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铵 《南京史志》2022,(16):37-38
<正>我园历史悠久,从基础积淀到品牌创建,从文化传承到发展创新,办园规模逐步扩大,办园条件不断改善,2021年,成为拥有“一园四区”的集团化幼儿园。四个园区分布于城区、乡镇,有老园、新园和大园、小园,在师资力量、幼儿发展、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我园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发展路径,立足实际园情,跨越空间地域,开展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研究,以促进集团化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凌翠萍 《南京史志》2022,(27):26-27
<正>一、“和乐”文化愿景引发课程思考为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教育部于2022年2月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使用统一教材。这就更加明晰了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当下课程建设的重要取向。在“和乐”文化中,和谐统一、和融发展即“和”,共生共乐、各得其乐即“乐”。为此,我园以更开阔的视域设置课程目标,谋求教师、儿童、园所的可持续发展;我园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发和挖掘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3.
邹敏 《南京史志》2022,(16):33-34
<正>“适合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近年来,在“适合教育”视域下,学前教育正以课程游戏化的区域推进为路径,积极探索实践的教育。教研工作是学前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本文围绕教研计划的制定,教研工作的具体措施,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话题进行阐述,希望对幼儿园教研工作管理者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吴珏华 《南京史志》2022,(27):32-33
<正>园本研修是以“以园为本”“教师即研究者”“提高修养”为核心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旨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善教师教育行为,增长教师教育智慧,提高保教工作质量。近几年来,伴随不断丰富的园本研修内容、多样的研修方式、越来越多的研修频次,一些教师不知所措,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一些研修缺失教师立场,使教师一直处于被研修的位置。如何基于教师立场开展园本研修,让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是我园一直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我园地处农村,自然环境、乡土材料多元,幼儿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皆蕴含着教育价值。作为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园,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为指导,在种植活动上积极探索。本文立足幼儿的学习发展,从劳动工具使用、种植活动前期准备、种植内容、种植过程等方面,阐述了种植劳动中的“锚点”,凸显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和植物“共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兴化市以研习“安吉游戏”模式、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充分发挥质量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整体推进区域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均衡化、高质量发展。一、多措并举,转变课程理念针对园长、教师、家长对《评估指南》和幼小科学衔接内涵存在误解、把握不够精准的现状,我市通过学、行、辩、思、宣等行动引导园长、教师、家长在反思中转变理念,  相似文献   

7.
黄嫄 《南京史志》2023,(20):34-35
<正>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笔者所在园“历行”课程植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切实从幼儿生活、幼儿需要出发,让幼儿在亲历、体验中获得素养发展。“历行”课程注重幼儿的亲身参与、实际体验,是根植于幼儿生活的亲历式课程。为了实现“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的教育追求,幼儿园开展基于安吉游戏精神的“历行”课程优化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8.
吴春华 《南京史志》2022,(41):76-77
<正>我园聚焦园所内涵发展需求,推动教育理念转变和专业素养提升,加快组建一支融合“慧心、慧爱、慧玩、慧创”的“慧美”教师团队,助推儿童在“慧玩”游戏中全面发展。一、教师专业成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打破教师梯队“经验不足”的短板困局我园创建于2021年9月,教师平均年龄28周岁,师资结构趋向年轻化。不过,年轻教师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教育经验不足,专业水平亟待提升。不可否认的是,年轻教师学习力、可塑性强,后续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梁珍 《南京史志》2023,(5):18-19
<正>“学习故事”是教师对课程实践的记录,是教师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学习故事”这一概念是新西兰学前教育专家卡尔提出的,他主张用“学习故事”这种方式记录、评价和支持幼儿的学习。近年来,我园以“学习故事”为抓手,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价落实在一日课程中。  相似文献   

10.
沈旦华 《南京史志》2023,(20):22-23
<正>笔者所在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遵循“向着阳光生长”办园理念,以幼儿活动为载体,以课程推进为抓手,开展“活动月”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力求让培养目标“看得见”、让幼儿活动“有内涵”,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陆晓绒 《南京史志》2023,(37):64-65
<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我园依据《评估指南》精神,通过教师、幼儿、家长横向的“三方对话”,以及园本教研、日常行动、家园联动纵向的“三方对话”,协同优化幼儿园班级资源库,创设自由、开放的资源库使用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灵动的游戏材料,助推幼儿自主游戏。  相似文献   

12.
张稳 《南京史志》2022,(20):91-92
<正>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倡导的理念。我园充分利用园内外自然资源,积极开发课程内容。大班“探秘自然,寻找有‘温度’的故事”活动,用温度的变化串联幼儿生活中的一系列疑问,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面对幼儿的探究,教师不断提供新的支架;面对幼儿不断产生的游戏需求,教师不断思考。整个活动基于“在自然中学习”这一核心,支持幼儿在自然中的发现、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13.
王建英 《南京史志》2022,(34):32-33
<正>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两个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机构的衔接,而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则是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因此,幼儿园不但要做好大班幼儿入小学的“幼小衔接”,而且要做好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幼儿园新生入园的“衔接”工作不能停留在“外衔接”和“内衔接”,重要的是幼儿个体的“自衔接”。  相似文献   

14.
孙晓昕 《南京史志》2023,(31):30-32
<正>基于目前学前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欠缺,以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等问题,《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样化实现途径,鼓励优质幼儿园开展合作办园或举办分园。基于这一《意见》,不少地区开始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以高质量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将多所幼儿园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带动整体发展。一、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龚红梅 《南京史志》2023,(23):30-31
<正>在“基于‘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美美课程’优化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背景下,我园认真践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围绕优化与实施园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系列研究和实践,通过教师“活”促进教育“活”。一、唤活教科研动力(一)“活”阅读1.菜单式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提出:“要遵循全员行动、全程落实、全面适应的‘三全’原则,科学做好入学适应工作,让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小学生活和学习。”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与一墙之隔的小学成为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在“三全”原则视域下,我园检视、反思自身幼小衔接工作,坚持儿童为本理念,紧扣《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扎实推进结对试点实验工作,科学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等教育教学活动,创生科学衔接教育生态,促进幼儿和谐地发展身心。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加强一日保教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突出问题导向,围绕“‘五化’一体、全面赋能”,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保教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什么样的音乐活动更适合幼儿且更易引起幼儿共鸣,是我园亟待破解的问题。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对音乐活动深入思考,不断修正教育行为,支持幼儿在音乐上的学习与发展。本文主要从音乐活动价值的探讨、实施策略的改变、教师理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方面阐述艺术同构视域下我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丁雅雯 《南京史志》2022,(16):14-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符合幼儿发展的运动课程应该多元整合。但在现实中,教师往往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强调技能的习得。我园立足实际问题,将“全获得”理念融入运动课程,构建支持幼儿全发展的园本运动课程,推动幼儿认知,表达,交往,创造,学习品质等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海霞 《南京史志》2023,(37):36-37
<正>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文化和特色发展的实践载体。我园基于“玩沙”特色课程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着眼于“园所独特文化积淀、教师视界素养提升、幼儿个性成长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确立了“自然共生的‘沙·趣’课程建构研究”课题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我园理论与实践并行,对话与体验互撞,将幼儿园、教师、儿童、本土文化等视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把握“自然共生”样态,以“本土化发展”为路向,以“适宜性发展”为特质,深入践行“一支点(内涵发展)、双关注(儿童与教师)、三精准(需求、目标、路径)、四协同(院校支持、行政保障、园本发展、社区合作)、可持续”的研究策略,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