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威西里塔楼的公寓里,墙壁重新粉刷过,书柜里的书都差参不齐,  相似文献   

2.
杨二车娜姆 我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你是喜欢,还是摇头,这个融合了母系社会和西洋片断的混血气质、以不加掩饰的个性招摇出位的女人,她的热气腾腾和肆无忌惮,确实够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异类  相似文献   

3.
《奋斗》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能挡得住郎朗通往名利之巅的康庄大道。总之,郎朗是个天生的冠军,假如我们仅仅把钢琴演奏当作一项体育比赛的话,相信奥林匹克金牌就是为他而设的。  相似文献   

4.
采访郎朗,缘起于6年前本刊的一个封面报道“艺术家权力榜”。当时他正好回国巡演加各种商业活动,行程排得非常紧张。我作为随行记者,跟了两天,见缝插针地进行采访,算是比较充分地近距离观察了这位古典音乐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这是张悬《关于我爱你》的歌词。当她11月11日出现在苏打绿北京演唱会的舞台上时,结结巴巴地说,我在后台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装出见过大场面的样子……青峰调侃她:让1万人看你惊慌失措的样子,也不错哦。我喜欢看见人们互相坦诚,暴露在彼此面前,甚至在别人还没做好脱衣服的准备时,就踊跃地表达诚意:我先脱,你随意。有位同行说过,做记者的焦虑来自于,你的幸福感完全寄托在一个素睐平生的人是否愿意见你的问题上。这个职业,对自己和别人都挺残忍:红红的眼睛盯着别人内心,想捕获。我感觉自己在不可知阴影的笼罩下,又太过执着。还是柴静说得诗意:“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  相似文献   

6.
记忆中的祖宅是以高远宏大的厅堂为主体,向四边延伸的房舍群,有点像根据巴金名著《激流三步曲》之一改编的电影《家》的庭院深深、古色古香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汪韵芝 《中华遗产》2007,(2):126-139
汗韵芝老师最初给我的印象,并非来自旁人对这位锡剧“活姑母”一生坎坷与辉煌的描述,而是前年我与她一同前往浙江某地,坐了一天的车,这位耄耋老人居然还有精神打麻将,打到夜里12点;摸牌出牌,谈笑风生,无半点倦意。后来,锡剧四世同堂《珍珠塔》演出有她出场,剧场内掌声雷动,她的戏迷做梦也没有想到,摆过80岁寿筵,汪韵芝居然又一次登台扮演《珍珠塔》中的姑母。我对古典戏曲一直并不热衷,但没有想到,那次我竟会像老戏迷一样激动,又是拍掌,又是呼喊。老人在舞台上做功细腻,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难怪有“活姑母”之称。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中国戏剧的巨大魅力。直到有一天我有幸与这位老人面对面,她的阅历、坦率和睿智,使我一次又一次惊讶。汪韵芝老师一面喝着茶,一面从容地讲着她的往事:她的童年、她的戏、她遇上的人和事……说到那些歌儿、调儿的时候还会情不自禁为我唱上几句,字字句句到现在还经常萦绕在我耳边……  相似文献   

8.
我的人生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选  吴燕 《百年潮》2006,(2):16-20
19岁,他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甘愿承受垦荒的艰辛; 21岁,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 24岁,他几乎与死神擦肩,却激发出他软件硬件双修的事业灵感,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系统; 38岁,他挑起了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大梁,开始了18年如一日的跋涉。他是中国激光照排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印刷从此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他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坚持以技术推动产业,成为科教兴国的先锋人物。他一生病魔缠身,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一) 1926年,我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农村。青少年时代,正是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动乱年月,先后辗转于湖北的稀水、武昌、宜昌和四川的江北、巴县、江津等地求学。曾几度辍学,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在四川巴县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中毕业,随后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8年6月毕业。  相似文献   

10.
蒋英口述 《纵横》2009,(5):42-46
曾经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对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来说,夫人蒋英无疑就是一直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最有力支持的那个人。2009年,钱学森和蒋英结婚62年,在这62年中,他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和事业的巅峰,钱学森为中国一跃成为航天大国穷尽毕生的才华和智慧,而蒋英则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声乐造诣培育了桃李满园,成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今天年过九旬的蒋英女士,将为我们讲述她所经历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创业:学生时代我就买了"大哥大"1990~1993年,我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读书。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当时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用实实在在的作品,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所以在课余,我会把时间安排得很满,为自己寻找真刀真枪的写作机会。  相似文献   

12.
苏中 《江淮文史》2001,(3):32-41
1948年的早春3月,我于辽西某地入伍,从此,我便把年方20岁的血肉之躯,交给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从那时到现在,岁月已经把我由年轻小伙变成白发老翁,也把我这个在旧社会落拓到难以维生的社会青年,打磨成一个久经坛风雨的不才人。  相似文献   

13.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时,回首自己的一生,我无怨无悔。这不仅是因为我深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更因为正是有了前半生的曲折和磨难,才成就了1981年以来令自己颇感欣慰的26年律师生涯。  相似文献   

14.
我的大学     
《世界》2012,(8):72-77
芭蕾也好,音乐戏剧也罢,一个对艺术情有独钟的民族,能够将缪斯的气质与血脉传承下去,所倚靠的,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那孕育和培养艺术大师的摇篮——大学。  相似文献   

15.
我的大学     
1963年,我是以第一志愿走进贵州大学校门的。为进这大学,我经历了曲折坎坷。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取,追求极致,才能收获完美. 我叫张华华,今年38岁,现任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动力总成二车间维修经理.我是2021年度的湖北省"荆楚工匠".  相似文献   

17.
说来你不信,为了6岁女儿的上学,我还颇费了番心思,主要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不够读书年龄,我担心她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家邻居是幼儿园的老师,面对我的困惑,想都未想就说:“别看你家宝宝又精又灵,但没经过幼儿园和学前班,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听了权威老师的话,我更加犹豫了。一段时间内,我每天上班走在路上,心里都非常矛盾,脑中斗争的都是该与不该的问题。虽然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常常给我讲罗成12岁挂帅、周瑜13岁出征的故事,但我自己也曾体会过提早入学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梦     
《百年潮》2017,(9)
正一我的家乡在甘肃省会宁县,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历史上曾经是富庶之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里变得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父老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牛耕田,养鸡换盐,打柴上山,挑水就泉,祖祖辈辈延续着艰辛的生活。然而,在会宁人勤劳、俭朴、聪慧和坚韧的基因中流淌着崇文尚学的血脉,深信"读书耕田两件事,忠臣孝子一等人"。于是,读书求学  相似文献   

19.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06,(11):59-64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关口: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生活,都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我的大学同学们》一文作者,回顾了40多年前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求学时的不平凡岁月,困难时期莘莘学子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诸多同窗各不相同的命运轨迹……滴水见海,片云识空,剖析每一个人,无不呈现出寒暑易节、沧桑变化的历史年轮。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大学梦     
《世界》2003,(9):36-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