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人文地理》2005,(2):174-174
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目前数量仅为300余只,仅在青海湖周边地区有少量分布,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羚羊专家组在《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列在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采集到了普氏原羚的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2.
耿栋 《旅游》2012,(3):64-69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生活着一种中国特有羚羊——普氏原羚。它们比"雪域精灵"藏羚羊更稀少,比"东方宝石"朱鹮更濒危,比国宝大熊猫更珍贵,然而世人却对它知之甚少。吕植教授对自己头一次看见普氏原羚的情景一直记忆犹新:"我记得特别清楚,凌晨的时候趴在沙丘后面等着羚羊,一缕清晨的阳光照在沙丘  相似文献   

3.
亡栏补羊     
《山茶》2009,(8):38-38
电影《可可西里》中巡山队员为保护藏羚羊和盗猎者一决生死的故事,让这种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深入人心。与总数已接近15万只的藏羚羊相比,普氏原羚,这种得名于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当地人俗称“黄羊”的高原动物,如今仅剩不足千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大量猎杀普氏原羚,以弥补食物的匮乏。九十年代以后,青海湖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的迅速扩张,使仅存的普氏原羚栖息地被进一步压缩。尤其是为圈养牲畜而在草场上大面积推广的网围栏,将普氏原羚栖息分割殆尽。普氏原羚不得不横越网围栏,去寻找其他种群。时常会有年小体弱者,失足跌落在围栏上,被铁丝缠住动弹不得,最终饥饿而死。  相似文献   

4.
赵晓红 《丝绸之路》2007,(12):49-51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生活着一种叫作普氏原羚的羚羊。由于环湖地区的生态状况日益恶化,这个过去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的精灵,已经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承受着来自人类和天敌的双重压力,水草丰美的草原早已不是它们的家园,青海湖畔的沙漠却成为它们的避难之所。  相似文献   

5.
谢海云  李虎 《丝绸之路》2003,(10):10-13
普氏原羚大多栖息在半荒漠的草原地带.因奔跑速度极快,被誉为“高原舞”。过去曾频频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和内蒙等地。可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捕杀、狼群的攻击及围栏的阻截等,失去家园的普氏原羚已面临生存绝迹,成了比大熊猫更加濒危的物种。  相似文献   

6.
乡村之眼     
《山茶》2009,(11):23-23
来自青海湖农场一分场的年轻小伙子张志钢摆弄着刚刚领到的摄像机说:“有一群普氏原羚就生活在我们农场的草场上,我平常监测巡护时就经常看到它们。我要拍一部我们农场的普氏原羚‘活字典’,哪怕最后没有人看这部片子,我为我自己拍,也要坚持拍下去!”这是发生在青海湖畔刚察县“乡村之眼——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牧民影像纪录培训班第一课的场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让老百姓自己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是我们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中华对角羚(又名普氏原羚),是一种比大熊猫还稀少,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的动物,全球现存不足300只,仅生活于青海湖周边地区。从1997年开始,摄影家葛玉修把手中的镜头对准了这一濒危物种,他冒着严寒,在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地区坚持拍摄,他与寒冷、饥饿、孤寂相伴,与狼群擦肩而过,用图片把中华对角羚的生存状况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唤起了人们对中华对角羚的关注和保护之情。本刊特刊发葛玉修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们随着葛先生的讲述,一起到西海之畔,去认识中华对角羚这一大自然的精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龙王辿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村北约580米处,2005、2006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为距今26000~15000年,属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化石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2纲4目7科10个属种,包括方氏鼢鼠、草原鼢鼠、沙鼠、野马、猪、梅花鹿、马鹿、恰克图转角羚羊、普氏羚羊、羚羊。根据对出土动物化石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是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各种各样的羚羊、马、鼢鼠。不远处有一定的疏林、森林存在,其间生活着马鹿、梅花鹿和野猪。沙鼠的存在表明遗址周围个别地方已经出现沙化的现象。蚌壳的存在表明周围有一定的水体存在。从碎骨的数量很大可推知当时附近一带动物相当繁盛,人类主要从事狩猎活动,利用石器甚至锋利的骨片(骨制品)对其进行屠宰、加工以获取肉食资源来维持生活。狩猎的对象主要是偶蹄类动物的羚羊和鹿类动物,另有少量的马和猪。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境内,鹅喉羚只在柴达木盆地有分布。青海人把羚羊类的动物都叫黄羊。鹅喉羚外形与其他黄羊十分相似,但仔细观察,尾巴比其他羚羊长,脖子比其他羚羊粗,所以鹅喉羚又叫长尾黄羊、粗脖黄羊。雄羚在发情期喉部特别肥大,像鹅的喉部,故在动物分类上的学名就叫鹅喉羚。鹅喉羚的体形比其他羚羊小,体长约1米,肩高0.6米,成年的体重可达25公斤以上。雄羚角较长,微向后弯,角尖朝内,角上有显著的环状横棱,那些横棱标志着羚羊的年龄,环的数目随年龄而增加,最终定格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上正播放着《Discovery》。一群羚羊在草原上觅食。忽然,一只隐藏的猎豹从草丛中冲了出来,像箭一般冲向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羚羊跑得飞快,但猎豹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猎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观望的羚羊,有几次甚至与它们擦身而过,但猎豹并未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最终,它仆倒了猎物,美餐一顿。  相似文献   

