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佳钰 《南京史志》2009,(11):26-27
这次月考的数学成绩真是让我做梦也没想到。 记得周一的体育课上,我们班的女生都在窃窃私语:“数学成绩出来了。听说我们班100分可不多。”“天哪,我这次肯定考砸了!”  相似文献   

2.
西越 《湖南文史》2014,(12):53-54
学习刻苦而成绩不好,那叫学呆;学习刻苦而成绩尚可,那叫常人;学习不用功成绩好,那叫天才;学习刻苦且成绩优异,那叫学霸。学霸不一定是天才,但肯定天资聪慧,是“汗水+智慧=成功”的典范。古代正式的科考有三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考第一名称状元。这三场考试中,都得第一名,叫“三元及第”,如果连续考第一,就叫“连中三元”。  相似文献   

3.
学习刻苦而成绩不好,那叫学呆;学习刻苦而成绩尚可,那叫常人;学习不用功成绩好,那叫天才;学习刻苦且成绩优异,那叫学霸.学霸不一定是天才,但肯定天资聪慧,是“汗水+智慧=成功”的典范. 古代正式的科考有三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考第一名称状元.这三场考试中,都得第一名,叫“三元及第”,如果连续考第一,就叫“连中三元”.  相似文献   

4.
乐楚 《湖南文史》2011,(2):25-27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其考试难度之高、参考人数之众而被喻为“中国第一考”。殊不知,在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也是众多年轻人希望出人头地的一条“正途”。  相似文献   

5.
小儿多情     
儿子第一次对自己的性别感兴趣,是在两岁半的时候。“妈妈,我是男孩还是女孩?”他认真地问。“男孩。”我说,“穿花裙子梳小辫子的是女孩,留短发穿裤子的就是男孩。”一时间,我发现自己其实很难把这个问题讲清,就只好使用最简单的外表区分标准。然后,我问他我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是女孩。”他说,“昨天你是女孩。”(昨天我穿的是裙子。)“爸爸是女孩。”他继续说。爱人正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奶奶是男孩。”婆婆穿着长裤,超短发。这时,我才发现我这个老师有多笨了。可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告诉他一个合适的标准。我能给他上一节生理卫生…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15岁男孩,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然而仅仅是一次考试失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一次偶然接触网络游戏后,他开始沉溺其中,从此他的生活也为之改变。含苞欲放的季节,就这样一天一天消耗在网络游戏中。母亲找来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医生,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孩子依然迷恋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这时孩子身边的人大都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这个男孩已经无药可救。  相似文献   

7.
心曲 《南京史志》2014,(4):64-64
亲爱的心曲姐姐: 你好!我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这周真是倒霉,先是考试考砸了,后又在上课时手机响了,我们学校不让带手机到学校的,然后更倒霉的是晚上在被窝里看手机玩游戏,又被老师抓住了,没收了手机,还要叫家长、给处分!我自从上了高二,就觉得学习也跟不上,原来的雄心大志被一次次的考试分数消磨殆尽了。  相似文献   

8.
男孩当初选择师范学院时,一心想成为一名教师。临毕业时,他却困惑了,在学校的几年,歌唱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男孩不断地问自己:“是当一名教师,还是成为一名歌唱家呢?” 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男孩,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先当一名教师,在教学之余练  相似文献   

9.
幽默     
《丝绸之路》2003,(3):48-48
明年同岁杂货商新添了一个女儿。有一天,朋友来给他的小千金说媒,讲明对方只比女孩子大一岁。商人与妻子商量。他说:“女儿刚满周岁,而那男孩已经两岁了,比女儿大了一倍。等女儿20岁时,他该40了,怎能让女儿嫁给这样一个老头呢?”妻子笑说:“你真够笨的,现在女儿1岁,明年她不就跟那男孩同岁了吗?”责任妙解老师:“谁能解释一下‘责任’是什么意思?”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假设我的上衣只有两颗纽扣,现在掉了一颗,那么所有的责任就在另一颗纽扣上了。” …  相似文献   

10.
他的身上有“士气”,优雅、豁达、格局阔大,以中文之“雅”营造了民歌之“风” 告别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两点,在台北新店慈济医院的安宁病房,南京媒体人黄佳诗见到了弥留之际的李泰祥。“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1.
《南京史志》2011,(11):31
随着中考的临近,家长们对中考非常关注,考试已不只是考生自己的事了,也是家长的事,因此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中考。教育专家特别提醒家长在中考前不该对孩子说这些话:叨唠型":又考了吗?听懂了吗?""怎么又看电视?这样还能上重点?"许愿型":考得好,给你买笔记本电脑。""考上重点班,带你到国外玩。"威胁型":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相似文献   

