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用了与顾颉刚非常相似的"层累说"观察古史的构成,而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更成为贯穿"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另一方面,"疑古派"在辨伪过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与"重建派"非常相似的具有建设意义的观念,但因其给人留下的"破坏"的形象过强而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2.
顾颉刚在1923年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之后,对传统古史系统的认识和思考逐步深入,最后于1933年正式提出包括《帝系考》《王制考》《经学考》和《道统考》在内的“古史四考”。顾颉刚一生从事的疑古史学工作,基本都可以放入“古史四考”的框架中。《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只是《帝系考》的一部分,由《帝系考》而引出《王制考》,由《王制考》而引出《经学考》,《道统考》则附丽于《帝系考》,具有理论升华和现实层面的意义。“古史四考”是从学术内在逻辑推导出来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彼此之间的学理也并非铁板一块,在共享部分学理之外还存在重要而深刻的差异,应该进行个别和具体的分析。未来学界对顾颉刚疑古史学的研究,应该在区分“古史四考”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冯金朋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09,(1)
顾颉刚创立的“古史层累说”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适用于中国古史研究,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古代史的研究。本文以“古史层累说”的理论为指导,分析毕达哥拉斯从人到神的演变过程以及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进而通过这个具体个案的研究,来论证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诸子出于王官"说始见于《汉书·艺文志》,盖本于刘歆《七略》。近代以来,有关于诸子是否出于王官问题的讨论中,肯定者以章太炎为首,他的《诸子学略说》极力主张"诸子出于王官",并利用对诸子各家的论列巩固自己的观点。他的这种观点被学术界列入"信古"派;否定者则以胡适为中心,他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力陈章说的偏颇之处,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学术界也因而将他归入"疑古"派。笔者认为这种划分不尽恰当,并将章氏和胡氏的立论依据进行比较,发现胡适的"疑古"实则是建立在"信古"的基础上的。此外,本文还就"学在官府"和"学出王官"的实际进行讨论,肯定了胡适的"古者学在王官是一事;诸子之学是否出于王官又是一事"的论断;与此同时,还对诸子之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顾颉刚倡导的疑古思潮在近代史学界的影响被过分夸大。事实上,至少在"古史辨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占据主流地位的章门弟子便对之表现出一种十分错综复杂的态度,大多并不曾积极支持"疑古"。究其缘由,这其中既存在学术观点的分歧,又参杂有章太炎的影响以及国学门中微妙的人脉纠葛。 相似文献
6.
7.
顾颉刚的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20年代古史真伪辩论时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二文为主;二是1930年代在确定了以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史观为学术目标,转向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后创作的《鲧禹的传说》。顾颉刚不仅发掘了神话传说的材料,在大禹研究中还涉及神话与历史、神话与宗教、神话与民族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神话学探讨。由于"层累说"的提出与禹的研究密切相关,故反思作为理论方法的"层累说",对认识顾颉刚的大禹神话传说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古史编撰蔚然成风,那个时代的古史编撰,不仅有对于远古历史的追忆,还有对于那个时代的近古史的编写。上博简第七册的《武王践祚》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编撰近古史的一个实例,让我们可以窥知当时人们的历史观念。当时的古史编撰尽量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增补情节,丰富内容,落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已经完备了述史记事的体例,将史影变为言之确凿的叙事。当时,古史编撰是采用改铸的方法进行的,这种改铸工作的重点是熔古今史影为一炉,创造出战国时人心目中的古史。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总是关注民间的疾苦,同时也充满着无限的爱国情怀,对现实生活进行最为真实的呈现。通过那些那沉郁顿挫的语言,蕴含的是其现实、真实、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的海洋中荡漾这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条大船,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顶峰。在其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中,其深沉忧民意识以及爱国情怀更能打动我们,其作品值得炎黄子孙进行虔诚的品读。本文主要探讨杜甫爱国情怀的形成以及其爱国情怀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品析其"三吏"、"三别"中所蕴含的悠悠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後汉书.蔡邕传》:“今圣意勤勤,思明邪正。而闻太尉张颢,为(霍)玉所进;光禄勳姓璋,有名贪浊。”“姓璋”,李贤注:“姓,姓也;璋,名也。汉有姓伟。”然“姓璋”之“姓”字疑有误。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三收有“伟”姓,其依据便是《後汉书。蔡邕传》中的“光禄勳伟璋”,邓氏所过录的李贤注为:“伟,姓;璋,名也。汉有姓伟。”此外, 相似文献
11.
Lindong Qu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2006,1(1):1-18
Historical studies in ancient China have left us many bountiful legacies. One of them is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history,
whose majo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loose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a wide variety of literary forms, including
theoretical remarks affixed to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even special chapters and books on historical criticism; (2) continuity
of research at many levels of historiographic theory; (3) reasoning through facts (i.e., basing theory on facts and offering
arguments by following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4) a wealth of masterpieces.
Translated from Academic Research, No. 1, 2004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共运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正统派和修正派。正统派以延续传统史学的方法为特征,修正派受新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影响,以异端性的方法来重新阐释美共历史为特征;正统派持一元论、精英史观的立场,修正派则坚持多元论、民众参与的立场;正统派坚持外来论,修正派赞同本土论;正统派重裁判,修正派重理解。个人经历、知识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是造成两派对立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泽惠史林之作--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中国度量衡史著作。该书以历代单位量值的演变作为主线 ,旁及中国度量衡的产生、发展、管理制度、相关的科学技术成就等 ,对中国度量衡史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该书修正了传统研究的不足 ,补充了以往的空缺 ,对相关历史现象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见解。该书的出版 ,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权威度量衡史著作。 相似文献
14.
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状况,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大力加强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确保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陈东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10(1):86-91
日本学者在汉语训诂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不少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国学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本文结合作者在日本大学中文专业任教三年的体会,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日学术交流对汉语训诂学研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复辟时期是英国财政与税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代.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复辟时期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深入探究.总体性、贯通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都成果斐然.研究主要集中在复辟王权财政状况、财政收入的税收和非税收构成、财政管理、复辟时期财政税收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复辟时期的财政税收展开研究,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试析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安山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47-57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非洲的华人报刊进行类型分析 ,并探讨华文传媒的社会文化功能。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 1895— 192 0年代 ,1930— 194 5年 ,194 6—1960年代和 1970年代以后。影响非洲华人报刊发展主要有三种因素 :居留地区或国家的有关政策 ,当地华侨华人的境况和中国的政治局势。这些报刊的演变有一个由少到多 ,再由多到少的过程。报刊的语言经历了从中文到双语再从双语到中文的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保持中立是华人报刊维持的因素。最后 ,从目前情况看 ,报刊的发行有私人化和独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的地方政府转型与制度改革。就专员的资格与任期、职权与辖区、组织与经费等方面考察,专员制的法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专员制度的法律设计与实际状况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偏离状态,但这种偏离没有影响到该制度的基本运作,因而专员制度的法制状态应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的。专员制度是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地方政府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过渡的重要一步。而且.专员制度的变革,也凸现了民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