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害再次告诉我们建设防灾减灾的建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地震震害的资料出发,阐述了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别从耐震技术、制震技术、免震技术三个方法讲述了防灾减灾技术的原理。希望建筑者参考本文建设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建筑,从而减小地震震害。  相似文献   

2.
GPM(地球磁场精密测量)技术原是为了勘测隐伏断裂(地裂缝、溶洞和其他地下掩埋体)而研究的一种观测技术和解释方法.近十年来,先后在金山核热电厂、江苏核电站选址、梅山冶金公司扩建工程、江阴长江大桥等工程项目的地质构造调查及新沂地震危险区划、鲁南地震烈度复核、郯庐地震地质填图等地震地质调查研究中顺利完成了近百条隐伏断层的勘测任务.一些被我们新发现的断层已被钻孔证实,或为其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验证.GPM技术已被国家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向全国推广,并被评价为“在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具有超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一次破坏性的地震之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政府部门要及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损失降低到一定程度。文章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概念、功能,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中的发展趋势,以及系统的设计和GIS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巴蜀史志》2009,(3):9-9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及各县志办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抗震救灾相关资料收集。今年,州志编委向各县、州级部门发文,就“5·12”汶川特大地震概况撰写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资料收集等工作作出部署,为全面、详实、系统、准确地纪录阿坝州抗震救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总理亲自抓地震工作1 96 6、1 96 7年河北两次强烈地震 ,周总理都立即飞赴现场 ,余震尚未消 ,地壳仍在颤动 ,就在那里慰问灾民 ,布置抗震救灾 ,恢复生产 ,重建家园 ,了解地震到来前后的情况。经过河北的邢台、河间两次地震后 ,总理得出了“地震是有前兆的 ,可以预测的 ,可以预报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结论。我国从此开始了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布置了地震监测系统。 1 96 9至 1 973年全国又发生了渤海及云南玉溪、川西等地四次大的地震。我是 1 96 7年河北河间地震后 ,周总理要我去国务院会议厅听取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顾功叙、…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造成前所未有的灾难,4个县(市)地方志办公室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成都市地方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成都市志办在接到市委、市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后,立即召开职工动员大会,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查阅成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历史上成都及周边地震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7.
乾隆三年地震和1920年海原大地震是宁夏历史上两次特大地震。这两次大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后来的城市建设、抗灾救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次地震在灾情方面有共同点,文章以政府及各级官员在救灾中的表现、灾后重建的速度与实效、科技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为切入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汶川地震作用下以浮放为主的可移动文物的震害及防震措施,通过震后勘查,讨论了汶川地震造成的可移动文物的典型震害症状。从博物馆、陈列台、文物本身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可移动文物的主要震害原因和传统的防震措施的不足之处,对国内外可移动文物的先进防震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其防震机理。基于国内外可移动文物防震经验,对我国可移动文物提出了防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造成可移动文物震害除了地震本身因素外,文物防震措施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保证可移动文物的防震性能,首先应规范博物馆建筑抗震设计,其次考虑陈列台隔震技术应用,最后再考虑可移动文物与陈列台之间的可靠连接;采取先进的隔震技术对可移动文物的防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志书出版信息《辽宁省志·地震志》于1996年1月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记述了自西汉末年(公元2年)至1985年辽宁地区发生的地震及不同时期地震事业的历史状况,由地震、地震监测、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地震预报预防及地震科研等篇构成主体框架。该书...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充分利用修志成果及其同时搜集的数十倍的省情信息资源 ,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 ,建立省情信息中心并建设符合各省实际的省情信息网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为政府决策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系统、全面、有效的省情信息 ,扩大对外宣传 ,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2015,(11)
在近二十年地球物理的发展中,微地震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微地震技术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相应的检波器,并接受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或可能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所对应的参数进行探讨即可对油田的生产和开发进行监控和指导。因此在油田的开采中,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微地震检测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该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精确地计算来划分地震等级。但在古代社会中,并没有系统的完备的震级划分标准,那么如何确定古代地震的震级。本文以明代华县地震为例,根据史料中相关数据的记载,对比现代地震震级的划分,从而对古代地震的震级做出一个初步的判定,希望对研究古代地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党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焕章 《攀登》2001,20(5):92-96
本对党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对党校系统远程教育工程的技术和党校校园网建设作了技术分析,并对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作了技术描述。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0月15~18日,"第二届博物馆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云南省文化厅主办,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承办,是国家文物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框架下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近年世界各地地震活跃,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福岛大地震等强烈地震均  相似文献   

15.
《南方人物周刊》2010,(6):91-91
2009年,“昔利司通·幸福七巧板”在众多志愿者及NGO组织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位于四川省地震灾区4个学校共计7500多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和支教,为这些学的孩子们带来从未有过的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的新鲜感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对的耦合关系进行判断分析,揭示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特征,最后提出构建福建省南北两大旅游目的地子系统;完善旅游城镇与旅游景区空间匹配;加快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系统协调建设以及重视区域旅游流集散枢纽建设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志》2008,(7):F0003-F000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国地方志系统发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倡议后,各地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响应,以各种形式慰问支持灾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西、福建、海南、河北、陕西、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安徽、广西、湖北、云南、山西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浙江杭州、绍兴,山东东营,辽宁大连等地方志办公室纷纷给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发去慰问电或去电询问受灾情况,捐款捐物,支援四川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煤矿兼并、重组之前,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操作极其不规范,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地下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采空区。文章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布线复杂、通信稳定性差、造价及安装维护成本高、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等一系列问题,本工作比较研究了几种成熟网络通信技术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特性,并以四川博物院现有433 MHz技术监测系统为例,通过对博物馆应用场景的实验测试,从信号强度、丢包率和电池功耗等多方面,对比分析采用433 MHz、LoRa和NB-IoT等3种网络通信技术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433 MHz技术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现场布线复杂、建设成本较高、安装维护困难等明显弊端,而基于LoRa、NB-IoT技术的监测系统,与现有的433 MHz技术相比,在大大降低安装维护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中间节点的传输损耗,但所有测试点信号质量并未达到监测所需的覆盖效果,需要通过调整监测系统部署、优化网络应用性能等方式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初步思考及建议,以探索一种布局安装方便快捷、使用维护成本低廉的新型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结果对今后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网络构架的选择和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翻开120多万字的《新疆通志·地震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强地震震中分布图》,来自新疆山川大壑深处的神威、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与肆虐的地震灾害展开的艰苦卓绝抗争似乎立刻跃然纸上。新疆地震活动水平居全国首位,自1600年~2000年新疆及边界地区共发生5级~5.9级地震488次,6级~6.9级地震108次,7级~7.9级地震25次,8级以上地震3次。新疆特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形成了新疆及邻近地区内陆地震活动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