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耀窰摭遺     
我國在北宋時代,華北地區是名瓷的出產地,除了官、定、均、汝四個產品名聞世界的官辦瓷窰以外,還有規模很大的几處民間窰,如山西的平陽窰,河北的磁州窰,南陽的鄧窰,陝西的耀窰等。由於金元之亂,宋室南渡,以上這些名窰——官窰與民窰——有的毁於兵,有的燬於火,大多變成废墟了!今天尚存在的,僅有一個磁州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3,(9)
調查經過岳州窰在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中列爲青瓷六大名窰之四。當時出品的形制怎樣,在何處燒製,因為年代久遠,文献記載又都不詳細,無可查考。一九五二年,長沙市郊進行清理古墓工作,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考察传世与出土的成化官窑瓷器,认为酒具的生产在成化一代官窑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小巧精致的小杯是饮蒸馏酒的器具,为成化官窑之冠。作者还根据文献与相关资料考证天字盖罐为贮酒之器。  相似文献   

4.
(1)《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二载:“辽长阳昭和王豪(土显),贵烚嫡一子,成化十年,比弋阳、永和事例,以辅国将军袭封。正德五年薨。”(中华书局点校本2696页)按:据《明宪宗实录》卷一五七:“成化十二年九月乙卯,册封辽府辅国将军豪(土显)为长阳王。”知豪(土显)袭封长阳王在成化十二年。《明史》脱“二”字。(2)《明史》卷一百二,《诸王世表》三载:“庆怀王邃(?),康庶一子,初封平原王,成化七年袭封,十五年薨。”(同上第2715页)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古城北的山麓下、距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约1000米处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壁画墓。此墓以石板围合而成,平面呈长方形,墓室四壁表面均施白灰地仗,其上绘有壁画,壁画内容有备酒、备茶和散乐等。根据壁画内容及墓葬形制分析,此墓的年代应为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这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辽金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美术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陆文夫与茶     
<正>作家陆文夫是个奇才,好吃好喝好饮。把美食写入小说,就成了名作《美食家》,享誉海内外。此外还写了大量美食文章,被饮食行业奉为圭臬,人称文坛美食家。作家李国文说:"烟,酒,茶,人生三趣,陆文夫全有了。"(《文夫与茶》)陆文夫是美食家,烟且不说了,不能算食物。酒是陆文夫个人爱好的鸿篇巨制,能写一篇大文章,另用文字详述。这里先说茶。  相似文献   

7.
陶瓷     
斗彩瓷器釉饰的一种。在素坯上用青花颜料勾画花纹轮廓,罩白釉,入窑经高温焙烧;用红、绿、黄、褐等彩料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再经烘烤而成。创始于明成化年间。粉彩瓷器釉饰的一种。绘瓷彩料里配入含有大量铅粉的玻璃自,在烧好的瓷器上作画;或者先用玻璃自打底,再用彩料作画。画面突出于釉面,色彩柔和,层次清晰。粉彩瓷器出现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得到盛行。  相似文献   

8.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它以图案纹饰新颖、色调柔和、色彩淡雅而名传于世。斗彩瓷器的烧成是我国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瓷器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划纹饰轮廓线,然后入窑烧制,再于釉上填绘各种色彩,二次入炉烘烤而成,因此是釉上与釉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被誉为龙的传人,中国人崇龙、敬龙、爱龙、喜龙、绘龙、雕龙,龙的形象和龙的胜迹到处可见,其中尤以龙壁最为壮观。其以建筑空间艺术、石雕艺术和晶莹的琉璃瓦装饰装修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龙的造型优美生动,色彩鲜明,栩栩如生,跃跃欲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艺术享受。故宫九龙壁 在故宫宁寿宫的南端,是一座用彩色琉璃砖瓦烧制成的照壁,由于其上塑雕着九条巨龙,俗称九龙壁,它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九龙壁的壁面宽294米,高26米,壁面共用270个烧成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壁面分成蛟龙、海水、流云…  相似文献   

10.
明人笔记中的成化官窑价值连城,而在清代《宫中进单》中臣工上贡物品冠以"成窑"之名者,泰半非今日所识之成窑精品,审其特点,多为以釉上彩瓷为主的高品质瓷器。这点与明人笔记所强调的成窑形象相符。彩瓷系列的典范首推成化斗彩,在清初历经"调色盘革命"之后,新兴的珐琅彩和洋彩能以更大的色彩广度对成窑进行描摹,清代选择成化官窑为釉上彩瓷的主要模仿对象,使得在明末古董界本已地位非凡的成化官窑彩瓷地位又再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贡单中所见花觚、花囊等花器也有不少比附于成化官窑之名者,此一现象反映了清代宫廷陈设对花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张默予 《黑龙江史志》2013,(15):53-54,57
茶业在唐代的发展逐渐兴盛。唐人贵茶的风气始于南方,北人从"贱茶"到"贵茶"这种风尚的转变与南北茶叶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隋唐运河正是南北茶叶贸易的承载者。本文认为,正是这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使得茶商顺河北上,将南方贵茶的风俗带到北方,刺激了北方茶叶的需求兴盛了北方的茶叶贸易,与此同时亦加深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相似文献   