11.
1956年苏联邮票“普氏野马”前时,《兰州晚报》以《不经意中的惊人发现———“普氏野马”出土过程》为标题,报道了兰州医学院学生在西北民院的后山坡上,挖出了一颗完整的野马头骨化石,后经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鉴定、修复,重见天日,冠以“普氏野马”头骨化石,并...  相似文献   

12.
谁识国宝?20匹“普氏野马”等待新主人西部去年7月以来,一条简短的消息经新闻媒介传播后,在天山南北迅速引起轰动:新疆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因经费不足,一项拯救野马的工程难以为继,特向社会求助。目前,20匹“普氏野马”正等待着自愿领养它们的新主人。普氏野马原...  相似文献   

13.
在非洲,流传一段警句:当太阳升起时,羚羊一醒来就知道,它必须比最快的狮子跑得快,否则就会被吃掉。而狮子也知道,它必须比最慢的羚羊跑得快,否则就会饿死。因此,无论羚羊还是狮子,只要太阳升起,就得开始奔跑,否则就会面临死亡。在商场,盛行一句谚语:快鱼吃慢鱼,慢鱼吃水草。言外之意是,无论什么企业,都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一步。  相似文献   

14.
200l年8月下旬, 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我国将把27匹 “普氏野马” 放归大自然, 使其重建野生种群的消息, 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什么“普氏野马”比时下堪称 “国宝” 的大熊猫更珍贵?准噶尔盆地的戈壁荒漠环境十分恶劣, 再加上受天敌狼的威胁, 野马能生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疑问, 专程赶到新疆野马饲养中心进行了采访。 神秘的“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原名蒙古野马, 在人类有史之前, 蒙古野马就栖息干现在的蒙古和中国新疆一带。我国早就有关子野马的记载,宋朝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说, 回纥有用野马皮制靴者, 并…  相似文献   

15.
正探秘陕北甘泉雨岔大峡谷,宛若梦境般的丹霞地貌,堪比美国羚羊谷。世界上最贵的650万美元天价照片《幽灵》,就是在美国羚羊谷拍摄的。在和羚羊谷一样奇幻的雨岔大峡谷中,我追寻着炫酷梦幻的光影,宛若走进了大自然精雕细琢的梦境。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延安甘泉县城西北56公里的下寺湾镇雨岔沟,目前发现的雨岔大峡谷有5处,分别是桦树沟、南河牡丹沟、乃崖沟、龙八沟、花豹沟。我此次拍摄的桦树沟峡谷长度约有800米,  相似文献   

16.
羌塘四兽     
闻丞 《世界遗产》2013,(1):30-35
藏羚羊,中国境内仅存的大规模迁徙的兽类,年复一年地在羌塘沿着祖先走过的路奔跑。在奔跑时,因为剧烈活动,它们胸膛中发出厚重的呼吸声,如同火车蒸汽机在轰隆。途中遇到河流,领头的几只公羚羊便并列在一起以角触地抵御,避免幼年的小羚羊被河水冲走。  相似文献   

17.
73年前,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时,年仅22岁的张学良将军,曾通过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美国人普赖德和苏格兰医生荣氏二人,以私人身份协助他在前线斡旋停战,这件事鲜为人知。有关著述记载亦多有误及语焉不详。本文译者王福时先生在旅美期间曾访晤了普氏的哲嗣、现已退休的戴维德·普赖德先生,并从普氏夫妇遗留的书信中发现当年普氏应张学良将军的恳求,不畏艰险,亲赴山海关前线直军总部联系媾和详情。有关普赖德夫人的家书摘要中,尚谈及对年轻的张将军的印象及当时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张学良将军早年涉及和平行动的史料,弥足珍贵。司…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2013,(1):28-29
藏羚羊,中国境内仅存的大规模迁徙的兽类,年复一年地在羌塘沿着祖先走过的路奔跑。在奔跑时,因为剧烈活动,它们胸膛中发出厚重的呼吸声,如同火车蒸汽机在轰隆。途中遇到河流,领头的几只公羚羊便并列在一起以角触地抵御,避免幼年的小羚羊被河水冲走。棕熊在山上的石头里挖洞栖身,冬眠苏醒后吃一种荨麻科的植物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吞云吐雾     
《山茶》2009,(12):168-168
摄影师马丁.舒乐在坦桑尼亚平原呆了三天,连羚羊的影儿都没见着。不过,这倒让他和那些哈扎比游猎土著们多呆了几天。等待羚羊现身的漫长过程总是被友善的玩笑和“吸一口烟”的邀请所打断。“很多哈扎比土著抽烟抽得挺凶”,舒乐解释道.他自己在远行时也自备香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下旬,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我国将把27匹“普氏野马”放归大自然,使其重建野生种群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什么“普氏野马”比时下堪称“国宝”的大熊猫更珍贵?准噶尔盆地的戈壁荒漠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受天敌狼的威胁,野马能否生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疑问,专程赶到新疆野马饲养中心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