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璞 《丝绸之路》2014,(6):37-40
中国江南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园为东亚园林的两朵奇葩。伴随着丝绸之路文化的东渐,日本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对于将禅宗思想融于整个民族精神的日本来说,枯山水庭园更可谓是日本禅寺园林,乃至成为日本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本文从日本枯山水庭园的历史背景、理水手法、审美思想与禅学意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今后佛教文化园区禅寺景观设计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者亲历日本大地震,从日本人在灾难中冷静、克制、守序等表现,探讨日本人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的诸多特点。如喜欢樱花刹那之美的无常思想、阴翳之美与老庄思想、对待自然的态度、武士道、日本的古典文化与中国的关系等等,从许多细微之处分析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均有三根支柱:儒佛道。不同的是,中国的道是道教,日本的道是神道。神道也称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对日本文化有深刻影响。被称为"中国知日第一人"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写道:"表面上,日本最盛的宗教是佛教,而骨子里日本人普遍信仰的是神道。"但是,神道也是在与外来思想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邱倩 《风景名胜》2021,(2):0370-0371
小野健吉所著《日本庭园空间美的历史》中,“眺望”一词多次出现,引起思考。研究认为,与中国园林的居游不同,日本园林讲究“眺望”、神往与深思,分别从宗教、日本园林造园材料、手法、经典造园著作《作庭记》、观赏方式中论证“眺望”之习。这一偏好来源于日本岛国所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大海情结——从神话、小说、谚语、画作可以彰显,也正是地理环境差异使得日本园林区别于中国园林的居游山水。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其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文章围绕作为音乐与佛教载体的中国尺八文化的内涵、唐尺八与日本本土文化从并存到消亡、宋尺八与日本本土文化的结合及其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日本吸收与发展中国文化的曲折过程,以及"和魂汉才"思想下融合外来文化的文明体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中国出土资料研究会长期以来,日本研究中国哲学、文学、政治、法律、语言和文化的学者,主要以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文献资料的局限性,难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新的突破。利用出土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便...  相似文献   

7.
古代大陆移民给日本列岛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农业思想文化,对推动日本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日本本土氏族对冬季降雪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淡薄,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瑞雪兆丰年"这一农谚并未能在日本产生相应的影响。日本本土氏族接受了大陆文学中关于"雪"的意象,但是却没有吸收相关的农耕思想文化成分。大陆移民影响力的局限性、本土氏族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选择性吸收方式以及古代日本人固有的农耕节气观念,是导致这一结果的3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董兴华 《黑龙江史志》2013,(17):134-134
博大精深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之后,很快走出国门,影响到周边地区。尤其是通过朝鲜传入日本的儒学,经过短暂的沉寂,在推古改革和大化改新之后,儒学逐渐为日本民众所接受,并与日本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儒学。本土化之后的儒学,对日本的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史学文化引领着邻国史学的发展,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发展深受我国影响,各种史志书籍、资料达到空前的规模,史学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历史发展沿革,利用对比、举例等多种手法,从编纂体例、史学思想等角度阐述了日本史学深受中国史学的影响,明晰中国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有两千多年友好关系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交往,十分频繁。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给予对方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中国古代文化曾大量移植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新的思想文化潮流也相继传播到中国。很多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一脉相通,源远流长。因此中日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都怀有深厚的情谊,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山水画意式园林,与以几何式园林形态为基本特征的西亚伊斯兰园林和欧洲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同属于中国造园系统的日本园林,呈现出同源异质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桂离宫是日本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它的风格自然淡雅,布局结合书院与茶室内涵,形成独有特色。园林以水池为中心进行设计,散置小岛、石桥、土桥、木桥、石灯笼及周围建筑,组成了闻名遐迩的日本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文化史上,再也没有哪两种文化有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关系密切。这种密切关系来自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汲取。郭沫若曾经指出:“中国在隋唐以后经过好些的外族蹂躏,古代的衣冠人物荡然无存而又另起炉灶。日本则是因岛国的关系,没有受到这种外来的损害。因此隋、唐时代的封建文物及至良风美俗,差不多原封不动地被保存着。例如唐代的宫庭音乐和舞蹈,在中国是失传了的,而在日本却还有保存。有些乐谱被改成五线谱,并灌入了胶片,日本人竟把这些乐舞视为‘国粹’,用来招待外宾”。[1]以至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惊呼:“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2]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海绵般吸收的特性,主要得力于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最明显的莫过于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获胜使日本在帝国主义竞争中增强了自信,国内出现了大国意识和帝国主义扩张思想,既希望西方能认同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希望成为亚洲的特权国,干涉中国的内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各界精英都希望能以文化输出的方式让世界了解日本的变化,以图塑造日本的积极形象。本文以大隈重信编纂的《开国五十年史》为例,分析日俄战争后日本对西方和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背景、内容、模式以及在欧美和中国的反响,考察明治末期日本精英阶层主导文化输出所采取的思路,及其对日本的国际形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神道是日本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皇思想”是其核心内容,也是日本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在近现代化进程中,“神皇思想”是日本民族国家形成、经济增长的精神动力,但同时又成为其走向畸形发展道路的思想根源,发挥着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史志文化是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日本地方史志的编纂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官修史籍也曾达到空前的规模,史志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日本史志渊源、中国地方志对日本史志编纂的影响和中国史志文化对日本社会文化文学影响进行对比探析,明晰中国史志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如果把中日文化交流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时代,那么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出现了三次高潮,每次高潮时期双方的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探讨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它对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5月29—31日,中国日本史学会年会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日本研究中心承办。参会代表共九十余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42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各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9.
赵贤发 《收藏家》2005,(9):19-22
日本画与日本民众的生活、建筑环境紧密相关,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隋代日本文化就已经与中国有过交往,但真正同中国文化的交往则始于初唐。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开始系统进入日本。确切地说,日本美术从造型的感觉和内容的构成上完全继承了唐代的文化特点。日本画全以初唐美术文化为基点和核心,同属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的传统坐法是蹲踞,现代日本人中约有50%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蹲踞,但在正式场合的基本坐法是正座。孙机先生认为日本的正座是受了中国唐代文化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所知的有关日本正座的资料来看,很难得出日本的正座源自中国唐文化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