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南京史志》2023,(7):18-20
<正>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县府街幼儿园依托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艺术同构的幼儿绘本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开发实施园本特色课程,以“阅美·乐创”为核心价值,基于“艺术同构”尝试组织实施绘本创客活动,围绕“快乐阅读、体验审美、乐于创造”的幼儿发展目标,促进幼儿阅读、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生活、生长、真实、创造”是“阅美·乐创”课程整体建构提出的愿景,这四大理念交融互通、共同融入思想与行动中。一、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正>以审美体验为基础的幼儿园自由美术课程建构,从注重美术知识技能和结果的美术教育,到指向幼儿审美素养的养成,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美术教育的转向。整个美术活动不再是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而是一个架构幼儿经验的网络,是幼儿对世界的体验、探索和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以直觉、形象的方式获得审美感知,通过美术创作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思进行自由表达,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双向互动中,获得审美体验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丽华 《南京史志》2022,(16):46-47
<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发现的问题,融合关键性经验、制定适宜的目标、采取相关策略,支持幼儿大胆实践、勇于创造、解决问题的课程实施过程。本文以微课程《树与我们的“毕业季”》为例,阐述微课程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婷婷 《南京史志》2022,(34):14-15
<正>幼儿园课程是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幼儿的学习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幼儿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依据,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持续、深入探究的课程组织形式之一。课程资源是影响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自然资源、材料资源、人文资源等。我园充分利用园内竹笋资源,挖掘竹笋的教育价值,着力构建班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范继华 《南京史志》2022,(27):36-37
<正>图画书作为幼儿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图画书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阐述幼儿平时很难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以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幼儿带来视觉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图画书的阅读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科学评估图画书的阅读质量与效果,能引领幼儿园的阅读活动高质量开展,让幼儿通过阅读图画书,从而健康地成长,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6.
王洁 《南京史志》2022,(5):51-52
<正>本文以《种下一颗豆》微耕课程为例,旨在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特点,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丰富的材料,从幼儿的视角生成课程,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一、把握幼儿认知特点,确定课程主题植物角里出现的各种豆子,引起了幼儿的注意。亮亮边看边摇:“瓶子里的豆子会发出声音呀!”随着亮亮的摇动,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吸引到植物角。于是,  相似文献   

7.
闫婷 《南京史志》2023,(41):33-35
<正>幼儿园绘本审美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幼儿在审美过程中更加敏感、深入和独特,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和发展规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它是以班级为单位,基于幼儿的兴趣需求,围绕幼儿的问题线索,源于教师的课程意识,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反映的是师幼之间真实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一、班本课程的产生,有"经验"的兴趣发现有"价值"的话题以经验引发兴趣。班本化课程强调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幼儿园课程建设要做到具有"适宜性",  相似文献   

9.
赵春香 《南京史志》2023,(20):70-71
<正>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的探索者。生成课程源于幼儿兴趣和需要,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提供了载体。生成课程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潜能,体现自身价值。“如何构建适宜的生成课程?”是教师普遍关心的话题。教师的理念决定自己的行为,只有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才能构建适宜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王霞 《南京史志》2024,(5):46-47
<正>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由师幼共同参与,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的一种班级生态课程。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进行价值判断,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不断推进班本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吴含 《南京史志》2022,(16):92-93
<正>课程资源是助推幼儿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缺乏对资源适宜性的考虑,未能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应有价值。我园的“植趣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总能看到幼儿在植趣园忙碌的身影。为此,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有意义的“拔萝卜”活动。  相似文献   

12.
卢扬 《神州》2013,(6):103-103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对其进行一定量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听觉、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实现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本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幼儿音乐教育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萍  丁莉 《南京史志》2022,(27):16-17
<正>美术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基于学习场论视野下的幼儿美术课程力求打破当前幼儿美术课程的单向模式,形成多元、更多、浸润、融合的幼儿美术课程体系,有效彰显幼儿在美术课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我园学习场论视野下的幼儿美术课程,打破美术课程的固定框架,推动幼儿在美术课程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沙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它纯净无污染,流沙又随物赋形,千变万化,玩沙自然也就成了孩子喜欢的一项活动。当如面粉般一样细腻、润滑的沙子从孩子指尖滑过时,它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因好奇产生的创造欲望和审美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沙水游戏是涉及幼儿各个发展领域多种经验的综合游戏,沙水材料的开放性,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索价值。"环境具有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它是一种隐性的课程。为了充分挖掘沙子在探究、审美、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我们以"沙"为工具、以"沙"为  相似文献   

15.
张蕾 《南京史志》2023,(26):70-71
<正>健康快乐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园秉承“大健康”理念,以运动为载体,以游戏为形式,依托基础课程和创生课程的优化和孵化,开发、构建和丰富以“跃动”为特点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同时,我园基于游戏精神,充分发挥“跃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使课程更适宜更有效地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俞烨 《南京史志》2023,(40):30-31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他认为,“作为教育者,应当做到: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幼儿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幼儿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幼儿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幼儿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幼儿的时间,使之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项目活动作为一种综合化的课程形态,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参与、体验、操作、探索的课程,是一种在不断体验、反思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整合式经验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在游戏中开展音乐课程,是幼儿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用游戏的形式将音乐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在游戏中教,幼儿在快乐中学。合理选择音乐作品、合理设计音乐游戏主题、实现音乐游戏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幼儿的音乐能力,促进其审美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范静文 《南京史志》2022,(16):20-21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生活中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一日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直接体验和学习,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过渡环节课程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入园,盥洗,喝水,如厕,自由活动,进餐,午睡,离园等各个环节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我园践行“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幼儿园过渡环节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实施适合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9.
卞锐 《南京史志》2023,(2):16-17
<正>一、案例背景在一次园外活动中,幼儿对滚球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师在课程审议中,认识到滚球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购置了相关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幼儿探究出不同的玩法:将轨道拼接起来、利用板凳制造高度、尝试不同大小的球……幼儿的问题预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赵春香 《南京史志》2022,(16):41-4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在做中学、玩中学;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生成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生成课程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提供了载体。生成课程不同于预设课程,是师幼共同构建对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课程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与幼儿一起构建生成课程,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