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清朝定鼎北京,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几乎都"从龙"入关,清政府为确保统治稳定对所有旗人实行"恩养"政策。使之生活无虞,全身心地投入军事作战。随着八旗兵丁生齿日繁、政府财政拮据。八旗生计问题便成了清中叶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乾隆朝采取了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京旗苏拉移驻。乾隆朝京旗回屯,事属首次,乃无先例,现对乾隆朝京旗回屯拉林阿勒楚喀进行简单阐释。  相似文献   

2.
京旗“苏拉”(满语、汉意闲散),即驻北京的八旗闲散人员。清代,由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到光绪初年止,一百五十多年中,对京旗“苏拉”,断续地进行了移驻。对这一历史事实,前人和今人,认识歧异,说法不一。有的说:大批移驻是雍正三年,“由北京移闲散满人三千户”,到“阿什河(即阿勒楚喀,今黑龙江阿城)地区”。有的认为京旗“苏拉”移驻是“移屯”、“屯垦”,意即沿古制“屯田养兵”。有的讲是“开垦”、“移垦”,即开发土地,从事农耕。还有的讲是“京旗实边。”我觉得这些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略论清代京旗回屯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清政府于乾隆朝开始把居住于京畿一带的闲散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屯田活动。然而,事实证明清代京旗回屯政策是失败的。但由于它是国家组织的、在国家所有土地上进行的屯垦,既有缓解八旗生计问题的可能,又未脱离国家的严格控制,所以,虽然效果不甚理想,但清廷仍然不断地推行这一政策,直至清末。  相似文献   

