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启荣 《神州》2014,(14):98-98
陶行知提出生活德育实践应注重以事树人,以人化人,使其生活化、日常化,在尊重儿童基础上实施积极德育。这种生活德育实践对当代生活德育具有借鉴意义:一是要重视德育;二是让德育回到生活,德育教材生活化;教法生活化,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德育;德育日常化,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小事上磨练;三是要注重校容校貌育人,校风化人;四是要注重师德建设,以人化人。  相似文献   

2.
金琳 《南京史志》2023,(35):56-59
<正>课程育人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为什么要育人,以及如何育人的教学理念。“育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探索,同时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教育戏剧,并不是要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成戏剧化的课堂,而是把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戏剧的教学价值,并在必要的时刻对其加以运用,让教育戏剧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工具,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梁燕飞 《神州》2012,(18):89-90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莫静霞 《神州》2013,(31):217-217
“优化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研究的核心,“高效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努力从优化教学模式方面寻找构建高效课堂的突破口,本文旨在讨论近一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与大家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5.
出好湘贤书奉献精品群岳麓书社社长夏剑钦“九五”开局的1996年,岳麓书社将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抓好地方古籍的整理出版,完成“八五”规划项目的扫尾工作,一方面抓好古典名著普及本的精编精校,向广大读者奉献更多的精品图书。湖南自宋元明清以来...  相似文献   

6.
拉么杰 《南京史志》2023,(17):91-93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时期,更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中学教师重视德育,结合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气、和谐、和睦、愉悦、喜悦、悦纳”的课堂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清源固本,源头育人当代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地位,更多的注入了人文关怀,更关注学习的主人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点已被广大教师公认。因此课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改以往“我教你学”的思路,教师不再完全控制全程的教学过程,而是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动手实践探索的空间。基于以上情况,我以《二元一次工程与函数的关系》为载体,探索一下,到底怎样做才能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既很好的关住了个体又关住了全体。  相似文献   

8.
王艺雅 《神州》2013,(4):117-117
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在课堂中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做了一些探索,分别通过课前两分钟规范养成教育;课堂导语中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学习歌词引导学生;在各种创编活动中,灵活地进行德育渗透几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对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顾明 《南京史志》2022,(39):19-21
<正>“启智正心,启言正行。”“启”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开也”,引申为启发、开启。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启发、影响、感化、熏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使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正”在《辞源》中的解释是“匡正、扶正和回归”,做到明正、匡正、弘正,最终归正、守正。在新课标背景下,靖江市生祠初级中学秉承学校“启智养正”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新一轮的课改探索,陆续推进实施了“启正”课堂模式探索,创建了“启正”教师工作坊,开设了“启正”德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高丽 《南京史志》2022,(13):19-20
<正>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当中,加强并做好德育方面的工作,其不仅能够对幼儿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实现幼儿综合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而且使幼儿园德育工作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其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鉴于此,在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期间,既要求教师坚持把握教育育人的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要转变自身的德育思维,将幼儿德育意识的诱发和启迪作为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徐希进  赵亭 《沧桑》2010,(1):195-196
宿舍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空间,还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从宿舍生活本身的全员性、真实性和实践性来看,它就理应作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补充而被纳入德育视野。宿舍生活的德育价值主要是通过“让德育回归生活”来实现的。而要真正彰显这一价值,还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辐射力度,建设一支能够维护宿舍文化健康的宿舍管理队伍,以及通过网络等新科技手段为宿舍生活注入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12.
何坤  杜方鑫 《神州》2020,(6):192-192
育人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需要整合多个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育人合力。并且在全员、全过程还有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的理念的提出和指引下,高职院校如何做好育人工作也就成了很多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很多的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进行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也十分的重视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更好的实现育人工作,基于此,文章也对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究,旨在通过当前的环境的引导,不断的促进高校的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徐桂芹 《神州》2012,(24):137-137
建构高效课堂,就必须让课堂流淌出生命的动感。要生成富有动感的生命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建构趣味课堂,生发学生的“动”意识;楚构信忠课堂,恒定学生的“动”行为;建构立体课堂,攀升学生的“动”效益。而这些必须依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师应该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运转起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性格、知识、经验和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动”中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以“让每一个生命更美好”为办学理念,凝聚团队力量,创新品牌锻造,从打造“教师学院”,到构建“种子学堂”,再到创建“家长大学”,在近三年的办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大美育人”的创新路径,团队建设生机蓬勃,学校品质稳步提升,逐步走向大美之境。一、打造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学院”——让每一个教师更美好新学校、新教师,需要新理念、新举措。学校创新成立“教师学院”,以泰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15.
虞赛玉 《南京史志》2023,(31):67-69
<正>新时代的高中德育工作展开不能一蹴而就,需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与使命,构建适合校情、学情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建立德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班级德育课程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性载体,需围绕高中教育任务,充分挖掘整合本校资源,统筹开发设计一系列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德育课程,突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化等特点。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一)高中德育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杨振娟 《神州》2012,(6):191-192
“生本教育”理念,切合当前时代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相信和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课前设计好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做好任务分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从教师教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学习。在生本理念的课堂上·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是来自幼儿生活的课程,是一种关于幼儿内心真实感受的、精神舒展的、思想自主的学习活动。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我园遵循科学的教育观,不断探索课程育人的本真路径,给幼儿更多自主探索和表现的机会,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建新 《神州》2013,(34):73-73
关注生命,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成长,是“以人为本”育人观的生动体现,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是学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以课堂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全方位的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情怀,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邵桂琴 《南京史志》2023,(18):72-74
<正>当下,中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现象较为普遍,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发展,在出现心理困境时无法自我调节或适应。本文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探索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路径: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咨询师通力合作,通过增强学生的求助意识、提升教师的心育能力、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心理支持资源等途径,提高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效。一、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20.
李兰 《神州》2013,(35):74-74
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等理念已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识,富有活力的课堂渐渐成为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仍会有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给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所暴露的弊端或&quot;不足&quot;。本文试从政治多媒体课教学这个角度观察、了解、思考和总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弊端并探究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