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银 《南京史志》2022,(Z1):28-33
<正>【写作导引】议论类语段微写作,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小型写作,主要是为论证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判断以使他人信服,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初中教材中常见的议论类语段写作大致有阐述类、评论类和反驳类等。阐述类写作,是指就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阐述,使读者理解、接受;评论类写作,是指对社会生活现象、热点事件、某个人物的言行等加以评判、论述,  相似文献   

2.
同2004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相比,2005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将遵循激励、引导、评价、选拔的原则,力图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考试说明”还未正式公布出版以前,我们在这里披露一二,让大家先睹为快,及早准备,未雨绸缪。县体考试范围与内容如下: 一、考试范围 1.《课标》规定的7~9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考试命题涉及教材的内容,在国标木人教版7~9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范围内。 3.默写部分考查优秀的诗文,包括《课标》推荐的 50篇古诗文背诵篇目,以及国标人教版教材(含附录)中要求背诵的其他诗文。 4.现代文阅读命题材料均选自课外,选文的难度与教材相当。 5.古诗文阅读考查教材中的文言诗文以及课外浅易的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孙立娃 《神州》2020,(4):100-100,102
近年来很多省份在中职学校开始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科目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和写作更是被作为测试重点。语文阅读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学生广泛阅读,而中职生基础差,学业任务繁重,文化课课时少。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何小金 《神州》2012,(13):308-308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肯定不对。现在则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自然、社会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七年级的识字不是教学的重点,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因为基础实在没有过关;七年级开始学习阅读,可连字都没认全的学生们,他们又何谈阅读,  相似文献   

5.
殷欣 《南京史志》2022,(25):50-52
<正>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审美创造”就是核心素养之一,它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高阶思维形成的体现形式和内在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文学鉴赏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位置,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提升学生“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重要“突破口”,着重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意图、写作手法、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感受、理解、欣赏、  相似文献   

6.
赵桃桃 《神州》2013,(34):143-143
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都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呢?叶圣陶早就指出“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多的阅读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经常阅读的妙趣。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灵活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梦云 《南京史志》2022,(13):66-68
<正>一、微写作的内涵与价值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微写作是随时随地的,其真实性更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及时性的创作;微写作的灵活性也较为突出,可被用于随堂的书写、课后短时间的训练。相对于普通的写作而言,微写作的开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学生写作的困难。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必须要缩减作业的量,让学生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8.
胡贺东 《神州》2012,(21):105-105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然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甄寒伟 《神州》2013,(20):162-162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应当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协调运用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不同文体是语文写作时的素材,就如同建构房子的一块块红砖,写作则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的表现,写作就是平时里日积月累的零散的文字和词语通过自我的思维构想表达成一篇逻辑贯通、风格迥异的文章。本文将根据如何改进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2.
关彦波 《神州》2011,(5X):158-158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和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王慧超 《神州》2012,(12):141-141
“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放飞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勤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羽 《神州》2012,(19):320-320
“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听、说、写的训练要以“读”为本,讲授、提问、讨论、作业等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以“读”为基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值得探讨。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既要实现德育教育又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它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一种学习形态,是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并列的语文课程阶段目标的五个学习领域。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艳敏 《神州》2011,(2X):65-65
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任莹 《神州》2012,(5):68-68
语文学科既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还是精神和语言的统一,精神在语言之中蕴含着。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方法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听说中学习听说,在写作中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8.
李秀娥 《神州》2012,(12):74-7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教材把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口语交际统一安排,在每册语文教材中配合阅读单元,设置了六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为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提供了任意纵横驰骋、尽情发挥的机会,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相似文献   

19.
范会青 《神州》2012,(13):250-250
文字是记录语文的书面符合体系,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工具,而掌握语言则是人的发展的基本保证。柳斌同志在“全国识字交流大会上”谈到,真正意义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只有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同时又在阅读与生活中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张洪艳 《神州》2011,(2X):100-100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巳首次把“人文性”写了进去,突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承认和重视“主观性”在语文学习中的存在。我以为,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也应该按照这两个要求来进行写作和评改。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的评改理念也应该与整个语文教育的理念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