4.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 清初,北京旗人的住房有一定之规,以现代标准看,就是科级官员住3间房,处级官员住4间房,司局级住7间房. 按官阶高低分配相应住房 旗人住宅的出现,与八旗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顺治入关后,八旗精锐集中驻守北京,朝廷为数十万进京的八旗兵民提供禄米、俸银、住宅、田产.经过“圈地”和对汉人的驱赶,清廷控制了北京内城和西北郊区的大片田宅,形成“满汉分城”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自康熙后期起,清廷将部分绿营官员、水手、船匠编入新设立的数支八旗水师,以弥补旗人缺乏水战技能的不足。编入八旗水师的绿营官兵并未改隶旗籍,只是临时服役于旗营,在俸饷、升迁等方面遭到歧视与差别对待,实际地位相当低下。八旗水师设立后,旗人并未熟练掌握驾船与水战技艺,水师的日常行动依赖于绿营官兵,但当局为缓解闲散旗人的生计问题,仍急于将绿营官兵裁汰。由于八旗官兵坐食钱粮、训练废弛,加之对绿营官兵未能有效利用,各支八旗水师始终处于管理混乱、战力低下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京旗文化,顾名思义应该是"京都的旗人文化",但它的主体不在京城却出现在距京城数千里的塞外,所以京旗文化的实质应该是一种移民文化,而这种移民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历史上著名的京都旗人移驻现象密切相关的。目前,京旗文化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且对其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依据史料来研究京旗移驻这个重大历史现象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阐述清代乾隆年间京旗移驻现象产生的背景、移驻过程及结果,从而为人们更深切的理解京旗文化,以及开发和利用京旗文化,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八旗制度对清朝的建立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到了康熙朝,由于制度本身局限,旗人生计问题突出。为了解决旗人生计问题,雍正时期一项重要举措是将奴仆出旗条例进行了明确,通过"旗下开户"这一主要形式进行奴仆的出旗规定,鼓励奴仆出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八旗的生计问题。清廷通过奴仆出旗的方式来维持八旗制度的周转和运行,维护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养育兵制,是以月给一定钱粮米石为形式,特为养赡无产业孤独旗人而设,带有基层救助性质的清代旗人恩养政策。自雍正二年(1724)设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逐渐为历史裁汰,期间虽出现过冒顶、冒领等现象,但其在缓和八旗生计问题、补充八旗兵制、增强满族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京旗文化,顾名思义应该是“京都的旗人文化”,但它的主体不在京城却出现在距京城数千里的塞外,所以京旗文化的实质应该是一种移民文化,而这种移民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历史上著名的京都旗人移驻现象密切相关的。目前,京旗文化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且对其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依据史料来研究京旗移驻这个重大历史现象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阐述清代乾隆年间京旗移驻现象产生的背景、移驻过程及结果,从而为人们更深切的理解京旗文化,以及开发和利用京旗文化,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治国  王晓萍 《沧桑》2012,(1):35-37
清朝对八旗实行俸饷制度,使八旗兵丁专靠披甲为生。开封驻防旗人早期依靠政府粮饷生活宽裕,后期由于人口繁衍,物价飞涨,出现有饷而贫的现象。辛亥革命后不久,旗人生活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一直到开封解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满蒙族同胞才摆脱旧社会带来的苦难,走上了富裕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1.
翻译科是清代旗人专有的进身之阶。道光二十三年,驻防八旗始被允许应考翻译科,至同治年间,形成了翻译科与文场并重的局面。翻译科在驻防八旗的开设,旨在解决八旗生计与满语文衰退问题,此举同时也拓展了驻防旗人的仕进空间,为朝廷输送了数量可观的多语文人才。在翻译科的刺激下,驻防八旗社会的满语文教育繁盛一时,各地陆续建立官学,教授翻译,民间也形成了私学或相互讲求满文的师友团体。但由于铨选制度的弊端,驻防士子很难通过翻译科取得理想的官职。通过开科举缓解驻防旗人生计问题,固可收一时之效,但日久使宦途壅滞更甚,由此进身者补官不易,有的甚至放弃了仕途。清廷试图以扩大宦途改善旗人生计,其失败的根源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清代盛京旗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地是中国历史上清王朝所制定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制度。旗地具体是指清代满族八旗旗人所属的土地,这一土地形式,源于盛京,继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则主要分布在俄辅,古北口、热河、盛京及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公元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后,将圈占的钱辅地区和八旗兵丁驻防各地的土地,按照清前;日制将其分配给满族八旗官兵。在这部分土地中,分配给八旗官员的土地被称为官员庄田,兵丁领取的被称为份地,二者统称为旗地,这类旗地在清代属于一般旗地。皇室占有的皇在及赐与诸王的王庄,则不同于一般旗地,但它亦属于旗地范畴。旗地,清…  相似文献   

13.
有清一代曾将北京的闲散旗人(即京旗)派往东北,实行由国家组织的屯垦,这是清朝统治者为解决八旗兵丁的生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九世纪上半叶[嘉庆十九年一道光十年(1814—1830)左右]在吉林的双城子(筹办屯垦时将垦区命名为双城堡,下简称双城堡屯垦)所进行的,是第二次移垦,它的规模虽不如乾隆初年那一次大,但由于从中表现出的矛盾和问题更为深刻,也更具普遍性,又由于它处在汉族农民大量涌入东北的前夜,作为这一大规模垦荒运动的前奏,它的影响也更为深远,所以本文拟就这次移垦的特点及成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满族在清王朝统治时期作为统治民族,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但特权的主要享受者是以满族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而广大满族人民却被牢牢地控制在j\旗制度之内。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是当兵打仗。清政府拨给的八旗兵的“份地”和粮切,在人关初曾给他们带来优裕的生活。可是后来,随着八旗人口的日益增长,兵有定数,切有定额,便在北京和驻防关内各主要城市的八旗官兵中产生了八旗生计问题。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财政枯竭,八旗兵的粮饱问题毫无保证,生活更加穷困。驻防旗人竞有“衣敝履穿”、“赴乡乞食”者,西安旗人一年之中便“饥…  相似文献   

