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轿子,古时称肩舆,是始于汉代的代步工具。据《史记·河渠书》云:“宋时,用轿始盛,俗谓:武官骑马,官乘轿”。另据元代站赤设置记载:“江浙等处,除设有马站、步站、水站外,专设轿站三十五处,有轿一百四十八乘”。可见,轿子的使用不光在苏州地区。在江浙一带也颇有市场的。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轿子是身份的象征。 古代的轿子不是随便就能坐的。按明朝初年的规定,轿子分为大轿小轿:大轿是四人抬的官轿,四品以上官才能坐;小轿是两人抬的民轿,只许妇老病残坐。洪武年问有“五品京官亦美哉……有时街上骑驴过”的诗句,骑驴就很光荣啦。  相似文献   

3.
粤北始兴县的轿子,一般分为“花轿”和“侍轿”两大类。侍轿,当地人又习惯地称它“蓬哩轿”。它制作比较简单,一般用竹或木搭个架子,上面再盖上一层布,既能遮阴又能避雨。而且,冬暖夏凉,男女老幼皆适宦乘坐此轿,称“侍轿”。花轿,即金碧辉煌、雕刻精美的轿子,全部木质结构,并且精雕细刻成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因图案精美复杂,故当地称它“花轿”。  相似文献   

4.
号称“九省通衢”的汉口,清代已是“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的大商业城镇.当时全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街巷纵横.尽管旧汉口商业繁华,但公共交通却极其落后.直到清末,汉口公共交通以人力、兽力的车轿为主.辛亥革命以前,汉口公共交通以轿子为主.除了官轿和有钱人家的私轿外,民间有出租轿,当时“轿码头”(轿子出租点)及轿行遍布街头、巷口及渡口附近.  相似文献   

5.
“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读清朝文人王渔洋的这旬诗。仿佛回到了那个闲适安逸的年代,文人雅士坐着轿子。在慢慢悠悠的路程中偶尔揭开帷子,瞧一瞧路边的风景,无车马劳顿之苦,有安稳舒适之乐。慢轿子,走得慢。做得也慢,在北京孙庆连老师的工作室里。  相似文献   

6.
说“轿”     
正轿子,古称肩舆、步辇、担舆等,由先秦时代的辇舆转变而来。汉朝,达官显贵习惯于乘坐车马,然途经山路车马不便行,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固定两根杠子,乘着盘坐其上,让人抬着走,形似现在的木板担架,此即为最原始的轿子。故《汉书·河渠书》中称:"山行即轿。"轿在一前一后两人肩上,望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所以又称轿为"桥"。两晋时期,因轿子式样酷似车,只是车置轮而手推,轿舁竿而肩扛,遂谓之"肩舆"  相似文献   

7.
任为  肖发标 《大众考古》2023,(11):80-83
<正>“轿子石”石刻是南昌地区现存最早的宗教功能石刻和年代第二早的摩崖石刻。石上留存有南宋嘉定九年(1216)塔楼式道教神龛、同时期道教人物刻像、明正统七年(1442)“何仙”题字共三幅石刻。在今天南昌新建区石埠镇龙岗村萧峰水库东岸通往观山村的半山公路北侧山坡上,有一块近似马蹄状的花岗岩巨石,当地人称“轿子石”,志乘俱无载。20世纪80年代初,南昌市湾里区文化局文物工作者对南昌西山地区遗存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走访调查,  相似文献   

8.
中山陵抬轿趣闻文/刘维才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直属国民政府),以藤特制了六顶轿子,两顶躺式,四顶坐式,轿门轿顶及两侧挂着青色的布帘,左右两根轿杆,造形美观大方。国府及国际要人来谒陵时,非因特殊所需而不能动...  相似文献   

9.
坐轿这件事     
轿子是清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有权有钱的人都想靠它代步。然而,在清代,从皇帝到各级官员,能不能乘轿、怎样乘轿都有具体规定。潘洪纲在《细说清人社会生活》一书中介绍:在清代,皇帝、皇后可以坐36人抬的奢华的轿子,其他官员,旗籍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准许乘轿;贝勒、贝子、公、都统及二品文臣,只有年老体弱或得到皇帝特许的人才能"乘舆"。  相似文献   

10.
读了郭杰同志的《从我国古籍探索远古乐舞艺术》一文(原载《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4期》,有三点感受:其一,我国的远古乐舞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文化史著作及史学著作言之不详,确实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工作。其二、郭杰同志在王国维、高亭等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远古乐舞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大体构划出了我国远古乐舞总体特征与时代风貌,从总体而言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三、郭文尚有不足与可商榷之处,兹分三点论述如下。一、论述我国远古乐舞尚有疏漏郭文认为《葛天氏之乐》是我国“最古…  相似文献   