12.
张霞 《南京史志》2023,(42):78-79
<正>我有幸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结下不解之缘。“四颗糖”不仅助推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更启迪着我甜蜜的教书育人的园丁工作。那是2003年7月,我参加姜堰区教育局的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就是根据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写一篇作文。一天,先生在教育一个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当场奖励了他四颗糖。第一颗糖奖励他先到办公室,守时,守信。信为万事之本嘛!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说”孩子,“训”孩子。在中国北方,有一个词语——“数落”,可能就是从“说”孩子产生的。论起“数落”,有的家长可谓达到极致:早晨说,晚上说,甚至见孩子面就说,孩子已经表现不错了仍然找茬儿说;做作业前说,做作业时也说,做完作业还说;考试前说,考试时说,考不好大说,考好了往高标准说。家长不厌其烦,滔滔不绝,自然难免老调重弹,啰里啰嗦。那么孩子呢,是否洗耳恭听,认真接受,立即改进呢?多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 ,始创于隋朝的科举考试是在克服察举制弊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中 ,对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朝为四舍郎 ,暮登天子堂”。一千多年来 ,科举考试几乎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问政、为官、富贵、立业的惟一途径。正因为如此 ,围绕着它 ,曾演出多少低回婉转、令人捧腹的人间闹剧。后门状元据《唐摭言》记载 ,唐朝的高锴多次任主考官。他为官清正 ,所录取的人都有真才实学 ,但也有无可奈何之时 ,乃至出了个“后门状元”。高锴第一次主持进士考试时 ,考…  相似文献   

15.
孟非已经为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服务了将近4年。4年之前,当他离开《南京零距离》的主播台时,完全没想到《非诚勿扰》这档新节目会给他带来什么。4年之后,用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主任刘原的话来说:“现在我们出去说是江苏电视台的,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菲诚勿扰》。”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曾中探花,这也该算是“高中”,但据说他对此十分沮丧,甚至打算自杀——他有个口号,道是“平生不作第二人想”。对他而言,考个第二名就是失败,考了个第三名,虽被美称为“探花”,对张之洞而言,就太倒霉了。  相似文献   

17.
邻家有个乖巧的男孩,人见人爱。男孩在家孝亲敬长、乖巧懂事,不用父母操心;在校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不用老师费心,可谓是人们心中标准的“好孩子”。周围的家长羡慕不已,常以此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不,今年男孩以全市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引来一片啧啧的赞叹声。男孩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学校,家长总也放心不下。家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好孩子”闹出了大笑话,令人不可思议。父母不在身边,一切只能靠自己。男孩端起盆,第一次自己洗衣服。他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衣服浸在水里,洒点洗衣粉,搓搓揉揉,兴冲冲地去晾了。同伴奇怪地问…  相似文献   

18.
崔莹 《环球人物》2020,(3):113-115
又到英国的考试季,朋友圈里,留学生朋友们转发的“杨超越妹妹锦鲤图”刷了屏。据说转发她,不努力也可以考第三。虽然不一定有效,但谁不想成为躺赢王呢?考前拜一拜,在英国也是种传统。比如在全英最厉害的大学牛津大学,考生们也有考出好成绩的“秘招儿”—考试期间穿黑色的学院服,并要在胸前戴一朵康乃馨!第一场考试戴白色的康乃馨,中场考试戴粉红色的康乃馨,最后一场考试戴红色的康乃馨。  相似文献   

19.
傍晚到幼园接孩子时,我看到两个孩子的父亲居然在幼园里吵起了架。两个大男人吵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周围挤满了家长和好奇的孩子。我牵着儿子的手也挤进人群,原来是两个小男孩在玩滑滑梯时,其中一个不小心踩到了另一个的手,被踩的男孩大哭起来。男孩的哭声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可没想到的是,这个一脸络腮胡的男人居  相似文献   

20.
为孩子喝彩     
最近,朋友石坚给我来一封信,信中说,他的孩子石林在初中时,在班里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从来没有低于第五名,重点中学读高一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下游,如果这样下去,将来恐怕最多只能考一个大专。到底是怎么了?石林的母亲一听孩子考得不好,就数落个没完。石林每次见到母亲就蹙着眉头。石坚夫妇只知道孩子的学习压力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他们也不清楚。他们趁石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