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波 《沧桑》2004,(Z1)
塔,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5、6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火化后的遗体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舍利子,弟子们就修建了用于保存和埋葬释迦牟尼“舍利”的一种半圆球形状的坟墓,也就是今日所说的塔。所以,也将塔叫做佛塔。后来凡是有名分而“德行”又较高的僧人,死后火化的遗骸大多建墓塔放置。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藏舍利、佛骨等的“窣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2.
第十一世班禅的经师、藏传佛教界德高望重的波米·强巴洛珠活佛于公元2002年11月20日(藏历水马年十月十六日)凌晨5时30分在拉萨大昭寺圆寂,享年83岁。波米活佛生前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政协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等重要职务。 波米活佛的圆寂,使藏传佛教界失去了一位潜心修法、守持戒律的高僧大德,使广大信众失去了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好活佛,使党和政府失去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3.
佛舍利     
《文史博览》2007,(12):37
合利,又作“合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有人认为“合利子”就是人体内形成的结石。反对者则表示,“合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与水垢相似,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合利子。大德(在印度,是对菩萨或高僧的敬称)的舌头、  相似文献   

4.
地理填字     
《山茶》2010,(10):196-196,180
看杂志,动脑筋 少林寺塔林是寺内历代高僧长眠的墓地,高僧圆寂后.尸骨或骨灰埋入地宫,上面建造墓塔以示功德,这是中国现存最多、规模最大的塔群。本期填字游戏中的某些答案就隐藏在《嵩山:中央的诱惑》这篇文章中。  相似文献   

5.
书评书讯     
《中国西藏》2015,(6):88-88
关于活佛的来历,关于转世依赖的灵魂和佛学观念,关于转世的实修和亡者的转生引导,关于活佛从圆寂到转世认定的种种程序和仪轨,除了极少数有幸参与活佛转世寻记的高僧、摄政和神巫等知道外,对世人一直是永远不解的谜。《佛界: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将带你超越认知的障碍,真正理解神灵与苍生、生与死、转世与永生的关系.真正受到雪域文化中道不尽的神秘。  相似文献   

6.
在青藏高原,无论在古刹圣地,还是山道小村,随处都可看到姿态挺拔、雕饰精美的佛塔。自从有了佛塔,也就有了藏民族转佛塔祈祷这一日常宗教行为。 佛塔藏名称“侨旦”,在有些藏区(比如拉卜楞)因其表面呈白色,又称“侨旦尕绕”,汉意为“白色佛塔”。寺院建塔起源于印度。据有关史料记述,吠陀时代印度诸王所建的半圆形坟墓是后来佛塔之雏形。佛陀释迦牟尼圆寂后,信徒们将其遗体火化收取舍利,建造了第一座有舍利的佛塔,以示纪念。 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后,藏王松赞干布在昌珠寺内建一座有五顶之佛塔,另在拉萨红山顶上…  相似文献   

7.
土葬在边际畜牧社会存在,至今人们仍喜欢用土葬方法来处理亲人或乡里的尸体。 土葬方式被藏民认可为处理特定亡人遗体的方式后,他们在行将止息的人快要完结自己的呼吸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处理一些指向送葬目的的行为。首先是遗体姿式的控制。一般多为成年人或身体立练的长者。因为请他们来守最后的病人是由于他们懂得遗体姿式的控制方式。遗体姿式控制有两种方法:活佛圆寂时一般由活佛自己跏趺偃息,以期上乘涅槃。因病圆寂,多由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西山八大处。有一座名刹 ──灵光寺。近年来。名刹香 火旺盛.善男信女前往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人士及游客来此拜谒,观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灵光寺后院的佛牙舍利塔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灵牙。 释迎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同代。八十岁圆寂.他逝世火化后仅留牙舍利两颗.一颗传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另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由该国传入于阗(今我国新疆).五世纪中叶。南朝高僧法显西游于阗,把这颗灵牙带回齐首都建康(今南京).隋朝统一后.佛牙被送往长安。五代…  相似文献   

