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读懂古书,的确是很难的.鲁迅主张“须仗我们自己的知识,给它注解,补足.待到翻成精密的白话之后,这才算是懂得了.“(《此生或彼生》)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四十六年前闻一多先生在他的《楚辞校补·引言》中说:  相似文献   

2.
读了王先谦《荀子集解》和梁启雄《荀子简释》之后,觉得有的旧注尚可商榷,今不揣浅陋,列举数例,以就教于先生与学者。 《不荀》 约而详 (君子)穷则约而详……(小人)穷则弃而儑。 杨倞注曰:隐约而详明其道也。 案:约训隐约似未安。《广雅·释诂三》约,束也。《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皇疏:约,束也。“约而详”之“约”即“约之以礼”之“约”,当训束。约与弃对文,弃之者,亦礼义也。《强国》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又: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姦之心。又《修身》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端慤诚信,拘守而详。拘守正与约束义近。《儒效》 (人主)不用……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於持社稷大义。此句正释“约而详”,即约之以礼而详明其道也。  相似文献   

3.
班书问世,为之作注者众矣.唐代颜师古注,乃集大成者,号为班氏功臣.颜注以降,补注、考辨者亦不下数十家.然批览之间,复有可商者,今掇取十数例,勒成一篇,目为“《汉书》旧注辨正”.一管之见,容或失当,博学通识,有以垂教,是所望也.一、儿子《高五王传》:“酒酣,章进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书,向称难读,虽旧注繁浩,然其解不能尽原文之义或偏离本义者,仍多有所见,特别是外、杂诸篇,笔者在研读中,对旧解不能畅通之处,曾反复研磨,析辨正误.现于杂篇中撮取下列诸条刊布于后,以祈读者批评是正.  相似文献   

5.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一九八六年一期刊谢祥皓同志“《庄子·杂篇》旧注辨正”一文。读毕,觉文中颇有可议之处,兹特胪举数例,与作者商榷,并请方家指教。 一、(?)、繁 《庄子·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殖。” 谢文云:《尔雅·释草》:“蘩,皤蒿。”郭璞注曰:“白蒿。” 玉篇》、《尔雅·释草》邢呙疏亦云。可见“蘩”为香美可吃的野菜,此处“禾蘩以滋”即言其“禾”  相似文献   

6.
校书家之校书多据异文,其中有同书不同本之异文,有同书不同篇之异文,有不同书载同类事的异文,有他书引语的异文等,然后又佐之以历史文化典章制度的考释,语言音形义乃至文例的训诂,盖由此,古书之误得以纠正,其原貌得以复矣。 但可做古书校正之据者,并不限于异文,如旧注所提供的音义就是一项,而今人校书对此却往往有所忽略。其实若能细审旧注,则不难从中发现确有可资辨识正误,可做校勘正文之据者。 为供校书参考,仅就个人读书所及,略摘数例,并简释如次: 齐人有欲为乱者,恐王知之,因许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文献典籍汪洋浩瀚,由于“时有古今”“相隔远而言语不通”,今人多不谙古文,展卷若对域外,徒生浩叹。以是整理古籍,供今人及后人诵览采酌,便成为亟待进行的一项工作。目前已有大量古籍经专家整理出版,还有为数可观的项目也已纳入整理规划。就已出版的来说,整理精审的自不在少,而马虎疏失者也时有所见。前不久因工作关系,披检了几种稗官笔记和古代散文选本,每于点注遇有疑惑,辄随手录下,今摘十数条略事条贯,以就教大方,亦愿学焉,非敢自是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六则,辨正其误。其一、杨注桓公五年传“启蛰而郊”之礼,误将周代“大报本反始”的冬至郊天与孟春祈谷的“启蛰而郊”混为一谈。其二、杨注僖公二十八年传“亡大筛之左旃”,即亡“中军前驱兵车的左旃”,误为“前军之左旃”。其三、杨注僖公二十九年传“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一段话否定周代存在诸侯五等爵,未能吸收八十年代王世民先生谓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诸侯存在“公、侯、伯子男”三等的新研究成果,是一缺失。其四、杨注僖公三十年传“越国以鄙远”一句,引用《殷契粹编》八·一号卜辞,将“大方”这一独立方国误为殷自称;又将“亶”字误为“鄙”。其五、杨注文公二年传“跻僖公,逆祀也”,谓“不惟享祀之位次变,昭穆亦变”,此是误信韦昭、贾公彦之说。当以杜注、孔疏“礼,父子异昭穆,兄弟同昭穆”为准。父子异昭穆,是父子有别,兄弟同昭穆,是兄弟有伦。其六、杨注文公五年传“王使荣叔归舍、且賵”之“荣叔”的“叔”字误为“荣氏世称”。其实,此“叔”字为伯、仲、叔、季行次之称。  相似文献   