15.
清代旗籍中,另记档案户籍分为另户另记档案与自首另记档案两类。乾隆时期,自首另记档案人出旗,而另户另记档案则被保留下来作为军功赏赐之用。清廷制定了较为有效的善后措施,保证了另记档案清查的顺利进行。另记档案清查,是八旗走向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暂时缓解了八旗生计问题。而另记档案人的出旗,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谋生路径,同时也加剧了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区隔。长远来看,另记档案清查、出旗并不能彻底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与荆州驻防八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驻防八旗受到巨大冲击,随后,驻防旗人及其后裔走上了大转变的道路。驻防八旗以辛亥革命为转折点,地位和生活均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无论从辛亥革命史的角度还是民族史的角度,都是研究很不够的课题。本文仅对荆州驻防八旗的情况略作说明,希望有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 以八旗兵分驻全国务要冲地区,为清廷统治和控制各地的基本方略之一,至今民间尚传全国有四十八满城之说。湖北荆州府城设八旗驻防,始于康熙二十二年,然溯其原始,与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有关。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三藩之乱”起,其地位更加突出,时清军与藩兵以荆州为界,划江相对。三藩平定,乃有荆州驻防之设,“三孽既平,车书混—。荆州势处上游,滇黔巴蜀往来所必经,始定驻防之制”。 荆州驻防八旗,由满、蒙八旗组成。其额定兵数为四千,高时达五千余员。康熙五十七年,“共甲兵五千名”。后多次分拨兵员往成都、江宁,杭州等地,当地兵员缺额由余丁中挑选,补足四千之额数。后来,实际兵员,加上养育兵、余兵等项合计,“共七千二百二十八名”。其中,官员亦有定制,“康熙二十二年驻防原设将军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京内城一部分旗人由于生计问题移居城外各教场周边地区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阐明北京"城外八旗"作为一个范围从九门外驻防营房到教场地区营房的整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由此形成的清代中期北京城八旗分布不同于以往"内外城旗民分居"旧格局的三层新格局,即内城核心八旗驻防区...  相似文献   

18.
张威 《满族研究》2017,(1):89-94
沿袭诸多明制的有清一代,创建了用少数兵力控制辽阔疆土的八旗驻防制度,不同时期建立的"满城"即是这一制度的重要载体.直省驻防满城是清廷设置在各行省的驻防城,其意在弹压地方、节制绿营.直省驻防满城的选址有其注重因素及遵从原则,这些因素及原则不仅反映出清廷掌控国家的战略思路,同时也暗含着清廷从早期在各行省设置驻防满城的犹豫,到平定三藩后对全国设置驻防满城的重视,再到通过兴建满城来缓解旗人生计的直省驻防发展过程.分析清代直省驻防满城选址的注重因素及遵从原则,有利于从多角度看待直省驻防,从而为与直省驻防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八旗兵是清代统治的基础,宫庭对京师八旗的管理尤其严格,制定了种种制度约束八旗兵丁的行动,使八旗兵成为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忠实奴仆。为了保持八旗制度的军事职能,八旗兵丁常年被圈在营房之内,行动很不自由。据章润普所著《满洲谈往》一书中所述,八旗营房制度有十条:(1)旗人不准私自远出,(2)不准经营商业、与民人争利;(3)不准与民人交产;(4)不准与民人通婚姻;(5)读书者不得染名士习气;(6)  相似文献   

20.
汪禹  陈力 《满族研究》2016,(4):64-72
八旗研究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以近代荆州驻防为中心,以地方史文献资料为依托,对荆州驻防旗人社会的变迁以及清朝灭亡后的荆州旗人社会发展与瓦解的过程进行探究,对荆州驻防八旗在近代冲击下旗人社会变迁进行梳理,主要从教育、军事等方面入手,对荆州驻防近代教育发展,选派留学生、人才培养与学校建设上进行梳理,在军事方面,对新军的建设与军队组成进行探讨,力求对晚清八旗军队的转型进行研究,同时文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时期荆州驻防八旗的种种反应,以研究驻防八旗对清政府维护地方统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且文章重点论述了清朝崩溃以后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对民国政府的努力与旗人社会自我救助进行复原,对荆州驻防的善后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