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各地第二轮修志工作已陆续开展。对于续修方志 ,方志界有不同理解 ,其中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续修”就是前后二轮修志工作相承相接 ,继续进行第二轮修志。如王志邦认为 ,纵观方志编纂的传统 ,重修是主流 ,后志接前志的续修是支流。“续志”应作“续修方志”解 (《续修方志与方志学学科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思考》 ,《中国地方志》1 998年第 1期 )。另一种则认为“续修”是承续前志的下限 ,在第二轮修志中编纂续志。因此 ,在模式选择上便各有主张 ,前者提出应选择“统合古今”的通纪体方志模式。翟屯建在《续志应该统合古…  相似文献   

2.
最近 ,山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通知 ,转发了省史志编委会制订的《山东省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 ,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 ,切实负起责任 ,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全省续修新方志工作任务。“纲要”确定了续修新方志的指导思想 ,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提出本届续修三级新方志共 1 57部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市县史志机构的指导下 ,编修乡镇志、村志、部门志、企业志及其他类志书 ;续修志书的上限 ,一般应接前志的下限 ,下限根据每2 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要求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志协会1997年会明确提出续修地方志要有一个准备阶段,认真总结首届修志实践的经验教训是准备阶段最重要、最现实的工作。关于理论准备,年会主要讨论了以下6个问题。 1.断限问题。一般主张:作为续修,新志的上限应当紧接前志的下限,如前志下限为1985年,续志上限即应为1986年。也有主张续志上限不必紧接前志,可以自行决定。 关于续志的下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下限断在本世纪末,不跨世纪,一种意见按照20年续修一次的原则,该跨世纪就跨世纪。志书下限跨不跨世纪并非原则性问题。 2.衔接问题。这个衔接系指近些年来,一些地区行政建制发生变化后的后志与前志如何衔接的问题。年会讨论中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旧续、新修。即:原建制所修志书至改制之时,仍按原建制续修,如原为××县,仍续为××县志。自改制之日起,则为新修。如原为××县志,改为××区或××市,则新修  相似文献   

4.
《江苏地方志》2004,(6):61-62
·相约2004(1-3)·张桃林副省长视察省地方志办公室(2-3)·省地方志编委会成员调整(6-3)·本刊编辑部:赵恺先生谈文学与方志(1-4)·刘迎春:试论续修志书的质量与美感(1-5)·陈华黄静:《江苏省志·市场志》的编写构想(1-7)·王超湘宗泉超:关于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些思考(2-4)·韦泽洋:续志工业篇要实现创新(2-7)·李兆群:方志创新的几点思考(3-3)·蒋忠明郑红波:读新志人物传的一点思考(3-6)·陈其弟:续修漫谈(4-3)·许蓝:试析续修地方志面临的社会环境(4-5)·史君伟:续志应该重视记载问题与不足(4-7)·陈华黄静:续修《江苏省志》设《开发区志…  相似文献   

5.
吉祥在《江苏地方志》1998年增刊上撰文《论续志编修与资料积累制度的建立》,提出与续修地方志制度相适应,方志系统应尽快建立起一套资料积累制度.  相似文献   

6.
首届江苏省志基本编纂完成。现在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续修省志,我们应该按照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思考,统筹安排,把续志编纂成更具时代特色的良志。《江苏省志·盐业志》编修工作已全面展开,现根据续修的一些实践体会,谈谈对省志经济部类志书续修的几点思考。一、续修经济类志书要记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本届续志,上限接续前志,下限初定2005年。上届《盐业志》下限为1988年,到2005年,计18年,基本符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要求。这一时期,江苏盐业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古盐业官营,建国后…  相似文献   