9.
自汉桓以降,注《汉书》者不下数十家,其中唐代颜师古作《汉书注》,博采众说,匡谬补阙,号为班氏功臣。清代王先谦为《汉书补注》旁搜远绍,采摭剪裁,近于完备。近人又有杨树达《汉书窥管》、吴恂《汉书注商》、陈直《汉书新证》等,亦各有新义。然《汉书》蕴义宏深,文词古奥,旧注成绩卓著,亦间有疏略之处。愚于研读旧注之余,不揣浅陋,试为《<汉书>旧注辨证》,今摘取数例,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1991年9月遂宁金鱼村发现的985件窖藏宋瓷(简称遂瓷),引起了文物考古界的高度重视。1994年遂宁市博物馆和遂宁市文物管理所发表了《四川隧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的简报,使这批瓷器的时代、窑口。釉质及名称、用途等得以梳理清晰。不过,对个别器物的定名,用途似可进一步推敲。试举三则辨正如下:一、五管灯应为六孔花插此次发现的梅子青五管灯,中央直口、折沿,口径4.5厘米、周围五个细管,管径1.8、通高13厘米。所出共三件,其中最精者刊为《文物》1994年4期封面。这也足以显示其珍稀。由于它的罕见,使得人们一时难以确定它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
泛舟书海,偶有所得,随笔写下短札若干,以下仅择三篇,因均与闽版典籍的刊刻地点有关,故名曰“闽刻地点辨正三题”。 一、宋、明泉州刻本《蔡忠惠集》 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状元王十朋(1112-1171年,字龟龄)知泉州①,次年将先贤蔡襄撰《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刻版印行。  相似文献   

12.
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是《左传》极为重要的古注。然因时代以及材料的限制,其中的某些注释也不可避免存在不当甚至谬误之处。根据最新公布的清华简《系年》篇提供的史学新材料,可以订正《左传》杜注"上淫曰烝"、"杀犬示闲暇"两条注语的偏差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语·吴语》韦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贤时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出《吴语》中十五处文本或韦注,认为其中有些是韦注本身的问题,前贤尚未发现;有些是前贤已经发现了的韦注的问题,但尚未给予真正解决;有些则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未必与韦注有关,但涉及对《国语》的理解。本文逐一进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国语·越语》韦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贤时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出〈越语〉中十五处文本或韦注,认为其中有些是韦注本身的问题,前贤尚未发现;有些是前贤已经发现了的韦注的问题,但尚未给予真正解决;有些则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未必与韦注有关,但涉及对《国语》的理解。本文逐一进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5.
俞志慧教授著《〈国语〉韦昭注辨正》于《国语》及韦昭注之辨正校核精审,堪称佳作,然其中仍有未协之处,今检得30条,稍加辨正,以有益于《国语》之广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语·晋语》韦昭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贤时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出<晋语>中21处文本或韦注,认为其中有些是韦注本身的问题,前贤尚未发现;有些是前贤已经发现了的韦注的问题,但尚未给予真正解决;有些则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未必与韦注有关,但涉及对《国语》的理解。本文逐一进行分析、解决。本文讨论《七录序》涉及的两个早期目录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晋中经簿》在四部之外,又分为14卷,具有一定的二级分类意义。《古今书最》记载的图书存佚数字,是王俭而不是阮孝绪本人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楚君 《收藏家》2023,(10):38-43
吴长瑛藏阮元书札一通,影印于《四明吴省盦藏清代名人手札甲集》,收信人和时间均不详。笔者通过文献梳理,考定收信人为王昶,书信写于嘉庆二年(1797),并对书札内容进行深入考证。  相似文献   

18.
《三都赋》唐前旧注被李善收入《文选》之中,关于旧注的注者,历史上存在以下几种说法:张载注《魏都赋》而刘逵注《吴都赋》《蜀都赋》说,臧荣绪和李善等持此说;张载注《蜀都赋》而刘逵注《吴》《魏》二赋说,綦毋邃等持此说;左思自注说,见于《左思别传》;张载、刘逵并注《三都赋》完篇说,主要见于近代学者。左思自注说及并注三篇说于情理皆有不通处,应非史实。余下两种说法虽各有所据,然通过文本细读,可知臧荣绪和李善的说法更为可信,即张载注《魏都赋》而刘逵注《吴》《蜀》二赋。  相似文献   

19.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短短的七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船坚炮利,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国人民饱尝了被欺压、被奴役之苦,古老的中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许多进步的仁人志士,不忘国难、  相似文献   

20.
在学术史上,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在倍受后人推崇的同时,也为部分学者所深相诟病。人们不断发现某些题为"师古曰"的《汉书》注文,实际上是其他《汉书》注家的成果,从而据此认定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抄袭"他人注解。对此,指责者颇多,而证之最详,持之最力者,当为杨明照先生,其著有《汉书颜注发覆》一文。但批评颜师古"抄袭"的学者多忽视了颜注《汉书》在经历唐代长期手抄流传,及宋代以来屡经校订、刊刻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在当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汉书》校勘记中便收集到不少误改、误衍"师古曰"的注文,并据此推测被后人指责为"抄袭"的《汉书》颜师古注文,很可能多是后人不断增补、改写的结果,颜师古似不当为此种"抄袭"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