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曙光 《攀登》2007,26(1):125-128
近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一直是人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的思想,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对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本文的结论是“历史生成”本质说,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相似文献   

2.
韩晓霞 《攀登》2009,28(2):35-38
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形式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课题,马克思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这个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在逻辑线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实践哲学史,就是探索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历史。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是随着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本体论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思想的扬弃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现实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文沛 《丝绸之路》2011,(6):101-102
在马克思在哲学研究中,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从《莱茵报》时期到批判黑格尔哲学,到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再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学说。  相似文献   

4.
张恺 《攀登》2023,(5):34-39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的人类社会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相关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应然的维度,指共产主义的理论;一个是实然的维度,指共产主义的运动。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必然和物质生产发展的必然两个方面。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靠不断的革命,要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互动共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特别是其中有关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和谐社会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揭示其必要性及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摇篮,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分析了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他的人的类本质思想,是建立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知识来源,对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及以人为本的科学观等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立娇  王蕊 《神州》2012,(9):11-11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手稿》《提纲》《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路的变化轨迹,这是有关人的本质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曙光 《攀登》2006,25(1):73-76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从唯心史观出发,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回答必然停留在抽象的层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也并非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哲学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人类反思思维的发展过程,人在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人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在什么程度上是自由的,是贯穿哲学发展史中的问题。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某些人们陷入了追求经济利益的牢笼里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是在双重的涵义上阐述其历史理论的 :在形而上的层面 ,他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与人相互依赖、人与物相互依赖和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三个阶段 ;在现实的层面 ,他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分析 ,区分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人自身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克思对人自身发展阶段的划分 ,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 ,它为我们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标准。依此 ,我们可以将文化模式分为前现代的文化模式、现代的文化模式和未来的文化模式。后现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前现代文化模式的回复 ,并未超越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能否以实践的视角去观察人、理解人是费尔巴哈人学与马克思人学的分水岭。费尔巴哈人学的独到和可贵之处在于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重维度来探索人的完整性,但由于它不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它所描绘的“完整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人。相反,马克思人学将劳动实践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大关系之中,扬弃和超越了费尔巴哈人学,因而马克思所诠释的“完整的人”是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何维鹏 《丝绸之路》2013,(8):141-142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媛媛 《黑龙江史志》2013,(23):133-133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揭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机制、生存发展方式及客观基础,说明了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本文以字面意义上的理解为切入点,分别从对"全部社会生活"基本条件的探讨、对实践本质的把握以及对"社会"在本质上的理解这三个方面对该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黄天上 《神州》2014,(14):130-130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思想以及核心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要想深入贯彻科学社会发展观,就应该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总结扬弃前人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劳动为切入点发展创造了自己的异化理论,由劳动的异化深入到人的异化,由人的本质的异化到探究人性的复归,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一定范围内也还存在异化现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这是三个哲学问题,也是我思考的人生问题。我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用"淡然"活出"精彩"。救人引出的思考救人之后,很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你跳下去之前没想想有没有危险?万一要是出了意外怎么办?对此,我总是淡然一笑,回答他们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在那个时刻,最需要我帮助的人就在我眼前,而我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去做,一点也不能拖  相似文献   

17.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首先从个体与共同体关系角度解答了"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其次从唯物史观角度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说明个体与共同体的历史辩证关系,最后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洋 《沧桑》2010,(3):15-16,33
文章主要通过对马克思有关著作的研读,结合对相关文章的借鉴,初步得出了从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对我们了解未来社会的本质,以及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和社会个体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等等问题都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晶 《黑龙江史志》2013,(13):321-321
当人类遭受越来越多的由发展问题引起的困扰时,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却历久弥新。尽管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随着中国大量新问题的不断涌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必须被重新得到关注、澄清和挖掘。本文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和价值维度,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它对中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本文论述了确立唯物史观出发点三个基本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确立唯物史观出发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