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国际关系的文化解释:入江昭与美国-东亚关系研究曹大友,周桂银自兰克学派以来,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研究就一直强调以外交档案为基础来分析外交决策者的动机及政策途径。随着各国外交档案的渐次解密和开放,基于多国档案的国际关系史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到本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2.
外交决策动因,是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外交,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国家间交往,因此,行使外交职能的人就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关系起着巨大影响,而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主观意念对国际关系的客观进程往往就有着支配性作用。对纷乱千变的国际关系现象,我们能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统治者总是努力在  相似文献   

3.
北宋东亚多国体系下大国制衡与争锋、小国图存与发展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外交博弈和外交谈判十分激烈,且并非简单的双边关系,而与多国制衡关系相互联动。华夷观念是外交博弈的基本理念,但并非固化教条,而是具有弹性特征并因时变化。在华夷观念下代表着等级制国际关系的名分是外交博弈的首要目标,利益是外交博弈的核心诉求,其背后都是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外交博弈结果主要取决于综合实力,同时受到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外交使节的谈判技巧对外交博弈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大局影响有限。北宋外交博弈既有历史共性,也有多国体系下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乾隆年间清政府逐步形成了外交文书的“天朝体制”。此项体制长期受到来华西人的挑战。鸦片战争后 ,英国等列强以武力和不平等条约为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 ,“照会”等近代外交公文范式初步形成。西方外交和文书体制对中国外交文书体制的硬性干预和强制替代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价值体系在中国的强力移植过程。  相似文献   

5.
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远东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阶段。本文拟以外交档案、文献为依据,探讨1921—1931年日本对华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剖析在东京交替出现的“币原外交”、“田中外交”的特征,揭示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武力侵华道路其政策形成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外交",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日本学者坂野正高认为,"外交是对等的独立国家间关系的现实,它不是纵向关系,而是横向关系",中国周朝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的朝贡体制基本上是上下关系,因而不是外交(坂野正高:《现代外交分析——情报、政策决定及外交交涉》,東京大学出版会1971年版,第9~10页)。川岛真据此认为,"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等可以定位成朝横向关系的转移,而后来设立外务部、外交部就可以认为是这个转移的结束或完成"(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杨友孙 《世界历史》2006,1(4):51-59
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苏联东欧的文化外交,即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苏东“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苏东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美国对波兰的文化外交为窗口,对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质、策略、特点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代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是西方列强为谋求霸权而广泛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和1814年5月第一次巴黎和约明文规定缔约国所抱定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欧洲真正的、永久的势力均衡的体系”、“维持均衡确保和平”。西方有名的国际关系史学者,如A.J.f.泰勒、塞顿-沃森以及亨利·基辛格等用势力均衡的观点解释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近几年来,我国国际关系史学界,也在注意研究和探讨均势外交这个课题。在这里,我们结合近代国际关系史,就均势外交的历史形成、地位和作用的几个问题,谈点  相似文献   

9.
阿马尔那时代是近东历史上的和平外交时代,五大国支配着外交的走向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在大国外交中,存在3种外交方式,礼物交换、王室联姻和信息沟通,这3种外交方式构成了当时外交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和平外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末中国传统政治不能适应近现代国际关系实际,郭嵩焘以务实态度,超越传统政治藩篱,在社会转型风口浪尖上,以中国首任驻外公使身份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巨文岛事件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地缘政治观察,该事件是以朝鲜为地理中心的区域政治参与势力在当时的东亚权力格局下进行的一场国际政治博弈;从全球政治观察,是英俄两国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矛盾激化背景下,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历史反映。作为事件主角的英帝国,在事件过程中运用“以中国为轴”的外交策略周旋于区域势力的外交压力之中,最后“借力中国”,用巨文岛这枚政治棋子与俄国达成局外妥协,成功地实现了遏制俄国海军进驻朝鲜的东亚战略目标。而中国则审时度势,在险恶的局势中谨慎的开展外交活动,有力地利用了局势施压俄国,实现了维护其在朝鲜半岛宗主权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以经济主导社会。然而在一个凸显政治道德的中国传统社会里,经济却永远处于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次要地位。很不幸的是,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近代社会到来抑或到来前夕的中国对外关系方面的历史叙述,却忽略了上述事实。例如,清前中期阶段的中俄关系并非双方处于均势状态,在更多情况下,可以说由清朝在操纵。笔者借助重新查阅清官方典章资料和利用新近内部出版的资料集《故宫俄文史料》,重新阐明清朝立场下的中俄关系状态,以及清朝操纵中俄关系所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后期,西力东侵,维系原来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关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东亚地区三个古老的国家开始相继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三国在向近代外交迈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中朝两国的统治者都不能以对世界变局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的心态迎接来自西方的挑战,融入新的国际秩序。只有日本在新的形势面前适时摒弃传统的世界观,以近代世界观看待东亚秩序问题,进而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三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不同的外交取向,与其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形成近代世界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一项国际关系新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战略思想上的一项重要创新和理论建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恪守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心作用;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大力倡导多边主义,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s foreign policy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new realism’, repudiating some of the exaggerated ambitions of Yevgeny Primakov's tenure as foreign minister in the late 1990s while asserting Russia's distinctive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Rather than acting as a classic ‘balancing’ power prescribed by classic realist theory as the response to the hegemonic power of a single state, Russia under Putin tended to ‘bandwagon’ and the country has been a vigorous ‘joiner’. Putin insisted that Russia retains its ‘autonom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hile moving away from earlier ideas that Russia could constitute the kernel of an alternative power bloc. However, the opportunity to integrate Russia into the hegemonic international order may have been missed because of what is seen in Moscow as the resolute hostility of groups in the West who continue to pursue Cold War aims of isolating and containing Russia. The Cold War was transcended in an asymmetrical manner, and this has given rise to four major failures: political, strategic,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The world faces the danger of the onset of a new era of great power bloc politics, thus restoring a Cold War structure 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none of the major strategic issues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yet resolved, we may be facing a new twenty years’ crisis.  相似文献   

