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朔民 《中国钱币》2020,(5):66-78+57
<正>《中国钱币》2018年第6期发表了"黄金之丘出土钱币研究"(下简称"黄金文"),介绍了阿富汗北部席巴尔甘地方的"黄金之丘"出土钱币,读了之后感觉意犹未尽。阿富汗宝藏在世界上引起的震动,至今未能平息。2006年,阿富汗宝藏开始在全世界巡展。2017年,这批宝藏进入中国,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等在都曾引进展览,引起专业人士的注意。2019年,阿富汗国家宝藏再次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2.
早期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流通李永平1979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一则震惊世界考古界的消息,苏联和阿富汗的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北境席巴尔甘北境5公里处Tilly-Then(意为“黄金之王”)遗址发掘了6座充满黄金的古墓。这里古代地处大夏国西境,经考...  相似文献   

3.
西周时期墓葬中有机质的葬具通常保存情况极为不佳,考古学信息不甚明确,因而墓葬研究中往往无法充分利用此类材料,但此类材料具有潜在的考古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以2017年度周原遗址齐镇发掘区墓葬内所出严重降解的织物为材料,利用显微技术观察残余的表皮细胞和植硅体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墓葬内所出织物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符合先秦文献中对殓席的记载,主要根据《士丧礼》和《既夕礼》两篇内容,梳理了芦苇编织物在丧葬过程中的用法和可能的出土位置,以此进一步判断出土苇席的性质主要为卧席和抗席。  相似文献   

4.
李相楠 《黑龙江史志》2013,(19):290-291
渤海国始建于公元698年,到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先后存世229年。渤海国墓葬是渤海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探讨渤海国历史文化,墓葬是重要的资料。本文着重整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学者对渤海国墓葬类型的分布、分类和葬俗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力求对后世学者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余静 《考古学报》2021,(2):193-220
<正>目次一两汉墓葬形制二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三陶器的分期及年代推断四湖南地区两汉墓葬的文化因素五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所见文化变迁湖南地区两汉墓葬,发表的墓葬资料近二千座。以往学者多集中探讨湖南地区西汉墓葬的分期及区域特征等[1],而有关湖南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则少有学者论及。  相似文献   

6.
<正>大量考古学者的加入,为阿富汗的考古研究积累了非常多的科研成果。虽然因战乱研究多次被迫中断,但一旦时局稍稳定,学者们的研究又开始进行。尤其在2002年阿富汗局势趋于稳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很多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家协作对阿富汗遗址遗产进行重新整合保护,对于巴米扬山谷的保护调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些搁置的研究慢慢重新恢复。1937年,随着法国考古学家哈金发掘的贝格拉姆考古发掘出土的一批遗珍轰动全世界,阿富汗考古  相似文献   

7.
1953年,西北文物考古清理队在咸阳市底张湾因建设施工发现了隋代独孤罗墓。除该墓出土的金币有学者撰文研究之外,对墓葬出土的墓志、随葬品等则没有披露。本文尝试对该墓的墓葬形制、墓志及其他遗物进行介绍和研究,以丰富关中地区隋代墓葬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袁炜 《中国钱币》2018,(6):62-68
一综述1978年,苏联考古工作者在阿富汗北部希巴尔甘城(Sibergan)不远处的黄金之丘发现了六座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初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物以金器为主,共有两万多件。1985年,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维克多·沙里阿尼迪在列宁格勒以德文出版了本次考古的考古报告集《大夏黄金》(Baktrisches Gold )[1].  相似文献   

9.
朱磊 《中原文物》2008,(1):31-35
很多学者都认为,在先秦的多墓道墓葬中,墓道越多的墓葬规格也越高。而考古资料显示,在周、秦时期,墓道的数量并不是墓葬等级的标志。墓道是有着诸多实用性用途的,多墓道的出现可能和古代祭祀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楼兰地区首次发现大型壁画墓,立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由于墓室东壁绘有"饮酒图",有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粟特人饮酒场面,进而推断这是一座早期粟特人墓葬。本文通过对墓葬所含贵霜文化因素的详细分析,认为楼兰壁画墓实际上是一座侨居楼兰的中亚贵霜人的墓葬。  相似文献   