11.
登封战国阳城贮水输水设施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一带,是文献记载和传说中的古代“阳城”所在地。近年来,在这一带探索夏代文化的进程中,于1977年春,在告成镇东北部,调查发现了春秋战国直至汉时期的古“阳城”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阳城内各种遗迹、遗物的保存情况,1977年秋进行了发掘。在初步发掘的近一千五百平方米范围内,除清理出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灰坑和水井外,比较重要的是发掘出了部分战国时期的贮水和输水设施遗存,并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0,(1):93-93
在机动车发明之前,我们的老前辈的陆上交通工具也就是车、马、轿而已,有钱人自己有马,也养得起轿夫,算是有私家车的主。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能享受朝廷的公车待遇,苦就苦了一般的官员,如果家底薄,肯定是养不起私家车的,只能租赁,类似今天的“打的”。  相似文献   

13.
京东花轿     
姑娘出嫁乘花轿是一种古老的婚俗,在今天的大都市里已经不大能看到了。但是在历史上花轿是姑娘们出嫁所不可缺少的,以至于今天还流传着“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歇后语。花轿呵花轿,你载着姑娘们的喜悦,也载着姑娘们的眼泪……  相似文献   

14.
<正>清代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该图气势恢宏,是一幅描绘明清时期苏州市井生活的艺术长卷。衣食住行,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其中,就有别具一格的"抬轿子"画面。争奇斗艳的轿子,是当时市民出行使用的代步工具,堪称时髦的人力"轿车"。陆上抬轿,水中行舟,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构成民俗风情中"出行"的双娇。轿,又写作"簥",别称"舆",有竹舆、舆轿、舆车、肩舆  相似文献   

15.
金欢欢  徐楠 《中华遗产》2010,(5):134-143
从轿子到洋车,再到电车和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进步,也映射出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轨迹,这一切在近代上海迅速发生。城市意味着机会,城市意味着文明,城市也意味着变化。抓住机会就能乘势而起。上海是这样,祥生出租汽车公司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1992年4月18日至20日,来自全国七省、市50余名专家学者在山东省郓城县召开“全国孙膑故里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8篇。孙膑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近年来,孙膑故里在何处?引起我国史学工作者广泛的关注。与会专家学者对“郓城说”、“鄄城说”、“阳谷说”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之后,从目前已掌握的文献、考古、民俗资料来看,认为郓城古廪丘(今水堡一带)的说法符合历史的真实。《史记》记载说:“膑生阿、鄄之间”,说明孙膑的故里既不在阿,也不在鄄,其地望是在两地之间的郓城古廪丘。廪丘一带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刀币、铁剑、箭镞、陶器等遗物,提供了有力佐证。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孙氏先茔”中的明代碑刻和孙楼珍藏的封诰与族谱,以及当地流传的民俗、民间传说,也为古廪丘是孙膑故里提供了旁证。郓城古廪丘的孙氏族人是孙膑的后裔。与会专家学者把孙膑故里界定在郓城古廪丘的结论,廓清了一桩千年历史公案,它将推动“齐孙子”军事思想多方位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濮文化新探     
自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古人类化石(即“巫山人”),证明长江流域青藏高原东部是人类的起源地,翻开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第一页。在成都平原上,相继又发现了距今4300余年前(即约传说中黄、炎新石器时期)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紫竹村“崇州紫竹古遗址”,与新津县新石器时期的“宝墩文化”和崇州市的“双河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古芒城”以及“郫县古城址”等6处历史考古重大发现,构成了长江文明上游起源的中心。这对研究巴蜀文化,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是中国八大名山和五大山水风光旅游区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自然资源宝库 ,同时也是一处人类文化资源宝库 ,是东北区域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亚文化。自远古以来 ,长白山又先后有不咸山、徒太山、从太山、太白山等不同的称呼。一直到金代 ,女真人始定其名为“长白山” ,从此流传至今 ,计有 82 7年的历史了。现在所知 ,长白山地区的最早居民是“金牛山人”和“鸽子洞人”后代的“安图人” ,生活在距今 2 .6万年以前。进入有史记载以后 ,箕族、古朝鲜族、秽族、貊族、夫余族、高句丽族、沃沮族、肃慎族、挹娄族、真番族、发族、勿吉族、族…  相似文献   

19.
1916年8月25日,孙中山先生在视察象山、舟山军港后,顺道踏上了普陀这座佛教名山。当中山先生乘竹轿登临佛顶山时,为一路山海秀色所陶醉,且有幸目睹了海市蜃楼奇观,“诧以为奇不已”,乃由刊、中山先生口述,随行陈去病代笔写就《游昔陀志奇》一文,并盖上孙中山“月白风清”印章,悬挂于普济寺客堂。惜该墨迹于“文革”中散失,至今不知下落,只留下影印件。兹敬录如下,作为对中山先生游普陀山八十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社会曾有过光辉的“青铜时代”。然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所用的铜是怎么样冶炼出来的,这一问题历来都为历史学界和化学界所重视。1974年起,湖北省大冶县铜绿山春秋战国时期古矿冶遗址的发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试就其中有关配矿技术中的化学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位于我国著名的矿产地之一的湖北大冶附近,它的范围,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1公里。该遗址延续的时间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