7.
篇目设置是军事志续修工作的重要环节,既是续修志书的提纲、收集资料的依据、,又是保证志书质量的关键,因此,搞好篇目、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全军统一部署和首届志书的下限时间,《陕西省志&;#183;军事志》续修的上下限时间为1991~2005年。由于时间较短,又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续修篇目,是续修工作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军事志编纂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军事志续修工作的意见》和我区修志工作实际,我们感到续修篇目设置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方志事业,已出现了双轨运行的可喜局面,既是县级修志进入金秋收获季节,又是续志帷幕已经拉开之时。这就需要我们修志指导部门一手抓修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修志进度,尽早完成本届县级修志任务;一手抓续修县级志书,开拓续志的新局面,总结新经验,指导续志健康地发展。就当前看,全国启动续志行为,一是自发的,一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自发的先于发动的。例如:黑龙江《呼玛县志》出版于1980年,《续呼玛县志》出版于1990年;江西《瑞昌县志》出版于1990年,《瑞昌县续志》出版于1993年。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动续修方志,如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已向全省布置续修方志工作任务,见《巴蜀史志》1995年第1期发表的眉山县志办王致修撰写的《续志初探》一文。今年年初,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的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号召,已经完成本届修志任务的,  相似文献   

9.
《宁夏史志研究》 2 0 0 1年 4~ 5期《新志书续修之管见》 ,作者 :吴忠礼一、续修的意义续修是方志文化形态的特点 ,是一个传统。社会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永无止境 ,方志通过代代续修 ,汇成一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长河而亘古不竭。前无志者创新之 ,前有志者续修之 ,这在旧时代也是地方各级官员的官责 ,谁也不敢承担“前无所传 ,后无所继”的历史性过失 ,何况今日 ?通过续修 ,方志特殊的价值才能得到广泛充分的体现。只有通过对某地、某行业较长时间的连续记载 ,人们才能看懂事物发生、发展的运行轨迹 ,通过运动的全过程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二…  相似文献   

10.
编修出高水准的续志,修志工作者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从“续”字入手,做好衔接断限,缘时续事;继承发展,努力创新;拾遗补缺,勘误订正等工作.一、衔接断限,缘时续事志书的断代性决定了修志工作的连续性和志书时限的相互衔接性.续修第二届志书,首先要考虑如何衔接断限问题.第一届新方志的下限一般断至1985年.续修志书的上限一定要与前志的下限时间接轨到位,不可越限而书,更不能重叠记述.特别对那些下限参差不齐志书,在续志的“凡例”中,应该单列说明文字,防止给历史留下新的“后遗症”,或影响再续志的规范化.续志的下限时间,以断至2000年,即“九五”计划完成之时为宜.这样既能增强续志断限的整体感,也便于为21世纪再续志取得统一的上限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全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现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淮安市地方志工作规划(2005~2010)。一、主要工作任务(一)续(编)修地方志1、续修《淮安市志》(原《淮阴市志》);2、续修县(区)志,主要有:《涟水县志》、《洪泽县志》、《盱眙县志》、《金湖县志》、《淮阴区志》(原《淮阴县志》)、《楚州区志》(原《淮安市志》);3、编修《清浦区志》;4、编写《清河区资料长编》。(二)编纂地方年鉴继续编好《淮安年鉴》、《淮阴年鉴》、《楚州年鉴》、《涟水年鉴》、《盱眙年鉴》、《金湖年鉴》。《洪泽年鉴》抓紧筹备,争取从2006年起逐年编纂出版。(三)整理出版地方文献2005年标点出版《淮阴风土记》、《王家营志》、《河下志》、《漕船志》,往后逐年点校出版淮安旧文献资料1~2部。(四)有条件的单位续修或编修乡镇志、村志、山水志、部门志、行业志、厂矿志等。(五)开展方志理论研究结合续修志书和编纂年鉴的工作实践,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市方志年鉴研究会成立之后,要逐年列出研究课题,动员和组织方志年鉴工作者围绕课题,深入探讨,以推动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六)开发利用志鉴资源做好志鉴出版后的发行、宣传和利用工作,扩大志鉴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福建史志》2002,(2):63-63
王复兴在《续志应记载静态事物》文中谈到续修志书对静态事物应予记载。主要理由如下:一是记载静态事物是由方志性质决定的。作者认为由于我们要续修的是一部完整的独立的志书,它应该能够脱离首届新方志而单独存在,所以它的内容要求全面,不能有大的缺漏,否则,就和方志“综合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不相符合了。为使续志符合方志性质,续志内容达到全面、完备的要求,编修续志时就必须记载静态事物。  相似文献   