16.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returning to multipolarity—a situation of multiple Great Powers—drawing the post‐Cold War ‘unipolar moment’ of comprehensive U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dominance to an end. The rise of new Great Powers, namely the ‘BRICs’—Brazil, Russia, India, and most importantly, China—and the return of multipolarity at the global level in turn carries security implications for western Europe. While peaceful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have attained a remarkable level of strategic, institutional and normative embeddedness, there are f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return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in the wider world that may negatively impact on the western European strategic environment: the resurgence of an increasingly belligerent Russia; the erosion of the US military commitment to Europe; the risk of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ris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embroil European states; the elevated incentive for states to acquire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economically vital European sea lines and supply chains. These five factors must, in turn, be reflected in European states’ strategic behaviour. In particular, for the United Kingdom—one of western Europe's two principal military powers, and its only insular (offshore) power—the return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at the global level suggests that a return to offshore balancing would be a more appropriate choice than an ongoing commitment to direct military interventions of the kind that have characterized post‐2001 British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王荣成  任晶 《人文地理》2004,19(1):37-41
本文在考察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影响与制约因素,预测了未来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发展趋势。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短期内,基本发展框架是以中国珲春、俄罗斯斯拉夫扬卡和朝鲜罗津为顶点的"小三角"核心区为主;长期来看,则将在以中国延吉市、俄罗斯海参崴市、朝鲜清津市为顶点的"大三角"框架下发展,以现代国际网络城市系统构成东北亚地区国际物流中心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国际尺度和国家尺度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格局进行考察,认为1800年前中国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近代中国则成为欧美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材料的来源地,中国由此转变为世界经济的边缘。这种世界经济格局又影响中国内部的经济格局,原来南北经济差距转变为东西差距,东部沿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区,西部则成为中国经济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商务会议不仅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商人外交活动,而且是中国商人外交继五四时期之后的又一次跨越。这次会议由联太平洋协会这一国际商人外交组织发起,由太平洋地区各国工商界所派代表参加,对中国商人来说是第一次直接的国际商人外交活动。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向世界发出了要求国际和平,反对政治侵略,希望太平洋各国建立真正友谊的呼吁;阐明了中国商务发展的障碍,以及建立平等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性;宣传了中国工商业发展情况,消除国际上对中国商务状况的误会;提出了开发资源、发展交通、增进国际商务合作的主张。会议通过了许多有利于中国的议案,推进了中国工商界联美制日的外交策略,也增进了中国商人走向世界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张建华 《史学月刊》2020,(1):117-129
中俄交往始于蒙古西征和金帐汗国时代(1238-1480年),中国学人撰写俄国史自1878年刊印的鹭江奇迹人的《俄国志略》,到今天已经有整整140年的历史。中国的俄国史学科伴随民族命运、国家危机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而生,自诞生之日起即负有学人情怀、民族重任和学术职责三重使命。因此,俄国史学科在中国一直发挥着“知夷”和“盗火”的两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俄国史(包括苏联时期和俄罗斯联邦时期)研究获得了70年的巨大发展,主要成就有:1985年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成立(1992年英文更名为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史研究会),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及党政机构纷纷设立俄国史或俄罗斯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了从历史学学士、俄国史硕士到俄国史博士的三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俄国史和俄罗斯问题研究的专业期刊创立并连续出版,大量的俄国通史、中俄(中苏)关系史、专题著作、各类教科书、翻译著作(来自俄文、英法、法文、德文、波兰文等)出版,中国俄国史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俄罗斯学”新学科正在建立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