9.
李丹 《文物世界》2013,(3):52-54
塔是源于古代印度的一种坟冢,汉语译作“浮屠”或“浮图”。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藏置佛陀舍利(即遗骨)和遗物的塔便成为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人,塔的形象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楼阁式塔、密檐塔、花塔等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的中国式佛塔,唯独塔顶的刹还依稀保留着印度佛塔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细析唐代有关玄奘的资料,拟构玄奘晚年生活图景,发现这位名震古今的高僧竟然有艰丰困顿的晚年。永徽年间,在高宗从辅政旧臣系夺回政治主宰权的风暴中,玄奘被归入辅政旧臣系,自此之後遂处:拎一种被监视的环境之中,包括:显庆元年(656)诏六臣监共译经。显庆二年随驾束都。显庆三年敕住西明寺。显庆四年秋,辅政旧臣系几乎全被消灭殆尽,玄奘奏请移居玉华寺,这可以说是透过自我贬逐以求保身之法。麟德元年(664)二月,玄奘圆寂。从卧病到辞世前,都未有官医前往诊视。玄奘身後的寥落,也显现在以下四事:没有官员参加葬礼,没有追谧,也没有塔铭,甚至在入葬后五年,竟被发棺迁葬。来人周知玄奘墓塔所在的“兴教寺”系在他去世九十四年後才规建的,而距他圆寂一百七十五年后,方树立塔铭。  相似文献   

11.
马的来历     
纳西族在人死后,要举行两次仪式,一次是人死后的出葬仪式,火化尸体或埋葬尸体,处理人的肉体。第三年的阴历十一月份,举行超度仪式,把死者灵魂超度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超度人灵魂。在这  相似文献   

12.
印度金剐座是我们的祖师佛陀之圣地;利玛比是释迦牟尼诞生之地;波罗奈斯是释迦牟尼转四谛法轮之地;上茅城是释迦牟尼圆寂之地。这些都在经藏中记载着,是佛陀的四大圣地。在其之外,还有那烂陀是释迦牟尼加持之地;舍卫是释迦牟尼居处祗园精舍之地;相卡萨是降神之地;王舍是调解之地。以上八处系著名的八大圣地,亦是闻名的八大善逝塔。这些古老的圣地  相似文献   

13.
扎寺祈盼班禅大师早转世──扎什伦布寺民管会主任喇嘛次仁访谈录艾南至尊估主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已经6年,他的转世灵童也早已降生人世,我们扎寺高僧活佛在多于恒河沙粒般的茫茫人海中细细寻觅,终于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第十世班掸大师的身、口、意的3名化身,已经报请中...  相似文献   

14.
漫谈佛舍利     
孟君 《收藏家》2015,(3):69-74
舍利,梵文Sarira的音译,又译"设立罗"、"室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经典《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佛教原来特指佛祖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透明、颗粒、结晶、珠状物体和遗骨,结晶物体犹如五色宝珠,有圆形、椭圆形、或成莲花形,有的像珍珠、玛瑙或水晶,所以又称之为"舍利子"。后来佛教对有德行的大德高僧死后的遗体和烧剩的骨头,也称之为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喇嘛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圆寂。这位藏传佛教最大活佛之一的转生走过了6年历程。在十一世班禅坐床10年之际,揭秘十一世班禅的寻访认定,会给读了解活佛从圆寂到转生的过程提供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郑屹 《丝绸之路》2006,(12):46-48
六世贡唐仓活佛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藏传佛教界的知名人士。2000年圆寂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贡唐仓活佛的转世工作。六世贡唐仓活佛的转世灵童是在广泛寻访的基础上,于2005年8月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拉卜楞寺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主持认定。转世灵童名  相似文献   

17.
董旭 《文物春秋》2014,(6):32-39
河北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是河北省保存较好的墓塔群。现存的12座墓塔建筑形制、砖雕手法及塔铭是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墓塔建筑形制、寺庙佛塔瘗葬制度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文对万寿禅寺塔林的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进行了分析研究,藉以丰富寺院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董旭 《文物春秋》2015,(2):71-75
平山万寿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是保存较好、较完整的墓塔群。在现存的12座墓塔中,6号、10号、11号墓塔塔铭对研究万寿禅寺历史及其在当时佛学界的地位、瘗葬制度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汉市武昌区梅家山发掘了一座方形砖室墓。墓中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一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八棱体漆木葬具、木法器等。其中,八棱体漆木葬具和木法器为考古第一次发现。由塔铭可知,墓主为五代杨吴国高僧超惠大师。  相似文献   

20.
玄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佛学家、法相宗的创宗人。他毕生为求法取经和译著佛经而耗尽心血,圆寂后葬于长安。后来,迭因变故,其顶骨播迁中外,致使出现多处玄奘骨塔的奇特现象。对于玄奘顶骨的播迁过程,前人曾有记载,近年来亦常见文章述说,然而有的仅及片断,有的失之太略,有的颇多误传,有的相互矛盾。如《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在介绍玄奘顶骨由西安播迁于外时说:“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间,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