13.
方志名家章学诚曾把人物篇称做“志中之髓” ,可见人物篇的重要。目前 ,许多县 (市 )进入续修或准备续修阶段 ,因时代变化、前届修志的局限以及方志界理论的深入发展 ,如何写好续修县志中的人物志就成了关键问题。现就对续修县志中人物志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一、人物志断限不能与续志断限等同一般续修县志上限至前志下限当年 ,有的适当追溯。续志上限看起来具体明确 ,好操作 ,但是 ,如果其中的人物志严格按这个上限记述 ,则前志人物的疏漏、欠缺就难以修补。对前志人物的记述 ,普遍存在离下限越近 ,被记述的人物越少 ,人物传记中 ,记述下限…  相似文献   

14.
《新安志》续修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南宋罗愿《新安志》纂成之后,宋元明时期不断续修和补充,有史记载的就有近十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在我国方志的纂修历史上有典型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除《徽州府志》、《新安志补》等传世外,其它续修之作佚失,续修情况不明,相关记载屡有舛误,也就有了钩沉补阙的必要。这对深入研究《新安志》、徽州文化及方志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续志是我国传统志书的一种体例,其特点是以前志的下限为新志的上限,编纂新时期的方志。其体例基本依照前志,有的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传统的续志不是通合古今的通志,而是一种断代志。从全国来看,传统的旧志续志以明清时较多。就江苏而言,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江苏旧方志提要》统计,  相似文献   

16.
浙江王志邦在《中国地方志》1998年第1期上发表《续修方志与方志学科建设》一文,认为地方志编纂的传统,重修是主流,后志接前志  相似文献   

17.
笔者拙文《方志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思考》(载于《中国地方志》1997年第4期)提出两个观点:“志书理论滞后于修志实践”、“方志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志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笔者用今天的认识水平和续修工作要求重新审视它,虽不失现实指导作用,但在其内涵和外延上却有必要加以延伸或拓展,尚有建立地方志学科、正视续修志“收资难”、解决志书字数膨胀及续志创新等问题,亦需认真进行探究。以便使续修工作搞得更好,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较上届修志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旧志的基本情况及续修志书的概况 ,认为续修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研究旧志的续修使用广义的概念较为科学 ,即首次修志之后 ,凡再次修志 ,皆视为续修。从这一概念出发 ,历史上的续修大致分四种情况 :续志完全抄录前志内容 ,再新增一小部分内容 ;续志悉依前志“凡例” ,凡前志详载又未变化者从略 ,大量增加前志之后的史实 ;凡前志已载者续志一律省略 ,仅增补前志缺漏 ,续近事成编 ;改前志体例 ,重新设纲立目 ,补旧增新。从成书情况来看 ,第四种方式是比较科学的。由历史上的方志编修可见 ,续修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县志续修并不是新问题,清光绪五年(1879)的《丹徒县志》共64卷,到宣统年间(1909—1911)就有了《丹徒县续志》抄本10卷,到民国19年(1930)又有了《续丹徒县志》21卷。这次续修,新在是社会主义第一届志书的续修,如何续修无前例可循,新在前届志  相似文献   

20.
陈立 《福建史志》2004,(5):29-31
随着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开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新的任务编修续志,成为当前方志工作中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作为《福建省志》续修的试点,日前出版的《福建省志·金融志》(1989~1998年)(以下简称续志),在编修过程中,对续志的主体内容、篇目结构、取材记述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