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示愿放弃在华旧约特权。但在建交谈判时,加拉罕坚持必须谈判新约取代旧约。最后双方妥协成先议定解决悬案大纲,建交后再开正式会议,"在会议中"具体解决悬案。然而,应在一个月内召开、六个月内完成的会议,却迁延了一年三个月才勉强开幕,陆续召开之各分委员会,也因双方认知差距过大,无法达成共识,到1926年夏已大体停顿。迨张作霖搜查北京苏联大使馆,中苏外交关系实质断绝,"中俄会议"随之告终,未能获致任何具体成果。因此,苏联放弃在华特权之承诺,并未落实。  相似文献   

3.
4.
This article reconstructs the bitter political argument betweenLord Salisbury and Harold Macmillan over decolonization. Inorder to do so it makes extensive use of their private papers.It describes their view of each other and their political manoeuvres.The article argues that Macmillan and Salisbury themselves wereso obsessed by their conflict that it dominated much of theprime minister's thinking on the empire throughout his premiership.The obsessive nature of the struggle was a result of genuine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ut took on its particular characterbecause the two principals had known each since their schooldays.The account contends that a political contest between intimatescan best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lens of ‘intimate history’.  相似文献   

5.
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1931—1937年的农业产量变化,呈现明显的马鞍形。1934年是鞍底,1932、1936年为鞍峰。但最高年份为1932年,而非通常说的1936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季鹏 《民国档案》2000,(1):77-81
国民政府奠都之初,烟毒甚巨,国民政府贪图烟利,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之后,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宣布实行断禁,其实仍是做表面文章。1932年,蒋介石宣布在豫皖鄂赣战区推行禁烟,采用分年渐禁的办法,“收效亦是微乎其微。但是,1927到1935年,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禁烟禁毒运动──六年禁政(1935-1940年)的先导,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禁烟举措作出述评,并在其禁烟动机上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寓禁于征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不久,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05次会议上即形成一项决议:财政…  相似文献   

7.
8.
9.
Much recent scholarly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growing nationalization in U.S. House elections. In this study, I reach a mixed verdict concer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national forces have become more determinative of the House vote from 1980 to 2004. Only voter partisanship, but not ideology, economic evaluations, or assessments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personal qualities, has increased in importance during presidential year elections. Since presidential voting, on the other hand, has come to depend more heavily on all these factors except the last, this means that contrary to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e bases of House and presidential voting actually have grown less, rather than more, similar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0.
徐煜  向开斌 《民国档案》2006,(3):95-100
一二八事变中,《申报》始终站在爱国和正义的立场上,通过时评深刻揭露日本发动事变的侵略野心,积极声援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抗战,大力支持上海民众的抗日救国运动,积极为抗日斗争建言献策,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唤起民族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1月—1935年6月英国国内进行的和平投票活动,是其历史上第一次有关公众舆论倾向的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调查的结果对于英国政府当时的内政外交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指出和平投票结果公布后,英国政府表面上顺应民意,在处理意埃冲突问题上高举拥护国联的旗帜,而实际上并没有根本改变其纵容意大利侵略的政策。英国政府此举实质上仅仅是出于国内政治方面的需要而作的权宜之计,即为了赢得大选胜利而假意迎合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2.
13.
14.
1927-1937年南京钱庄业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福运 《民国档案》2000,11(1):82-87
钱庄与票号、银行并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三大金融机构。关于区域性钱庄业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的南京钱庄业,至今仍无专题论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钱庄业迅速发展,到1931年初达到顶峰,但随之又迅速衰落,跌入低谷。本文试利用所能涉及的材料,初步探讨这一时期南京钱庄业的兴衰及其原因,以抛砖引玉。 南京钱庄业起源于明代,到清代有一定的发展。清康熙、嘉庆年间,南京地方特产贡缎畅销全国,商业繁荣,为钱庄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同治初年,南京已有经营存、放款和…  相似文献   

15.
16.
1927-1937年中国的学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道炫  钟建安 《史学月刊》2001,2(2):131-136
1927-1937年是中国近代学术研究发展较快的十年,出现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及中国西部科学院等一批近代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各高校学术研究水平也有较大进展.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此后学术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自杀问题的社会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三十年代,上海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一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特有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自杀问题则被上海市政府认为是“当前最严重之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京事件发生后,英国先是联合美日等国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五国联合通牒,后又力图推动五国联合制裁,但因列强内部意见不一而被迫放弃。宁汉分裂后,英国选择从汉口撤使,转而与南京国民政府交涉。然而,由于中国政局动荡、南京政府改组频繁,加上英方拒绝道歉和承诺修约,中英交涉一波三折。但随着中美协定的签订,五国联合阵线的瓦解,英方不得不放弃强硬政策,同意在中美协定的基础上换文。而日本出兵山东,制造济南事件也促使蒋介石与国民党高层决心对英妥协,解决“宁案”,以英美牵制日本。因而中英在北伐结束后重启谈判,迅速达成协议。中英南京事件的交涉过程,既是英国对国民党政权由观望到承认的过程,也是国民政府谋求与英国修订新约、建立新型中英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