11.
<正>阿富汗的考古遗址,尤其是巴米扬,从古到今无数人投入无数时间专注考察研究。这些活在当下的学者们,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中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劈开了我们心中的冰海。法国考古学家哈金哈金(J.Hackin 1886-1941),阿富汗考古学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阿富汗、日本和中国前后工作跨度将近18年,在日本也被奉为研究阿富汗最重要的领路人。哈金原出生在卢森堡,大学毕业后和法国集美博物馆的董事成为好朋友,就开始在集美博物馆工作,后来又开始在亚洲进行考古发掘。哈金还参加过欧洲一战、二战,一战后入籍法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大墓的发现,是我国南方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现已引起国内外考古、历史学者的广泛重视。其中首先令人关注的是墓葬的年代问題。由于墓葬中出土青铜器种类较多,器形复杂,有的甚至前所未见,既表现出与中原地区的某些共性,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就给墓葬年代的推断带来一定难度。所以,一些学者在年代问题上意见尚不完全统一。这里我们想对墓葬中出土器物的年代作一初步探讨,以确定大墓的下葬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一关中地区十六国墓的初步认定十六国时期 ,关中地区先后被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所统辖 ,时间从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曜攻占长安至公元431年北魏太武帝灭夏 ,共115年。由于政权的急速更迭 ,频繁而严重的战乱以及激烈的民族冲突 ,这一时期保存至今的墓葬遗存极为罕见。因材料稀少 ,纪年标尺缺乏 ,过去关中地区这一时期的墓葬特征总显得十分模糊。在谈论这一阶段墓葬特征时 ,学者们或语焉不详 ,或直接将其归入北朝时期。随着近些年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大规模展开 ,一大批古墓葬得到发掘和保护。这一时期纪年墓葬的…  相似文献   

14.
2011年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峪口村发掘了一座清代墓葬,有学者提出该墓主人是第六代克勤郡王雅朗阿的袭爵子恒谨。笔者根据实地勘察,并结合中国古代传统宗法制度,认为这座墓葬的墓主人是克勤郡王雅朗阿。在这块茔地上,雅朗阿以其父追封克勤郡王讷清额立祖,故讷清额的墓葬处在茔地的正子午线位置,也即大祖位上,雅朗阿则处在一个昭位上。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受《南方文物》编辑部之托筹划一个关于墓葬研究的专栏,但我在墓葬研究方面并无什么心得,无论能力还是资历都不足以担此重任,之所以勉强为之,完全是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引发更多学者对墓葬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兴趣。尽管栏目冠以“生死观的文明史”之名,但并非对这个主题作理论的探讨,而是希望将墓葬置于生死观的文明史之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个案研究,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和挖掘墓葬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浅论岷江上游“石棺葬”之族属罗进勇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它是分布在眠江上游河谷地带的一种古代墓葬。是用天然页岩石板,竖砌而成的无底石棺(墓制详况参看《文物丛刊》1984年7期)。这种墓葬其文化构成有着独特的性...  相似文献   

17.
渤海墓葬的类型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渤海墓葬的研究,一直是渤海考古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科学发掘和调查的基础上,虽有人进行过研究,但由于人们各自掌握到的材料的不同,分析方法的不同,所以在研究结果上以往往出现分歧。 仅就渤海墓葬的分类来看,目前仍不够清楚。本世纪70年代,朝鲜学者朱荣宪曾将渤海墓葬分为三类,分别称之为“大型石室封  相似文献   

18.
阿富汗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富汗在古代是东西方陆路交通上的枢纽地区。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正确地把阿富汗看作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它四面受着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冲击。时而是游牧世界文明的火光,时而是波斯人伊朗文化的火炬,时而是希腊文化的阳光,时  相似文献   

19.
秦岭 《华夏考古》2007,58(3):133-137
墓葬是考古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运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来量化墓葬的内容,继而进行相对客观的比较,一直是研究者理想的分析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丹麦学者Jorgensen的定量研究方法(墓葬价值与类型价值)和成果;并同时比较一项发展Jorgensen方法所做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个案;希望这些能对我们今后的墓葬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蒙古风格特色的墓主夫妇并坐图是蒙元时期墓葬壁画的一个新特征,据此一些学者将这些墓葬的墓主人族属划归为蒙古族。本文将从考古资料出发,对北方蒙元墓葬中墓主人形象与其族属问题进行反思,并试图揭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文章将从墓主、画工和格套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墓葬中墓主人形象与其族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