12.
安徽茶业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汉末,茶由四川经陕西河南傅到皖北,最初只供药用。三国时,吴王孙皓有以茶当酒的故事,茶已传到皖南宣城一带。两晋六朝,地主阶级的士大夫和僧侣提倡饮茶,遂成风气,而茶叶需要量也逐渐增加。隋唐封建社会向上发展,封建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移到江淮流域,安徽茶叶生产得到发展的机会,产量增加很快。在领主的庄园里,茶叶除供领主自己享用外,同时,还成为新兴的商品,大量的远销华北和西北边疆。根据历史材料考证: “茶是四川的特产。战国时秦开发巴蜀,中国开始有茶。《尔雅》(汉儒所作)释木有槚字。槚树就是茶树。叶早采叫做茶,晚采叫做茗。西汉王褒僮约有武都(或作武阳)买茶的话……。”(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相似文献   

13.
酒和茶是人类发现、发明后加以制造利用,又反过来对人类自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饮品,它们那是人类的物质消费品,但人却因为消费而对它们产生了精神、生理上的依赖,在中国古代,酒和茶都与社会文化发生了程度和范围不等的关联,成了中国文化中两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认同能力。并且酒与茶也在人们的社会历史、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中发生了密切相关的联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探明这两种文化符号的独特意义,将有助我们去深入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一) 世界各地的多种文化在其兴起之日起,就各具其特色,人们所食用的物产也因其所处地域的差异而不尽相同,但是酒却是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不同民族所共同拥有的。一般而言,酒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因为酒是用农作物尤其是粮食制作的。“凡酒,稻为上,黍次之,粟次之。”“五齐三酒,俱用秫、稻、麴蘖、鬯酒用黑黍。”传说中国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文字有《太平御览》:“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实物则有如龙山遗址中尊、(?)、盉等陶制酒器,大汶口遗址中的灰陶尊、白陶豆、黑陶杯等酒器,以及甲骨文、金文中便有“酒”字等等。可见,酒在中国的出  相似文献   

14.
许哲 《文物春秋》2022,(3):92-96
青岛市博物馆藏有一组粉彩人物故事图瓷板画,为四条屏,画面内容取材于古代文人雅士的历史典故,分别是“严子陵爱渔”“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李白爱酒”,绘制精细,文人气息浓厚。通过考证其绘法、用印等,可以确定此组瓷板画为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珠山八友”之首王琦所绘。对照王琦不同时期的画风特点,可知这组瓷板画应是其粉彩瓷绘早期作品,较为少见,其中“李白爱酒”瓷板上的“绕石斋”印文不见于著录。这组瓷板画为研究王琦瓷绘艺术、用印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明成化孔雀绿青花鱼莲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大明成化年制"款孔雀绿釉青花鱼莲纹盘一件,高5.05、口径23.5、底径15.15厘米。此盘是明代流行的式样,胎骨坚洁而薄,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器身外部绘青花鱼莲图案。鱼莲四组,每组均以荷叶、荷花、莲蓬三枝及水草构成。四鱼游弋姿势不同,极为活跃,画意生动。一般的青花瓷器均系在坯体上用氧化钴  相似文献   

16.
正金陵绘景、评景之风,明代已盛。明中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就绘过"金陵十景图"。他的侄子文伯仁也绘有"金陵十八景图",包括三山、草堂、雨花台、牛首山、莫愁湖、摄山、凤凰台、新亭、石头城、长干里、白鹭洲、青溪、燕子矶、太平堤、桃叶渡、白门、方山、新林浦。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曾为这组景图一一题诗。与画家热于绘景、评景的同时,金陵士大夫游山水、题景诗也蔚然成风。如明宪宗成化年间,南京大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从皇宫到民间盛行斗茶风俗。宋人饮的是碾茶,即把一种加工成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先注汤调匀,然后用初沸腾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斗茶的方法,则是先斗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使用黑釉茶盏,茶色、水痕清晰,所以斗茶使用的茶盏首选黑釉茶盏。蔡襄在《茶录》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烧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不用”。宋徽宗也曾说过: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正因为如此,宋代从南到北各地瓷窑都烧制黑釉茶盏,并…  相似文献   

18.
一、邢、越二窰李唐一代的工藝美術,是有它偉大的成就。即以陶瓷來說,由陶而進展到瓷,唐代不僅是一個過渡時期,也可以說是完成時期。邢、越二窰,就是這個時期裏的產物。邢是白,越是青,北方之白與  相似文献   

19.
<正> 1990年11月,河北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通高37、口径21.5、腹径36.5厘米。(照1、2见封三)直口微敛,丰肩鼓腹,下部收拢,圈足浅宽,底部无釉呈火石红色。胎骨厚重,造型稳重古朴。青花色调于灰蓝中微泛红褐色,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器表釉面肥润平整,罐内施釉不匀,刷釉痕迹十分清晰。器身由弦纹隔为四层装饰带。口沿环饰格锦纹。肩部绘一周莲荷图案。腹部主题纹饰为孔雀山石牡丹,两只孔雀姿态各异,富有神韵,一只昂然回首,作鸣叫状;一只舞动双翅,跃跃欲飞。孔雀山石之间绘有牡丹、鸡冠花、蓟菜等植物,还有蝴蝶、蜜蜂点缀其间。画面布局自然活泼,笔法酣畅流利。腹下所绘的一周肥宽双层变体莲瓣纹,尤为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0.
喻珊 《收藏家》2014,(8):21-27
2014年1月10日。“成窑遗珍--景德镇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展”在深圳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参展文物均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三十多年来再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占发掘出土的成化官窑精品,共计127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