11469”大旅游圈,通过整合开发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培育六个特色旅游小城镇,打造九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兰州建成西北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围绕把兰州建成西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突出打造百里黄河风情线旅游大品牌这一重点,打造以兴隆山、官滩沟为核心景区的避暑度假会务旅游园区等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期间,文旅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发展的主基调,而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的有力抓手。本文以文旅融合的发展政策为依托,以发展区域经济和文化艺术产业为目标,以文旅资源的传承与保护为基础,以山海关长城景区为重点,构建河北省秦皇岛市旅游演艺产业体系,将秦皇岛打造成北方演艺之都。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11,(3):78-78
近日,第八届宁夏区冰雪旅游节在宁夏著名景区沙湖开幕。本届冰雪节以“绿色、健康、文化之旅”为主题。推出了一些列新颖刺激的冰雪旅游产品和娱乐项目。2011年1月26日至2月17日,宁夏旅游部门还举办了“2011宁夏旅游休闲贺岁嘉年华”活动,为游客打造一个冰雪天堂。  相似文献   

18.
孙玉林 《旅游纵览》2023,(9):176-178
研究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对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从文化旅游体验、文创产品设计、研学旅游开发、打造“网红”特质、延伸产业链布局“博物馆+”五方面研究工业旅游文旅融合模式,总结文旅融合的开发经验,对工业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是“死保”还是“活保”,其优劣显而易见。沙湾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如何打造古镇旅游产品,使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08,(3):80-80
2008中国夏都旅游博览会将于5月1~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这次旅游博览会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旅游局广泛参与、共同打造的中西部旅游交易平台。交易会以“天路起点,中国夏都”为主题;以“广交天下朋友,博览旅游产品,弘扬旅游文化,发展旅游经济”为宗旨,将旅游企业与旅游产品展示、旅游项目招商与旅游资源宣传、旅游商品销售相结合,构架起中西部旅游联合发展的桥梁,为国内外旅游客商展示实力、塑造形象、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搭建平台;以促进中西部旅游经济和推广发展青藏线旅游为契机,面向全国竭力打造独具旅游名城魅力特色的品牌展会,旨在推动中西部旅游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